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64953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练习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小古文阅读。七步成诗文帝(曹不)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注释:行大法:指处死。漉(l):过滤。萁(q):豆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豆在釜中泣(_)2这首诗是_让_作的,他们都是_的儿子。3对画线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B.魏文帝尝试命令东阿王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含义。_2.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钟氏之子钟毓、钟会少有令

2、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A_ B_2解释下列加点词。(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2)卿何以不汗_3翻译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_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_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_3. 课外阅读。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3、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注释)季梁:魏国人。 中道:半路。反::假字,同“返”,返回。 焦:皱褶。 申:通假字,同“伸”,拉直。 去:弹下(身上的尘土)。 大行(hng):即今太行山,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处。 方:正在,时间副词。 驾:车。1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1)曰:“吾用多。”_(2)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_2这个人知道走错了方向

4、,仍坚持往北走的理由是:_。3这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是:_。4. 阅读短文。不能与不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越过,跳过。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尊敬,敬重。C.为不用明焉 明:明亮。D.天下可运于掌 运

5、:转动。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为长者折枝/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C.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舍瑟而作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剖析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B.孟子认为,对齐王而言,通过“推行王道”而实现天下大治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C.孟子借类比表明,要像古贤人一样善于“推恩”,并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重要方法。D.孟子借此揭露了齐国政治的黑暗,也希望能够引起齐王警觉。5. 课内阅读。梁国杨

6、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联系上下文填空。(1)_为_设果。 (2)孔指_以示儿曰。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不在于( )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B.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C.他的回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孔君平要承认孔雀是自己家的鸟,说的话才立得住脚。4杨氏之子是个

7、怎样的孩子?用准确的成语来形容他。(_)的孩子 (_)的孩子5想一想,孔君平听到杨氏子的回答以后,会说些什么?_6. 课内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孔君平诣其父诣(_)乃呼儿出乃(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答:_。3“儿应声答”中的“应声”有什么作用?答:_。7. 古诗文阅读。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见:拜见。盖:大约。瞑坐:打瞌睡。侍立:恭敬地站

8、在一旁。既:已经。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颐偶瞑坐。_(2)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_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杨时与游酢在欣赏程家的雪景。B.杨时与游酢想拜见程颐,又担心打扰程颐休息。C.杨时与游酢没有经过程颐允许,不敢擅自离开。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_8. 将下面的古诗文改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精彩、幽默。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9.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9、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B.恳求,乞助C.需要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B.出使C.派,差遣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A.管理,治理B.生长,发育C.增加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B.跑,奔跑C.通过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10.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 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把

10、课文补充完整。2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3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11. 课外阅读。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羿(y):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

11、(h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斫: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羿请不死之药() (2)谪令伐树() (3)蟾蜍()()(4)常斫之()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再查音节;“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nbn),意思是(奔走,急跑;直向目的地走去)。3翻译下面的句子。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_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_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和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_12. 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2、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惠:_ 诣:_ 乃:_ 示:_2结合文意,照样子,写一写。杨氏 杨梅 杨家水果_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_(2)这句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13. 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

13、,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注释)他:指猴王孙悟空。簪冠着服:戴上帽子穿好衣服。1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我还知道这部书和另外三部书_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猴王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A.不让左右仪从跟随,好在亭上休息一会儿B.不让左右仪从跟随,以方便偷摘蟠桃3把文中描写猴王摘桃、吃桃的句子画上“”。4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猴王偷灵丹B.猴王偷蟠桃14. 小古文阅读。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

14、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盖士人读书_第三要有恒_如井蛙之窥天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2翻译句子。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翻译: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翻译:_15. 课内阅读。梁国_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_,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_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将课文补充完整。2从“为设果,果有杨梅”中可以看出()A.杨氏之子非常喜欢吃杨梅B.杨氏之子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杨氏之子能一下子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展现了自己的霸道。B.以“孔雀”为名来反问孔君平,这样可以贬低孔君平的身份。C.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4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_来表现人物的特点。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