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463634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性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从知识内容上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内容,是继学生对氧气、水、碳及其化合物的单元素、单物质的性质学习后, 进行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本部分知识内容在原有的片段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开始上升到类别性质的归纳及类别自身变化规律的学习。本部分采用的知识题材是铁、铝、镁、锌、铜、氧气、盐酸、硫酸铜之间的反应,这些反应在之前 的各单兀中都多少已经接触到,只是当时的知识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的难度,同时也保证了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和精力的投放;同时,作为置换反应, 与后续酸碱盐的学习密切相关,使本课时内容 具有了

2、重要的承上启卜的功能。从化学学科思想培养与后续学习的知识储备上分析,本课时所蕴含的化学学科思想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如建模思想和分类思想。从建模思想的角度看,此前几次学生接触到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知识主要以片段的形式呈现, 其主要功能是用它来得出 某一种物质的性质,如第二单元氧气,主要说明氧气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 应,到四单元的水和第六单元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谈不上为学生学习建立起一个学习或研究的模型来,当然,此时的学生知识面也不允许把问题提升到此高度。就分类思想而言,在之前学习中虽有提过分类思想,但模糊而笼统,如第二单元中的化合反应定义,是从物质的角度进行阐述;

3、 分解反应的定义也是如此。从化学意义上说, 缺乏化学专业特色,而在此知识章节,引入了单质化合物等名词置换反应, 第一次要求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读分类,对学生提出TM高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思维方法意义重大。因此,引导学生从类别的角度去观察, 总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特点, 并学 会应用类别在指导、 整理和学习新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能感, 感受 化学学科思想的魅力。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分析,此时的学生已经学过学生对氧气、 水、碳及其 化合物的单元素、 单物质的性质学习后, 并接触了铁、铝、镁、锌、铜、氧气、 盐酸、硫酸铜之间的反应,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问题探究的素材。从学生年

4、龄特点上分析, 此时的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问题、动手能力较强,好奇心也足,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思维的发散性也比较强。因此,在学法上尽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要提高他们 课堂学习的效率,布置的学习任务要附有一定条件,适当加强对学生思维的约束。鉴于以上的分析,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探究,使学生能从类别的角度知道置换 反应,懂得如何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化合物否发生反应;(2)通过从对金属与酸和金属与盐反应的探究,使学生认识金属活动 顺序表,并能应用金属活动顺

5、序表解决一些相关化学问题。(2)通过从对金属与酸和金属与盐反应产物的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置换反应的原理本质,并能书写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带领卜,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使学生初步体验实验探究和 理论探究过程与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分组讨论分析置换反应的特征,了解建模思想推测生成物的 中的应用;(3)通过对金属与酸和金属与盐反应的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判断置换反应是否发生的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的逐步解决,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2)通过微粒观、分类观在具体化学学习中的应用,让

6、学生感受化学学科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是否发生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观察常见金属关注生活,并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我们图片,思考并回从生活中学也能常见一些关于金属的一些现象,你能答问题:金属能习化学得出关于金属性质的一些什么结论?与氧气反应。【图片展示】:(铁锈)金F属 与 氧 的 反 应(银锈)明什么问题?是:根据生锈的时长短判定:【板书】一、金属与氧反应金属活动性:FeCuAu*-ww.Rrii|u.carEi .t 百军可(金块矿石图片)步引导】:以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铁生锈

7、与铜生锈哪一种更容易些?说【讲解】:生活中我们有一句话叫:真金不怕火来炼,说明金子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你认为铁、铜、金的金属活泼性顺序【板书】二、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学生活动一】:金属与酸的反应。药品:金属镁、锌、铁、铜,HCl稀溶液,H2SO4稀溶液。仪器:八支试管思考并回答:让学生初步铁生锈更容易些,说明铁比铜更容易与氧气反应。思考并回答:铁 铜金学生根据课本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包括反认识金属活动性有差异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金属的活动性是可以排序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验经验,进受金属活动应的剧烈程度)性的不同【过渡】观看课本P10,图8-12金

