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3980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备人:徐艳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课时编号:0062、但愿人长久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4年9月4日 上课时间:2014年9月9日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范读、听录音读、男女赛读等读书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生字的意思,并能加以运用。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教学难点:练习课文理解生字的意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1)我们刚刚度过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2)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了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 2.小结

2、:中秋节是象征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3.简单介绍苏轼生平,揭示课题。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1)介绍苏轼及创作背景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

3、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播放的录音带,多媒体出示全篇。(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自学建议(1)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练读全文,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师检查自读情况(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课时编号:006主备人:徐艳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 观赏 但愿 宽慰 隐藏应该提醒注意的字音:后鼻音:尝(chng) 赏(shng) 睁(zhng)前鼻音:官(gun) 隐(yn) 宽(kun)

4、多音字:埋mn(埋怨) mi(埋伏)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诗歌诵读比赛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 引读第1自然段,中秋节的2 夜晚对苏轼来说有什么不一样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讨论了解主要内容。(师总结:皓月当空举家欢庆思念弟弟)3 中秋之夜,苏轼为何如此思念弟弟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内容。(师总结:手足情深别离多年)4 苏轼后来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呢?指名读4、5、6节,了解情感变化。(师总结:埋怨明月真情宽慰吟诵诗句)。四、学习生词1.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3书写生字。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排字,你发现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都是上下结构,指导学生观察字型,并书写。)再看这些生字呢?(都是左右结构,指导学生观察书写。)指导学生书写。作业设计: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熟读水调歌头。板书设计:2、但愿人长久思念苏轼 苏辙但愿人长久批 注 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