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578709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 结球甘蓝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应注重品种选择,突出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应用高肥水管理措施,采用高效低残留药剂防治病虫害。关键词 甘蓝;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了策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种植业经济收入水平,结球甘蓝(简称甘蓝)在我区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种植效益稳步提高。甘蓝是一种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甘蓝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将我们淮安地区甘蓝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 选择京丰1号、铁头4号、苏甘21等品种,结球紧实,亩产可达4000多公斤。1、铁头4号甘蓝:高圆

2、球型,单球重1.3-1.6KG,定植后48-55天即可正常采收,植株开展度40-48CM,叶色嫩绿,叶片呈椭圆形,叶面蜡粉少,叶球紧实,故称“铁头”系杂交一代品种。2京丰1号:表现为早中熟,较耐热,耐寒、耐肥、忌渍水和干旱,叶球紧实,中平头型,成熟一致,品质好,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秋栽甘蓝杂交一代良种,为脱水加工用品种,亩产4000公斤左右。(二)育苗管理: 1播种期:铁头4号甘蓝, 7月上旬-8月下旬都可播种;京丰一号秋甘蓝7月中旬播种;越冬甘蓝苏甘21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5075克。 2育苗:采用基质育苗、播前将基质充分吸水,采用100孔穴盘,一孔一粒播种,播种时用手指

3、按压基质放入种子,然后覆一层基质,拱棚覆盖遮阳网,做到晴天盖遮阳网,阴天掀起遮阳网,并做好早晚补水,出苗后喷施噁霉灵防苗期猝倒病,苗龄:在2530天移栽喷施代森锰锌和啶虫脒和康宽药剂防治病虫害,做到带药下田。(三)田间管理: 1施肥,移栽前15天左右,施入基肥,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2500KG,45%硫酸钾复合肥40KG,尿素7.5KG,旋耕整地,移栽:移栽前亩喷72%异丙甲草胺乳油70ML封闭除草。选择健壮、长势一致秧苗,进行移栽。栽植密度为:京丰1号,株行距40*45厘米;铁头4号35*40春丰越冬春甘蓝,株行距35*40厘米。移栽后每株苗打足安根水,有利成活。 2追肥:成活后,1015天进

4、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KG。以后于盘棵期、结球前追肥2次,第一次追每亩42%硝硫基复合肥20KG,第二次亩追尿素20KG。如果是春甘蓝,在气温回暖后生长迅速时,此时宜亩追尿素30KG,在结球前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 3田间配套喷滴灌设施:气温高、太阳大、久晴不雨,可及时补水抗旱保苗。用滴灌时避开晴天中午应早晚进行。(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灰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等。虫害有:夜蛾、菜青虫、蚜虫等。 1、甘蓝霜霉病1、甘蓝霜霉病除危害甘蓝外,还危害大白菜、萝卜、白菜(油菜)及薹菜等。(1)危害症状:甘蓝霜霉病主是危害叶片。病斑多角形,初为淡绿色,以后变为黄褐色、紫褐色

5、或暗褐色。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霉层,有时叶正面也产生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及孢子梗。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成片而干枯。(2)防治方法:用适乐时500倍液拌种晾干备用。实行轮用,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加强栽培管理,施用发酵过的农家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深埋,以减少病源。发病初期,喷洒50甲霜.锰锌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每亩用药液60-80公斤。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喷3-5次。2、甘蓝病毒病预防为主,重点防治好蚜虫,发病初期可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57天喷一次,连喷

6、23次。发病症状:苗期发病叶片上出现变黄的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后整个叶片颜色变淡或变为浓淡相间绿色班驳.成株发病除嫩叶现浓淡不均班驳外,老叶背面生有黑色坏死斑点,病株结球晚且松散.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选种抗病品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播期要避开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土温升高要多浇水,地温稳定,可防止病毒病的发生;苗期防治蚜虫十分重要.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用6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每亩100克、病毒康60克,稀释12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以后每隔7天喷1次药,可连续喷药34次.3、甘蓝灰霉病甘蓝灰霉病,初时病部水浸状,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大,呈褐色或淡红褐色,引起腐烂,病部生有灰色霉状物。茎基

7、部发病,病部变褐腐烂。生有灰色霉状物,从下向上发展,外叶凋萎,扩大到整个叶球,以致腐烂。发病后期病部有时产生近圆形黑色小菌核。病菌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生活力衰弱部位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喜温湿条件和弱光,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时,病害易于发生。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势弱,病害重。防治方法 (1)及时降低地面湿度。(2)于发病初期施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亩次250克。(3)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倍液、25%啶菌噁唑6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60升,隔7天防治 1次,连续防治23次。4、软腐病、黑腐病甘蓝类软腐病是一种蔬菜常见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

8、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有别于黑腐病,甘蓝黑腐病是甘蓝类蔬菜主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常见的毁灭性病害,常与软腐病混合发生,造成大面积死棵。该病近几年来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可造成较大的危害。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2)选用抗软腐病和黑腐病品种。(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避免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伤口。(4)0.3%四霉素水剂300倍液或噻菌铜500倍稀

9、液或春雷霉素500倍液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还可兼治黑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斑病等。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喷雾。5、甘蓝夜蛾十字花科蔬菜常遭受甘蓝夜蛾幼虫危害,严重时能将整个田块的蔬菜吃光。甘蓝夜蛾成虫黑色,属中型蛾类,夜间活动,卵产于叶背呈块状。卵块上黑色的是将要孵化的卵,白色的是卵壳。初孵幼虫有群集生活习性,随后钻入结球甘蓝等作物的叶球内危害。老龄幼虫危害严重,抗药性强,难防治,应在初孵期进行药剂防治。甘蓝夜蛾春、秋季发生量多,一年发生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期约个月。适用的防治药剂有:安打胶悬剂000倍液;米满悬浮剂倍液;甲维.虫螨腈1500倍液;康宽15000倍液。6、菜青虫

10、菜青虫成虫称菜粉蝶又名菜白蝶。偏嗜含芥子油糖苷、叶表光滑无毛的甘蓝和花椰菜。以幼虫啃食叶肉,重者仅残留叶脉,虫粪污染花菜球茎,降低商品价值。适用的防治药剂有:;甲维.虫螨腈1500倍液;菜喜胶悬剂倍液;康宽倍液。临近收获期使用安全、低毒的微生物农药、苏云菌杆菌、球孢白僵菌等。7、甘蓝蚜甘蓝蚜又名菜蚜。主要危害紫甘蓝、青花菜、花椰菜、卷心菜、白菜、萝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甘蓝蚜喜在叶面光滑、蜡质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并因大量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此外,还传播病毒病。发生特点:在北方,一年发生十余代,以卵在蔬菜上越冬。翌春4月孵化,先在越冬寄主嫩芽上胎生繁殖,而后产生有翅蚜迁飞至已经定植的甘蓝、花椰菜苗上,继续胎生繁殖危害,以春末夏初及秋季最重。10月初产生性蚜,交尾产卵于留种的贮藏的菜株上越冬。少数成蚜和若蚜也可在菜窖中越冬。对寄主的选择上,嗜叶面光滑无毛的甘蓝、花椰菜类,所以在北方这些蔬菜春秋两茬大面积栽培时,甘蓝蚜也在春秋形成两次发生高峰。防治方法:用黄皿或黄板诱杀有翅蚜,田间用银灰膜驱蚜,间隔铺设,可起到防蚜治病的效果。药剂防治:用0.6%烟碱.苦参碱1000倍液或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40啶虫咪粉剂2000倍液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