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4879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摘要 中、重度智障儿童因先天因素造成脑功能的不全或缺损,在感知觉能力发展上有别于常态儿童来的那么迅速和自然,智障儿童又在观察、类比上有很大的缺陷,所以感知觉的发展需要外力支持,在培智学校课程中明确了在低年级阶段感设置了知觉训练的课程,在没有系统教材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训练可能是智商谈兵,而且这是一门新课程,在普通小学比较成熟的教育中未曾出现,没有借鉴,在课程的实践中尝试与创新相结合对本课程的训练模式作一探讨,以期提高感知觉训练的实效。关键词 中、重度智障儿童 感知觉训练 植入游戏 训练模式 1 问题的提出感知觉是人类进入知识宝库的第一道大门,是一切

2、知识的来源。它们是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人类了解外部世界十分重要桥梁。然而智障儿童感知觉的能力不比常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会感到非常意外,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这些学生他们即使认真学习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感知有障碍,以致于不会听(听不到重点),不会看(看无目的),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尽管在教学中重视“多重感官教学法”,然而由于他们感知有问题,教学就进展困难,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都认识到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知觉训练是当务之急,现正在被特殊教育领域重视,近一年来在特殊学校的课程上增设了感知觉训练,对于只有训练大纲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的第一线执教教师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在具体实践中对于低年级的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时利用

3、自然和日常用品结合游戏的训练的方法是一个实际而有效,希望在以后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形成比较有系统的可操作性训练模式,那将对特殊教育有比较实际的意义。2 概念的界定中、重度智障儿童:年龄小于18岁,智商45,生活适应能力弱。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首先通过感知觉。没有感知觉,心理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感知觉训练:刺激感官获取外界的信息,以便让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评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对自身的反映和自我状态作出评价和获得新的知识。提高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产生的,依靠视觉、听觉、嗅觉、肤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来接受外

4、界刺激或自身的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激发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时参与。植入游戏:把对感知觉的训练活动从单纯并有可能让学生感到厌倦的方式而影响训练效果的常态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感知觉的训练内容嵌入到生动活泼的易于儿童接受的游戏中,训练者有意识地把训练内容演变成各种游戏(体育游戏、益智游戏、音乐游戏、角色游戏、动作游戏、桌面游戏、创编游戏),使受训者在游戏中得到相应能力的训练。训练模式:训练时采用的方式、方法、情境及教学程序的规范样式的一致性。3 实验研究3.1各训练目的的游戏视觉游戏:红黄蓝变变、有趣的影子(喷画)、表情娃娃、彩色绳圈、会变的颜色、袜子娃娃、鞋子配对、果汁的颜色、我和颜色宝宝一

5、起玩、太阳的七个宝宝 、太阳的颜色。运动觉游戏:追泡泡雪花飘飘、鞋盒游戏 、椅子游戏、玩绳、可爱的小青蛙 、小兔采蘑菇、民间游戏、泡沫板游戏橘子过桥、滚滚棒助跑跨跳练习、我们都是“木头人”、转。触觉游戏:光滑和毛糙、平整和凹凸、我的小手真能干、花儿真美丽、我会剥豆。本体觉游戏:和气球做游戏、捉迷藏、小小运动员、地毯下的秘密、小猴爬爬乐、身体总动员、有趣的椅子、运炮弹、小猴玩纸棒。空间知觉游戏:水果的沉浮、浮起来的小球、我爱小脸、百变红薯、给书穿衣服、有趣的图形、娃娃小制作、玩毛线、开百货商店、吃饼干想象画、跳皮筋、有趣的组合、影子在哪里、纸杯花彩带飘飘、瓶子宝宝。听觉游戏:声音的游戏、我和响瓶