8、属与 盐酸的反应,结合你的实验,你能得出怎 样的结论:思考并回答:1、金属与酸的 反应。2、金属活动 性:MgZnFeCu进一步让学 生认识到金 属的性质和 活动性是可 以排序的。1rMgZn加上生1国仁12金属9款酸反应的比较【板书】1、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2、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定:金属活动性:MgZnFeCu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板书】三、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演示实验】药品:金属铝、铜,CuSO4溶液,AgNO3稀溶液,Al 2 (SO4)3 溶液。学生对照课本 实验方案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 象使学生了解 通过金属单 质与化合物 溶液反应的 现象来比较 金属活动性 的

9、方法金属的 活动性【讲解并板书:经过大量的是实验,人 们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排序,排序结果是:K Ca Na Mg A Zn Fe Sn Pb (H) Cu Hg Aj PI Au学生听讲并识 记金属活动性 顺序对金属活动 性顺序形成 整体印象。H球撇撇【过渡】:人们经过这么辛苦的研究,那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呢?金期动性就的梁性再踊翎印M触应电它可喘保肝 T嘛的懒:1 .在全国活动性岸里.金用的位置需学解它的推动性赁加强i2 .在蠲獭性靳里.位于碱硒金蹴1雌出郴,喊触版i3 .在金麻励性财良位于前醐金雕幽于脑的金翩蜘化 舍物的梆里龈雌口学生聆听,划 书,并理解培养并引导 学生建立学

10、 以致用的学 习意识【讲解】比如说第二条,假如我们要制取 氢气,我们对金属选择的范围就已经确 定,只能是氢以前的金属,且不能选择太 靠前也不能太靠后的金属,所以在实验室 我们经常选择Zn为反应物。再比如第三 条在冶金工业生产上应用,古代的湿法炼 铜中采用Fe把Cu从CuSO4溶液置换出 来。学生聆听了解金属活 动性对工农 业生产和我 们学习的帮 助【讲解】前面在学习金属活动性时,我们 学习了一些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你能 利用学习过的方法设计并证明 Mg、Fe比 Cu活泼吗?提出探究问题【自主探究】实验药品及仪器:Mg、Fe、Cu, MgSO4 溶液,FeSC4溶液,CuSC4溶液,H2SC

11、4溶液试管设计实验并验证提出探究问 题,通过探究 实验加深学 生对金属活【过渡】:写出你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书写化 学方程式【自主探究】结合课本P11金属与酸的反学生归纳总结:应,从分类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假如你给这类反应一个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动顺序表的 认识、巩固对 活动顺序表 的运用培养学生根 据信息书写 化学方程式 的能力熟悉置换反 应的定义名称,你会起一个什么名称?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置换反应CuFeCu另一种化合物君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单质【归纳总结】是不是所有的金属单质多能 跟任何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应该满足 什么条件。【板书】:置换反应:

12、一种单质与一种化 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 物思考并回答:必须满足在金熟悉置换反属活动顺序表应的定条件中,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化合物才能发生发生反应。【板书】:置换反应的条件:金属活动顺序走中,前回的金属与后面金 属化合物才发生发生反应。【练习】:完成课本P13:第5题学生练习并说巩固置换反5,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他发生反应的化学;(DiUOft(2)锌与桁州(3)铜与破酸锌溶液(4)相与她酸!感液*应的定条件铝 的异 常反 应 的 原 因【过渡】: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埋论上,在空气中 铝与铁 哪一种金属更 容易生锈?思考并回答:铝金属的化学 性质中的特 殊现象【过渡】:但是

13、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铁 生锈,而没有看见铝生锈,显然不是因为 铝比铁更活泼,那是什么原因呢?【引导】阅读课本P9: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轼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弱气反应.J【表3 的朝化铝闻萌膜,从而阻止钱选一小何化,因此,霜具 懂性能n4At+3O; 2AI.(X学生阅读生成层致密 有很好的杭腐明确铝为什 么不易生锈 的原因【反思总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有 那些收获?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分,1、广【作业】搜索资料,写一篇化学小论文, 主体“金属活动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交流自己的感 受和体会:1、归纳金属活 动顺序及规 律2、通过探究实 验,认识化 学从个别到 一般的思维 方法,提高 实验探究

