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58570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3、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新课1、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 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师:猴子得到了便宜吗?生:没有。这个

2、故事用了加法交换律实际上总数是一样的,猴子没有得到便宜。师: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生回答。2、课件再复习。(1)20+34=()+() 36+()=64+() A +700=( ) +( )()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它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结合自学提纲,尝试新知自学提纲:1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3、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4 、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预设)学

3、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A、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教师引导: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结果如何?(得数相同即和不变)B、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教师适当引导。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三)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138)5 3024+(73+6) 女生完成13+(8+5) 3024+73+6 男生完成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

4、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2: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千米,第二天骑了千米,第三天骑了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A、口头列式:()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D、计算结果。得出() ()(板书)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你们能根据这三个等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出它们的计算规律吗?(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生3:在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

5、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师:这个计算规律在加法中叫“加法结合律”(板书)。这样的计算规律,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老师板书:(ab)c=a(bc)等号左边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等号右边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师:同学们表示的方式都很好,通常用“生4”的方式,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生1:三个数相加,先加其中的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使计算简便。生2:运用加法结合律,能使计算既简便又正确。例如,先算第二天骑的路程,第三天骑的路程和是200千米 再加第一天的路程。师:对!你

6、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灵活运用,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四)检测反馈,巩固新知1、 口头回答里填几?(1512)5=15(12)(243146)54=243(54)4037(2544)(403725)a(bc)=(a)c2、课件我会填: 3个数(),先把()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 )不变。 这就是加法()。用字母表示为:( ) 109+38+162=109+( + )74+39+26=( + )+393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a(209)(a20)915(7b)(202)b(1

7、020)3040 10(2030)404、 练习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1)说说解答思路。(2) 列式解答,加深对结合律的理解。5、 简便计算。(1)27335264864368119(2)交流方法及计算结果。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加法的简便计算,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具体展开。6 发展练习:22232425262728=( )(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很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分别用画图、写字母形式表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整个过程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