6、一起玩、小耳朵听一听。肤觉、味觉等其它游戏:感知冷、热、体会感官乐趣、勇敢的兔子、有趣的味道、品味画表情、聪明的青蛙、脚丫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好玩的报纸、动手做、游戏乐、绳子玩法多、感受味道、好吃的水果、磁铁、过新年、可爱的小动物。嗅觉游戏:猜猜瓶里装的啥。找出你想要的。3.2创编游戏方案举例方案1: 袜子娃娃(视觉训练游戏)活动目标: A:认知:知道袜子的用途,懂得要天天换袜子。 技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袜子的特征,并能按袜子的大小颜色进行配对、分类归放。 情感:体验游戏的快乐。B:认知:了解袜子的用途,懂得要天天换袜子。 技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袜子的特征,并能按袜子的大小颜色进行配对、分

7、类归。 情感:体验游戏的快乐。C:认知:了解袜子的用途,懂得要天天换袜子。 技能:通过观察感知袜子的特征,并尝试按袜子的大小颜色进行配对。 情感: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大小各种颜色袜子若干双,大小标记各一个,箩筐两只。 活动过程:一、让学生观察、比较,感知袜子的颜色特征。 1、师:“新年到了,真热闹!谁来我们班聚会了?(袜子)和它们打招呼!袜子娃娃长得漂亮吗?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说一说,袜子娃娃哪里很漂亮?” (学生自由观察和讨论) 2、袜子娃娃真漂亮!想不想和它们做游戏?请小朋友选一只喜欢的袜子套在手上,跟着音乐动一动!(如:袜子、袜子点点头、碰一碰等) 3、袜子娃娃玩得可

8、高兴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袜子娃娃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袜子娃娃是各种各样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厚薄都是不同的。 二、游戏:袜子找朋友 1、师:“小朋友,你喜欢袜子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袜子可以保护小脚,教育学生天天换袜子) 3、师:“你的脚上有几只袜子娃娃?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4、师:“小朋友的手上都有一只袜子娃娃,它的朋友在哪里呢?让我们来帮它找一找吧!” 三、游戏:送袜子娃娃回家 师:“袜子娃娃要谢谢小朋友,帮它找到了好朋友,你们真棒!现在袜子娃娃要回家了,大袜子娃娃要回大标记的家,小袜子娃娃要回小标记的家,

9、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方案2: 找不同(触觉训练游戏)教学目标:A组:认知:建立毛糙和光滑的个人参照点。技能:通过触摸感知粗糙和光滑,会区分毛糙和光滑,并会用毛糙和光滑表示自己的感觉。情感:体验参与学习和成功的快乐。B组:认知:初步建立毛糙和光滑的个人参照点。技能:通过触摸感知毛糙和光滑,会区分毛糙和光滑。情感:体验参与学习和成功的快乐。C组:认知:了解毛糙和光滑是不同的感觉状态。技能:通过触摸感知毛糙和光滑。情感:体验参与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感觉毛糙和光滑教学难点:区别毛糙和光滑教学准备:砂纸、塑料垫板、碟片、窗纱、塑料包书纸、毛巾、密胺碗垫、塑封卡片、绳子、镜子、卷纸筒、玻璃珠、

10、百洁布、环保袋、装饰纸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砂纸和垫板,揭示课题。二、新授1、取出粗糙的砂纸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用手指轻轻触摸,感知砂纸的粗糙,并说;“砂纸是粗糙的。”2、取出光滑的垫板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用手指轻轻触摸,感知垫板是光滑的,并说;“垫板是光滑的。”3、游戏:看谁指得又对又快 听老师说光滑的或粗糙的,学生就相应的点出砂纸和垫板。4、进一步感知毛糙和光滑(1)师出示洗碗布,你们猜它是光的还是毛的?(学生自由说) 师摸一下说:是毛糙的。让学生逐一摸一下,并说出自己的感觉。(2)师出示碟片,用同上的方法来感知光滑的。5、区分毛糙和光滑(1)给每个学生窗纱,摸一摸,讲讲自己的感觉。(