14、能 力学习过程的 内化,认识提 高、情感深华 的过程。板书设计: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反应根据生锈的时长短判定:金属活动性:FeCuAu一、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1、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2、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定:金属活动性:MgZnFeCu三、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l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条件: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化合物才能发生发生反应,教材使用情况表请结合所选课题谈一谈您在教学前、

15、教学中、教学后使用教材的情况,完成下表 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 教材指代内容宽泛,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案、 习题册、教学光盘及其他教辅材料等。教学前教学前主要参考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 业质量评价标准,网上相关金属化学性质的课堂实录视频,鉴于近几年的考 试要求及学生素质、能力发展要求,确定了上述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从知识内容上分析,根据教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内容,是继学生对氧气、水、碳及其化合物的单元素、单物质的 性质学习后,进行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本部分知识内容在原有的片段知识学 习的基础上,开始上升到类别性质的归纳及类别自身变化规律的学

16、习。本部分采用的知识题材是铁、铝、镁、锌、铜、氧气、盐酸、硫酸铜之间的反应,这 些反应在之前的各单元中都多少已经接触到,只是当时的知识侧重点不同而 已,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的难度,同时也保证了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和精力的投放; 同时,作为置换反应,与后续酸碱盐的学习密切相关, 使本课时内容具有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功能。这种分析使得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对于教学要求有了明确的思路,同时明确了如何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在其他的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同样采用了上述思路,这就得益于对教材的分析等。但鉴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资源不能硬搬生套,这样会硬性 把知识要求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及知

17、识内化,比如教师教学用书所附 的教学设计,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和知识运用为重点对教材知识的处理,但实际上在自己所教的学生层面,能力要求能达到的寥寥无几,因此在教学中, 先给学生相应的研究模版,让学生熟悉研究步骤及研究方法,然后不知探究任 务,这样使得教学流程更加舒畅和紧凑,学生接受知识更加方便。教学中请选择2-3个教学片断展示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有效使用相关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的,这样的教学安排出于怎样的考虑(不少于500字)。比如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是金属与氧气反应,其中穿插着特殊情况的原因解释,然后是金属与酸的反应,其中穿插着置换反应的概念,再后 是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其中有

18、穿插着金属活动顺序表,如果按照课本的 思路,教学的节奏必然打乱,学生学习时,学生思维在不同的层面来回跳跃, 是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 了分离和归类。先把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放置在 一起,让学生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也突出了教材的标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上述学习过的知识作为学习金属活动顺序的教学素材,得出金属活动顺序表,并设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能力; 在学生熟知应用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基础上,应用学生探究任务中的几个反应, 学习置换反应;最后让学生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学生学习的

19、知识系统完整,思维跳跃不会不明显。同时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再比如在教学中,努力的使用教材既有的教学图片和表格,不要求学生另外处理表格,使学生日后学习、复习都有本可依,给学生学习传递了一种安全 感和依靠感。如教学中,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现象的填写就要求学生填写在 课本上,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出的实验现象,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再如,为 更形象的体现出金属在酸里的反应情况,本教学采用了教材中金属与推酸反应的比较这个图片进行说明,既生动又具体。很好的达成了教学前设计的教学目标等。教学后请详细说明教学后您对该课题教材使用方面的认识和反思,有哪些成功之处,有哪些需要在下次备课过程中改进和完善(不少于300字)

20、。首先,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 互动。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的认知,他们是完全处于一种懵懂状态,他们面对 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清晰的学习思路,多样的教学活动,真诚的鼓励,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中对知识顺序的处理,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过程中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扬,积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离不开生活。化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化学问题,以激发学

21、生的兴趣与动机。如在教学开始的几张教 学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后面的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与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快乐。第三,在分类思想教学中,根据化学特点和教材安排,对学生进行先简单后复杂,先熟悉后陌生的原则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思想的了解和学习,因而在教学中由简到繁,由陌生到熟悉的教材处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和化学思想的形成。在本知识章节的教学中,课前对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无疑是成功的,教学中每一个实验,每一个教学设计和视频, 为教学的取舍和教学思路的设计提 供了必/、可少的依据; 但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欠不足,没有系统的个人分析和全体学习水平的数据分析,比如说教学前测和教学后测等,使分析处于模糊和不确定中,因此有待加强这些数据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