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67841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与学校体育相适应,且产生一系列问题。笔者针对这些状况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体育教学游戏化优于原来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游戏化值得提倡、推广。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游戏化 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1、存在的问题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越是高年级就越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形式枯燥呆板 现行的学校体育更多地把体育

2、课视为传授有关身体运动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因而造成体育教学日益枯燥呆板,教与学双方兴趣低落。 (2)体育教材体系和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始终占据体育课程的核心地位,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学校体育课所学的东西学生毕业后用不上,生活需要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又学不到。 (3)评估模式单一陈旧 旧的学校体育采用竞技运动的评价标准,它抹杀了受教育的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 以上这些问题带来了以下后果: 教学双方对体育课的兴趣低落,甚至一些热爱集体活动的学生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体育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日益严重。 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有许多令人堪忧之

3、处。据中国电视台2000年2月8日报道,沈阳市调查结果表明:1999年8岁和14岁组少年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胸围和立定跳远指标均低于1995年,大学生的情况也表明了同样的问题。1998年高考,福建省考生纯合格率仅为14.66%,广州市考生体格仅一成达标。上述情况有力的证明了现行学校体育课的不成功。 2、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提出 从事体育运动的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同音乐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相比,体育中的“乐趣”是独有魅力的,是体育的生命。因此,体育教学应以运动中的乐趣为主,特别是中小学体育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使学生体验不同的乐趣,从中认识体育的本质,体验运动的特

4、点,增加体育教学的深度。一切有悖于兴趣原则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必须进行改造。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体育教学游戏化不失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它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游戏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这种形式较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为本校高一年级(1)班和(5)班的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高一(1)班54人,高一(5)班60人,共计114人。共发放问卷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100%。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上课内容为侧向滑步推铅球。一种方法是以学生掌握技能、学会

5、动作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种是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基本部分内容如下:教师首先完整地示范铅球的投掷技术,并对铅球投掷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只要求同学们试一试,不作技术上的要求,接着用实心球、铅球进行统一的健身练习,花样很多,内容很丰富。接着进行教学小目标管理。这种内容和教法的改变,使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日本的学者高田典卫曾提出“好课”的四个条件(1972年),在日本也被称为“高田四原则”,这四个原则是: 1、能使学生尽情活动的课; 2、能使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的课; 3、使学生能与同伴和睦学习的课; 4、使学生能有所发现的课四、结论 1、优点 体育

6、教学游戏化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游戏化,它是把教材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去积极主动地练习。体育教学游戏化它不是游戏的泛用、滥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通教材,能熟练、巧妙地运用游戏,根据游戏的特点与作用合理地创编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学生熟悉了“玩的体育”,那么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玩的体育”的形式带到课堂中去,他们喜欢自主而不喜欢约束,喜欢比赛而不喜欢练习,喜欢尽兴而不喜欢“蜻蜓点水”,喜欢交流而不喜欢单练,教学游戏化满足了体育课这样那样的不满足,满足班集体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要求。在游戏教学中给学生思考问

7、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防止那种一律的、僵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互帮互学、边想边练、自定目的、自选角度、自我评价,从而打破以往只练不想,只会不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提高了技术,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和充分进行运动的多种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体育教学游戏化,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中求学,学中益智健身;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强制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它扭转了学生被动学、违心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可利用不同的游戏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 2、意义 游戏在体育课堂中教学中早以使用,但只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而不是教材内容游戏化。体育教学游戏化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他们游戏化的创造性劳动,投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中去,才能大力地推行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热爱运动,喜欢体育,追求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为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