11、2)给每个学生塑料包书纸,摸一摸,讲讲自己的感觉。(3)给3名学生毛巾,3名学生碗垫,区分毛糙和光滑后交换感知。(4)给3名学生塑封卡片,3名学生绳子,区分毛糙和光滑后交换感知。6、分类 把自己桌子上光滑的日用品放到有砂纸的篮子里,把毛糙的日用品放到有垫板的篮子里。7、出示镜子、卷纸筒、玻璃球、百洁布、环保袋、装饰纸,请每位学生选一件物品触摸并分类放置。8、根据个人的参照点找一找自己周围的光滑和毛糙。(1)摸一摸自己的指甲。(2)摸一摸自己的衣库。(3)在教室里找一找、摸一摸。三、小结方案3: 影子在哪里(空间感知觉游戏)活动目标:A组:认知: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技能:通过观

12、察和实验,获得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经验。情感: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B组:认知: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 技能:了解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经验。情感: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C组:认知:初步了解影子的现象。技能:了解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经验。情感: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活动重点:获得有关影子形成的经验活动难点:运用各种方法探究这一科学现象活动准备:1、 灯、手电等光源。2、各类玩具。3、 选择有阳光的地方。活动过程:一、激发学生探索影子的兴趣我们大家都见过影子,可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有影子吗?什么东西有影子。(激发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二、通过

13、实验了解影子形成、变化的原因1、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会变吗?怎么变?鼓励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手电筒、台灯、投影仪、玩具等进行试验。(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学生的想法。)2、在集体中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光源不断转动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对探索影子活动不但能发现问题,还能通过动手试验来验证问题,并讲出自己的看法。)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组织学生到室外自由寻找并相互交流。(学生能说出了大树、花、草、房子、大型户外玩具、旗杆等都有影子,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游戏“踩影子”,巩固学生对影子形成及变化的认识师:我们大家

14、在太阳下站好,看看自己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会动吗?师生共同玩游戏“踩影子”,引导学生想想怎样使别人不到自己的影子。学生自己选择同伴游戏,去发现影子的变化。(提醒学生分散活动,避免与他人破撞)四、小结3.3 个别学生感知觉训练项目行为评估与目标诸嘉诚感知觉训练项目行为评估与目标(儿童)感知觉感知行为项目(评估项目)现实情况长期目标视觉不能分辨物体大小 5对大小作出正确的选择不能分辨颜色 2能分辨红、黄、蓝、绿、白、黑6种颜色不能分清物体的上下位置 2会区别上下位置特点不能分清物体左右位置 5能分辨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位置不能分辨背景中的图形 6能正确从背景中选择直觉对象不能目测手与物体间的距离

15、6对远近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邹眉 1对生人有敏感的视觉反应 2视觉追踪目标,运用视觉辨别事物。运动觉对周围东西喜欢触摸、嗅或尝 3减少发生的频次吃饭、画画等双手协调良好。 2吃饭时手眼协同,双手协调不掉饭粒。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能抬高 6能在10次中完成7次双手表现与活动相恰当的动作 3双手集中在活动的动作中不会无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2减少发生的频次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2减少发生的频次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2适时整理文具经常毁坏东西 2自己的物品一学期不损坏触觉能正常乘坐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动作变现常态化 3不紧张紧随大人不害怕到新场合

16、,不会时间不长就要求离开 4到新场所表现不紧张不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排斥陌生环境和被搂抱 5不粘外婆电视或听故事,情绪稳定,不大叫或大笑,不害怕恐怖镜头 5会控制情绪看到怕恐怖镜头不哭不怕黑,在空屋能不要人陪 5在家里独处的时间能持续10分钟疼痛反应敏感 2对皮肤的破裂有反应本体觉吃饭不掉饭粒,口水控制得住 2吃饭时不掉米粒语言清晰,发音正确 6能讲对模仿的发音组成较长的语句有些困难 6能组成2个字的词语空间知觉喜欢翻跟头,打滚,爬高 5能在垫子上连续滚动3次能爬高,会走平衡木 5会走20米的平衡线到新的陌生环境不迷失方向 6到新的陌生环境能找到返回的路听觉学习阅读或做算数得心应手 3指出学

