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7510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汉的城市特点及规划思考熊 威提纲1. 引言2. 武汉特征探研3. 武汉规划思考4. 结语 摘要文章在界定准城市化地区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与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通过建立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内容体系框架,对江西省丰城市准城市化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求中国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的科学模式。关键词准城市化地区 土地统筹利用 城乡统筹1、引言社2、武汉城市特征探研2.1 地域文化特征谈到武汉,人们都不约而同的用“大”来形容,这个“大”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指地域的广阔,或者是历史的厚重,抑或形容文化的纷繁。处于中国“中部”的武汉,似乎将中华民族的“中心化”情节发挥到了极致

2、。然而武汉从来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她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中部地区的区域背景和中国长期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处于中部的武汉看似自持“中庸之道”,但这种带有一定地缘特征的中庸模式似乎往往存在矛盾的“双重特性”。2.1.1地域中心主角变配角武汉人总是喜欢以“九省通衢”来形容自己的城市。从“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老话足以影射出历史上武汉统领的华中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应该说长江、汉水的灌溉成就了武汉辉煌的历史:在农业经济时期,依托长江、汉水“黄金水道”,武汉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华中”这一全国农业基地的“领袖”,而清末武汉被列为通商口岸后,城市的商贸金融业也得以繁荣。这一时期的武汉发展迅猛,其影响范围几乎覆

3、盖了大半个中国。历史上的繁荣并没有在武汉得到延续,“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随着历史的推进,呈现出矛盾的双重性“居中”的地理特征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带给武汉的却是前进的障碍。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原来我们所认定的许多概念、特征都产生了变化,这其中有些甚至是质的改变。我们一直认为武汉处于“中心”,而她的一系列优势也都源于此。可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潜在的前提中心是谁的中心中心的边界是谁。很显然,在以前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下,武汉这一中心的边界是中国的国界,武汉作为“中心”的地理优势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地理范围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中国经济逐步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经济的“国界性”也逐渐

4、消退。原来被认为是“蛮夷”、“边缘”之地的沿海地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格局中融入了“亚太经济商圈”的“怀抱”。当舞台由中国内部扩充为世界体系后,沿海地区越来越强的显现出“地理中心”的气势,而此时的武汉却渐渐由“主角”退为“配角”。2.1.2文化封闭聚合与离散武汉地处“华中”之“中”。“华中”的特点是长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生产基地而积淀而成的“稳定”。“稳定”是这一地区的特点,也是其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城市被要求参与全球对于资源的竞争时,“稳定”这一优点似乎显得过于固执,此时的“稳定”更多意味着停滞甚至退后。中部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基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无论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

5、原文化,还是发源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都对这个地区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悠久的农业文化过于根深蒂固,华中地区的文化传承更多的陶醉在封闭范围内的自我循环,缺少向外交流的意识和革新的动力。作为华中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武汉也深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这种文化上的固步自封使得中部及武汉地区缺乏对改革开放后急速变化的整体形式的敏锐把握。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第一站就在武昌,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但武汉没有抓住机会。之后珠三角、长三角相继“风起云涌”之时,武汉的声音却越来越小。政府部门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武汉和整个中部正在为其文化和制度上的缺陷而付出代价。而正是在这样迫切需要突破的中部地区,目前却面临着区域内

6、部文化的离散化倾向。各种文化仍然“自持清高”,各地对“文化领袖”的争夺依旧乐此不彼,原先聚合良好的华中文化底蕴在纷繁复杂的发展中消耗为一堆散沙。这种情况对于武汉来讲无疑是危险的,如果武汉不能成为在中部地区有足够优势和带动力的城市,武汉将失去中部这一发展的基本腹地,甚至“配角”的地位也将得到动摇。2.2 产业发展特征说武汉是一座产业大市毫不过分,不同历史阶段的数次外力推动作用,迅速的将武汉推到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前沿。武汉雄厚的产业实力,使得中国大部分城市在相当长时间内望尘莫及。但随着国内国际形式的不断变化,武汉“先天”的产业优势却日渐衰退。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就是:武汉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错失了

7、许多良机,先前存在的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转移到其他地区。2.2.1辉煌的产业发展史武汉居长江中游,长江、汉水交汇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水上黄金通道使历史上的武汉占尽交通便利之先机。明末清初,正是由于独特的中心位置和便捷的水上交通的造就了九省通衢的武汉。清朝末期,在洋务运动的倡导下,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武汉的近代工业建设。大量的兵工厂、铁厂、纺织厂得以兴建。汉口开埠后,又建设了一批以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机械制造与外向型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相关工业门类和商业贸易的活跃,这段时期多重外力的促进与协作,为武汉传统制造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奠定

8、了广泛的基础。解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工业强国”,当时在武汉投入了一批“武”字头的大型重工业项目。这批项目给武汉奠定了厚实的工业基础,为武汉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直至20世纪80年代,武汉在全国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综合表现排名一直名列前茅,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2.2草率的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末,为了充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实施了“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武汉先后有大批企业推出了中心城区,产业改革在三镇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武汉在“退二进三”过程中产业发展战略滞后,没有提前制定全面的、整体的发展控制与引导计划,与后续三产的发展也没有实现合理的对接。许多

