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482820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 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 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 国理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 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 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 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 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 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

2、受 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 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 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 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 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 确认识“得道多助” “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 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 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3、。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 “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2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