17、过的短文和词语计算5以内加减法能端坐专心上课 2上课姿势正确,听老师讲能有效完成老师的要求及作业,常有成功感 1注:1表示完全能达到;2表示大部分能达到;3表示部分能达到;4表示小部分能达到;5表示偶尔达到;6表示不能达到。3.4 学生感知觉训练个案举例 诸嘉诚空间知觉能力训练的个案一、基本资料诸嘉诚,男,2001、6、24出生,现为培智学校二年级学生,体格发育正常,没有语言。父母离异,住外公、外婆家,偶尔到母亲那里住,有时也上爷爷奶奶家,每天由外婆接送上下学,每周23次针对无语症到中医院针灸,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在该生一年级时我任他所在的班级每周一节生活课,接触的时间也不过是每周半个多小时,就

18、在这短短的接触中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的深刻,当老师和他的目光接触时发现他总是笑呵呵的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再加上虎头虎脑的长相倒是有几分可爱,不管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再做什么他都要更随,但其他小朋友都不带他玩,经过观察理解到他拿到了喝别人一样的玩具并不会玩,他会忙乱提模仿别人的做法,课时往往事与愿违,诸多类似的事件在他身上频频发生,再观察得到的信息是在书写时不能摆正字的位置,有些到格子外面的显现,也有只写满格子的一半等现象,凡事都非常积极地想参与他常常指着自己鼻子“嗯、嗯”表示自己也要,其他同学板演时他更是坐不住站起来指着自己鼻子“嗯、嗯”表示自己也要,当还有别的同学还没轮到他会指着这个同学“嗯

19、、嗯”,对他我作了特别的思考。二、 主要问题(1)观察力及注意力较差,他只会被那些显眼的但并非本质的特性所吸引,且保持注意的时间短,易疲劳,易分散,注意范围比一般人窄。(2)在行动表现上表现为多动不安静,不能真正融入集体,在空间知觉上存在问题,常常有躲闪的行为。(3)缺乏逻辑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感知的范围窄,眼界不开阔,以致思维活动缺乏目的性与灵活性。(4)不善于全面地、积极地投入活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目的性不强。三、原因分析:(1)感知觉能力方面较差及行动上的不协同;导致了他观察上的缺陷,从而影响了他多方面发展。(2)缺失父辈的教养过程,孩子长期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接触社会的机

20、会少,导致感知的范围窄,眼界不开阔,从而使思维活动缺乏目的性与灵活性。(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种独立行为的冲动,又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常会出现盲从的行为表现。四、训练目的:促进空间感知能力的提高。五、训练过程:1、个别化教学计划长期目标:(1)吃饭时不掉米粒(2)能在垫子上连续滚动3次(3)会走20米的平衡线(4)到新的陌生环境能找到返回的路2、训练方案精选(1)小飞机“小飞机”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练平衡性的同时训练深度空间知觉双手侧平举与肩同高,手脚按直线方向脚尖接脚踵身体保持平衡沿线走,基本训练利用草场篮球场的线条走,同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最后,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其与其他小朋友一

21、起比赛,渐渐增加难度,模仿飞机飞行过程中的高低起伏,一侧倾斜的变化,在匀速变化中完成练习。(2)走格子 “走格子”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练深度空间知觉利用地砖的自然拼合成的纹路格子按规律走一走。第一步走 , 再在 中完成走一格跳一格的任务,强化数学本中“日字格”的意识,帮助理解在各自里的意思。第二步走 ,直走,绕圈走,对角走,在训练中理解汉字书写时的“田字格”的意思。在训练的细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设计一些趣味环节,如:比赛、投球等。重点是他能理解格子的意思,在作业中明显表现出各自意识,字越写越好,不再重复写到格子外和些不满格子的情况。(3)影子在哪里 训练时训练者和被训练者都站在太阳下,观

22、察有影子的产生,移动身体影子跟随身体动起来,这时训练者和被训练者相互踩对方的影子,让学生在移动中估计影子的成型处,以确定落脚点。为增强兴趣,以用手电光在墙上的投射,用手拍亮点。六、训练方法:1、生活教育法:即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相应的环境中,就生活学生活,通过适应生活,达到学会生存的目的。生活适应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操作能力的训练,要求教师使课堂成为智障儿童学习生活的地方,而不是学习课本的地方。2、游戏法:游戏教学法是提高弱智儿童活动兴趣的有效方法。游戏对弱智儿童的感官和运动缺陷具有明显的矫治作用。孩子在游戏中处于不

