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584759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强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发展高效农业 打造农业强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已基本结束,通过学习调研,我初步认识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带着如何发展高效农业这个问题,通过走访调研,我简要阐述如下:一、高效农业的概况(一)高效农业的概念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二)高效农业的内涵 高效农业的内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效农业是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经济效益是指人类在取得经济效果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种耗费与成果的对比,经

2、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提高经济效益,就不能扩大再生产,也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经济效果反映投入、产出关系,要求生产同量的有用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耗费;或者用同量的劳动耗费能生产尽可能多的有用效果。 社会效益是指生产或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对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军事、人口等方面的影响和效果。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就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而言,较多的农产品输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安定;不断提高质量、产量,才可以满足人口增长和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生产项目的增多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生态效益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对自然

3、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条件所产生的有益的或有利的结果。生态效益的主要指标有:植物光能利用率、辅助能产投比、森林覆盖率、水、空气和土壤污染程度、土地沙化、碱化、侵蚀面积及程度等。 (三)高效农业的特征高效农业的综合表现就是: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质量更优、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二、我镇高效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一)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镇高效农业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胡李食用菌基地,该基地位于郑楼镇东侧,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建设高标准食用菌生产房23栋,可种植食用菌35000平方米,年产食用菌300吨,年可获利60余万元;古

4、城蔬菜基地,位于郑楼镇古城居委会支部西侧,基地规划建设面积500亩,2008年底再规划发展建设面积200亩以上,规划建设为高标准钢架大棚,到2009年底规划建设成为高标准钢架大棚式设施蔬菜示范基地500亩。位于郑楼居委会,规模为11700平方米的天蓬养殖,以及建设规模达10000平方米的旺达养殖场(二期),都是我镇最新的高效农业规模项目。高效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使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二)制约因素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镇高效农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传统农业种植等因素的制约,我镇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滞后。1、资金瓶

5、颈制约发展高效农业效益高、产出高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其投入之大,规模之广也是不容忽视的。栽培设施和基地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上需要的投入也大,新建一亩钢架大棚、日光能温室分别需要投入8000元、6万元。尽管财政增加了对高效农业的投入,但只能解决新增项目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加之我镇多数农民自有资金有限,农户想贷款,但信贷门槛较高,贷款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小额贷款难。高效设施农业基地需要有水、电、路、净化池等基本设施配套,面广量大,所需资金总量大,缺少相应配套资金。2、土地瓶颈制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首先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由于受部分农民自身意识、家庭状况等原因的制

6、约,特别是缺少劳力户和病灾户仍想从事最简单的种收劳动,一些外出打工户担心土地流出后承包经营权改变,不愿把土地流转出用于发展高效农业。经常出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只有1个农户不同意,最终导致该项目未能实施。这种情况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3、市场瓶颈制约目前我镇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发展高效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希望培育大龙头、建设大市场,提升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风险,实现增产增收

7、。4、技术因素制约我镇农服和农技人员,大多是从事传统农业技术指导的。对新发展的高效农业技术掌握不够。尽管上级农业部门加强了高效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但由于农技人员在高效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的技术指导上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5、传统种植因素制约高效农业不同于常规的传统种植,需要基础性投入较大,尤其是起步投入较大,生产过程都是细活,技术要求高,客观上存在着市场风险。因此,在一些地区和一些农民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传统农业思想,担心投本大,难以及时收回,担心技术难以掌握,生产效益低,怕吃苦,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承担所谓的“风险”,仍在稻麦种植中徘徊,因而造成不平衡性加大。三

8、、发展我镇高效农业的相应对策针对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展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推动我镇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多措并举,增加资金投入紧紧抓住中央、省财政不断加大高效设施农业的的投入的机遇,积极组织编制申报质量好、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责任制,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入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引导农民专

9、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合理使用。发展农业担保业务,地方银行在政策上给于高效农业支持,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设施农业融资难的问题。(二)加大宣传,扩大种植规模通过不断加强全镇高效农业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以蔬菜产业为重点,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立体种养的面积和规模。加快发展高效农业,重点发展大中棚蔬菜和日光能温室蔬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经营能手集中,整体推进、连片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打造一批高效农业专业村和特色村,提高种植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经济、社会

10、和生态效益。(三)做大竞争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内培外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改造一批、嫁接一批,重点支持自身实力强、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现有龙头企业,引进蔬菜保鲜、加工、包装等先进技术,拓展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促进其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经营上规模。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大力培植扶持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动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全镇工作人员,对相关高效农业进行专业培训。重点提升农技和农服人员的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工厂化基质育秧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五)发挥示范作用,突破传统种植模式按照集群、集聚、集约的原则,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领、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的建设思路,重点抓好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实行边示范、边推广的应用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产生辐射效应,突破群众的传统种植模式,带动全镇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