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81218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美”的认知与表现.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对“美”的认知与表现【摘要】对于美的认知,很多人看法不一样。美是在一定的显现形式中的观念;美是被视为观念之纯粹表现的个别的感性对象。因此在观念中的一切不是感性地显现在这个别的对象上,而在个别的感性对象中,又没有一样东西不是观念的纯粹的表现。本文主要从美术方面着手分析,探讨对“美”的认知与表现。【关键词】美术 美 认知 表现一、从美术方面对对“美”的认知与表现1、中国画的笔墨韵律之美人们对中国画的认知,应该从“笔墨境”开始,进而通过解读技法,领悟出画家面对物质世界所闪现出的智慧的妙用。我们能从笔墨欣赏的角度学到很多好东西,但是笔精墨妙也不是虚的,还要跟体格精妙联系起来,这体格精妙又让我们见识了

2、范宽常年在深山观察入微体悟出来的自然之美。当然,人们还应该认识到画家由于其依托的表现手段不同,他们从自然中索取的内容也会大不相同,他们发现“美”的类别也不同。这样,以笔墨变化之道合于万物变化之道的中国画家与其他画家认识美的不同,就可以说得清楚了。那些想以(自己体悟出的)“形式美”而取代一切(中国画中的)美的想法也就显得过于天真了。当然我们不忽略画家喜欢凭感性认知事物的特点(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是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粗卤求笔、细巧求力、无墨求染、是笔墨表现的辩证法。墨的虚实,虚中含实、

3、实中含蓄,虚实相生,也显现出空白之美。中国画中的淡墨可以给人带来安静、悠远之观感。中国画的线条通过用墨的表达方式,使画面线条富有变化,富有灵性,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比如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提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之间必须有机结合,遥相呼应,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之美,使画作富有灵性、气韵生动。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笔墨应与生活紧密联系;画家要把万象殊形、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呈现在白纸上,必须有尽其灵而足其神的笔墨。另外,笔墨的表现形式是随着时代而变的,每个历史时期的笔墨风格是与该时代的艺术审美风尚密切联系的,笔墨的个性受时代艺术共性的影响、制约,我们的欣赏角

4、度也就要有改变。2、色调之美不同的色调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画家总是能通过色调的变化与人物的神态、气质完美吻合。在绘画领域里,色彩是艺术家们宣泄情感的重要工具,它是决定性的因素。同时色调也能反映画家的一些信息,如毕加索各个时期作品色调也有很多不同,其中有著名的蓝色时期和粉红时期。在绘画创作中,画家可以通过色彩的调节,使内心情感得以尽情抒发的媒介:狂放的心情、内心的压抑、绚烂的生活、残酷的现实等等,都可以借用色彩来得到展现,产生出奇妙、多姿的色彩的艺术世界。3、油画肖像的神韵美画家面对各种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有自己的审美,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掘出对象的典型性,然后在画中强有力的表现出来。由于

5、每个人物的经历、生活体验、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以及思维方式各有差异,所以画家要抓住人物的最典型特征,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神似,同时还需要画家有严谨的造型能力,先做到外形的相似,然后要能合理的取舍,提炼出所要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形似的基础上加以升华,达到油画肖像的一种神韵美。而人物造型除了精准之外,神情的表现以及构图的取舍都应恰如其分,让人每每看到作品都好像是与画家的心灵对话。二、对“美”的认知与表现 从对画的欣赏角度可以看出,对美的认知不仅仅是体现在表面,而且每个人对美的认知也不一样。所以,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它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从各个角度来看,自然风景,日月星辰,各种劳动产

6、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 首先,美要自然。古人总喜欢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比喻女子的美,的确,天生丽质的女孩总是引人注目的。人的外表美与生俱来,纵使在昂贵、再优质的化妆品也难以达到,而二十左右时的青春正是人一生当中最美的阶段,它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自自

7、然然的一颦一笑,都时刻透着一种青春的气息,这气息来自人外在的体现,更来自人们的内心,就如同人们说的:“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一样,更多的美是在于自身与观者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人们心灵美其实是最重要的,应该说在某种情况下,它是超脱于外表美的一种真正的美。人可以没有漂亮的外表,却不可以没有美丽的心灵,因为外表终究是表面的东西,而人的内心却是人的根本、本质,是最深层的。我想,有很多人读过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中的新王后和白雪公主都是美丽的,而王后因为嫉妒、虚荣、最终落了个终身丑陋的下场,而善良的公主却因为美丽的心灵而一次又一次地逃脱死亡的魔爪。我想,这并非只是来自于安徒生主观思想的臆造,而是它

8、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弃恶扬善的观点和愿望。美的事物一定要包含所有在同类事物中堪称为好的东西;在同类事物中所能找到的任何好的东西,没有不包含在美的事物中的。在人身上,这种美的典型的多样性更加显著,我们简直不能设想人类美的一切色调都凝聚在一个人身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美是观念与形象的一致,观念与形象的完全融合。”正如艺术家只有在他的作品里传达出了他所要传达的一切时,他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美的。结语 总之,美是在生活中慢慢体现感觉出来的,美就是生活,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 真正的最高的美正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美,而不是艺术所创造的美。参考文献【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4版【2】张延风.西方文化艺术巡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第l版【3】邵大箴.图式与精神西方美术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4】杨身源.张弘昕.南宁.西方画论摘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