23、停的运动中,从而获得发展感知运动技能的充分机会。在游戏中,视、听和触觉等感觉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游戏活动要比单纯的感知训练活动效果好得多,是最有效的感知运动训练手段及途径。3、家校同步教育法:家长能够协助老师一起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话,我想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精神上,家长的关爱是孩子心灵的支柱。只有在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孩子各方面的缺陷才会得到充分地补偿。而绝大多数家长缺乏教育这类孩子的专业知识及适于他们的教育方法,这时教师就要担负起指导的作用,和家长多联系、多沟通,最后达成共识,进行同步的教育。五、训练的效果:1、家长的评价:经过这一年的训练、学习,我

24、们确实感到孩子进步了,虽说这种进步对于同龄的正常孩子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这点成果包含了孩子、家长、老师多少的劳动和心血。因为我们家长缺乏教育这类孩子的专业知识及适于他们的教育方法,是老师每次制定好训练的计划,指导我们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境中怎么做、怎么教,经过共同的努力,使我们的孩子身心得到了最有益的发展。2、老师的评价:通过一学期的训练、矫正,由原来的空间知觉相对不足,手舞足蹈,忙忙碌碌,做事没有重点,在学习上的困难,到现在模仿有重点,在生活上有了进步,吃饭掉米粒的情况有所改善,学习有头绪,写字的进步非常明显。当然,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

25、不可低估的,因为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尤其对于这类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如果家长能够协助好老师一起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话,我想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也验证了,正是家长的密切配合,才使他得到了各方面的较好发展。六、反思 从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个别化教学中应注意:1、孩子的生存放在第一位,选择对儿童实用的技能,但不应选择孩子已发展较好的方面,再来确立教学目标。2、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用于生活。3、利用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让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4、随时捕捉训练的契机,不要因为计划而一成不变,训练中

26、既要齐头并进,又要重点突出。训练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5、家校一致的有利性,也是训练得以成功的保证。4 教学游戏模式和游戏生成4.1 教学游戏模式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表面看来,这些游戏都包含了学生的活动与学习,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然而以游戏的性质为出发点,不难看出,模式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获得一个喜欢的、自由的、游戏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基点上开展学习,强调让孩子通过参与游戏,获得丰富的经验,提高感知觉能力;必须强调将众多的学习目标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并实现,游戏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游戏的结果直接展现了学习目的,如果把游戏理解为一种精神,我认

27、为最直接的体现是:(1)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原有感知觉基础;(2)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学生与环境和材料及人人之间的互动;(3)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我们说,游戏的好坏并不在于其外在的形式,而在于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内在发展,在于学生是主动习得还是被动接受,所要的是老师轻松而孩子却兴趣盎然,在环环相扣的游戏氛围中,目标在孩子的良好表现中轻松落实。4.2 游戏生成 “生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如在进行颜色训练时教育目标中有认识各种水果的要求和辨认各种水果的颜色,老师从认识各种水果颜色开始引入画水果,品尝水果等

28、活动,将色觉训练和味觉训练结合在一起。利用游戏“再造”出来的活动内容。从众心理使学生喜欢模仿别人,低年龄的学生好模仿自己身边常接触到的人都行为和事件,就学生的模仿行为和动作改编成训练游戏以此深化、拓展活动内容。善用环境,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设置为游戏活动的场景或器材。如:利用学校地面的地砖和地板接缝形成的条格训练平衡、走、跨、跳等动作,增强运动觉和本体感觉。 5 分析与反思(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学生游戏的工具,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因此,在游戏中为学生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学生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

29、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学生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2)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创设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趣,使他们有新鲜感。(3)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的同时还应为幼儿创设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训练目的,时间太长学生会对游戏失去兴趣训练达到高原就又提高的瓶颈,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6 参考文献:1、汤盛钦著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2、张福娟主编特殊教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3。3、梁志燊主编家庭中的蒙特梭例教育,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4、陈文德著感觉统合游戏室,九州出版杜,200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