9、企业由中心城市退出后没有出路,大量倒闭,甚至有一些尚具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被强行淘汰。“退二进三”变成“灭二进三”,产业升级的目标并没有得以有效实现,同时大量三产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的服务行业,“进三”也是低水平、低层次的。2.2.3知名强势企业的缺席根据国家相关工业企业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3年按照我国行业标准划分,武汉大型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量的1.8(珠三角为4.7),中型企业占11.5,小型企业占86.7,中小企业占有比例较高。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制造企业只有武钢一家。历史上的武汉曾具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几大支柱行业具有骄人成绩。但现阶段。武汉支柱行业中的大型龙头企业与世界或全国同行

10、业先进企业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缺乏知名品牌企业也是武汉地区产业发展的一大遗憾。2001年中国名牌战略委员会评出的57个中国知名品牌种,武汉没有一家;2002年评出的123个名牌产品武汉依旧没有。知名强势企业的缺席反映出武汉的产业产品竞争力不足,经济外向度不高。2.2.4区域产业发展失衡武汉在湖北省内经济产业发展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湖北省内GDP及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只有武汉,武汉的国民收入和工商业产值均大幅度领先省内其他城市,湖北省城镇体系呈现明显的“一枝独秀”的不均衡的产业分布局势。较高的首位度使得武汉市缺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背景支撑,武汉与其周边城市在产业结构上缺

11、少互补,难以分工合作,更没有形成完整有序的产业链。这与长三角或珠三角城市群中依靠产业互补、合理梯度分工、区域间城市相互扶持、共生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鲜明对比。2.3 空间发展特征武汉的空间发展较多的呈现出基于“极化”模式的中心扩散化蔓延。由于中心化趋势过于强烈,武汉的空间骨架拉伸更多的青睐临近区域,跳跃式的“卫星城”模式在现阶段很难实现。一味的“摊大饼”将武汉城区的中心感拉得越来越模糊,中心区氛围的缺失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使得城市的交通情况日趋复杂,发散的空间与环形放射的交通模式结合变越发牵强。2.3.1肆意的空间扩张可能是由于“中心感”过于强烈,各个历史阶段的武汉空间发展规划都将重点集中在武汉

12、中心城区。这种思维模式使得武汉城区周边郊区的发展显得十分缓慢和盲目。例如,在武汉中小城区的边缘,即使发展最好的蔡甸、纸坊,其格局和形象也无异于一般的建制镇。这表明,武汉中心城区的成长主要还是自身的“膨胀外延”,这种成长效应并没有有效的转移给邻近的区县。同样是位于武汉周边的黄陂,其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城宋家港,虽然地处机场高速路沿线,但由于机场高速和岱黄公路的收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黄陂投资的成本,不利于黄陂地区的发展和汉口一些产业的北移。长期僵持的结果是黄陂自己规划建设其主要的道路,从而绕开一直没能得到解决的发展壁垒。区县盲目建设的各类道路与主城道路网的衔接没有任何系统上的预先考虑,最后成为既成事

13、实让城市政府作出令人头疼的善后处理。2.3.2“三镇鼎立”的困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三镇鼎立”这个词汇在修辞上最能体现武汉这个可能的国际化大都市所具有的超然气势。1929年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中就已经对汉口、汉阳、武昌的性质分别给予描述:汉口以商贸为主,配以居住和工业;汉阳以工业、文化为主;武昌以行政文化、居住为主,配以青山地区的工业。这样的性质定位对于后来三镇的功能地位影响深远。然而,客观的加以分析,这些定位的规划表述中似乎并没有对三镇相互关系进行清晰的描述;对于长江、汉水的天然分隔下的三镇整体功能的发挥也无定论;对三镇功能的简化分工也无法彻底解决城市运行中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城市的发展进

14、入了新的时期,武汉“三镇鼎力”的空间构造的提法使自信的武汉人陷入了困惑。2.3.3“模式化”交通瓶颈武汉市同众多大城市一样,选择了“环路放射”的道路网模式,试图有效的将三镇的发展统一起来,以真正实现三镇鼎力、共同发展的目标。但事实上,武汉三镇并不是内在统一的单中心结构,而是三个发展机理不同、相互独立的中心。因此,三镇的道路交通体系也是各成体系的。一味的将武汉交通发展格局“模式化”的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平原城市,而忽视武汉特有的山水资源条件,将会造成只有不断增加过江交通联系才能疏解交通瓶颈的错觉。“天堑变通途”固然是美好的,但交通设施的供给如果仅仅是被动的去满足不断扩张的交通需求,而忽视合理交通秩

15、序的建立,无疑将会使武汉交通格局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武汉城市结构的独特性,决定了武汉需要的是一种属于“原我”的、根本不同于任何书本上的道路网格局。以现成的交通“模式”为蓝本,将会使武汉的交通陷入难以逾越的瓶颈。3、武汉规划思路整析3.1 地域文化特征谈到武汉,人们都不约而同的用“大”来形容,这个“大”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指地域的广阔,或者是历史的厚重,抑或形容文化的纷繁。处于中国“中部”的武汉,似乎将中华民族的“中心化”情节发挥到了极致。然而武汉从来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她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中部地区的区域背景和中国长期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处于中部的武汉看似自持“中庸之道”,但这种带有一定地缘特征的中庸模式似乎往往存在矛盾的“双重特性”。2.1.1地域中心主角变配角武汉人总是喜欢以“九省通衢”来形容自己的城市。从“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老话足以影射出历史上武汉统领的华中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应该说长江、汉水的灌溉成就了武汉辉煌的历史:在农业经济时期,依托长江、汉水“黄金水道”,武汉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华中”这一全国农业基地的“领袖”,而清末武汉被列为通商口岸后,城市的商贸金融业也得以繁荣。这一时期的武汉发展迅猛,其影响范围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2.2.1.1各类商品市场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