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608406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之我见 港口装卸生产是一项多工种协作运转的操作过程,主要特点是点多线长,流动分散,操作形式复杂,劳动密集,露天作业,人机交叉,昼夜连续作业等。这些特点给港口装卸安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港口环境和作业条件特殊、复杂多变,容易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就如何预防港口装卸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常州交运集团青龙港装卸储运分公司的实际,笔者提出以下见解和一些具体做法: 一、港口码头安全生产的特点 1、安全生产过程的复杂多变性。港口码头生产作业点多、线长、面广、货杂、人员分散。 2、安全生产手段的立体交叉性。港口码头生产以装卸作业为主体,实现这一过程,就注定了需要大量的人、机(机械设备

2、、车辆)、物(货物)、具(工具、船舶)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空间上和环境下流通,这一立体交叉的生产流通特点,就孕育着生产的安全问题,就需要通过借助安全管理的手段同步实现这一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 3、安全生产主体的差异性。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着港口安全生产。港口生产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作业为主,但仍离不开人力操作,人机配合作业,体力劳动仍占较大比重、人员作业密度仍很大,这就需要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员,而这些人员在体质、文化程度、安全意识与技能等方面各参差不齐。面临不同的危险环境时,危险识别、减灾灭害能力与紧急避险能力并不相同,而人的因素,却是决定事故能否形成的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3、。 4、安全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港口生产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同时港口装卸作业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连续“三班倒”作业、昼夜交替,三班交接的工作制度扰乱了作业人员正常的生理和生活规律,特别是夜间作业操作环境复杂并影响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精力,势必造成人员的安全意识疲劳、操作失误和应急反应迟缓。 二、做好一线员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1、抓好港口司机与装卸工人的协作关系,提倡严以律己、主动配合。在很多港口企业中,大多数港口的行车工、吊机工不是装卸工出身,在感情上与装卸工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者相互之间不很熟、缺乏理解、工作中彼此埋怨、互相推诿,尤其是新进港口单位的

4、机械手更是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强港口的行车工、吊机工、装卸工等主要工种的沟通、协调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指挥手的培训,减少指挥手的失误。指挥手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吊运的货物把关不严(是否超负荷、是否做好、是否平衡、是否垂直起吊等),不重视严密监视和连续观察,擅自离开指挥岗位,判断失误,指挥信号不清楚,特别是在协调司机与装卸工人作业中的相互安全避让方面,还不善于或未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指挥手的培训,增强指挥手的责任心,加强指挥手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 3、提高机械手的操作技术,减少机械手的失误。机械手的失误主要在观察失误、判断失误、操作失误以及操作技术不熟练上,尤其是新行车司机

5、,新装载驾驶员较为突出。其次,机械手的失误与体力、精力、情绪的状况密切相关,如果休息不足,疲劳作业也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应尽力提高机械手的操作技术、观察力和判断力,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减少人的失误。 4、加强装卸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装卸工人的失误主要表现在: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对意外危害情况未能及时发现,或因判断和应变能力有限,致使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而未能避免,甚至造成伤害,它突出反映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对装卸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装卸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是港口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三、切实加强班组安全

6、管理 1、搞好合格班组建设,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要建立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装卸工艺规程,要求熟悉、会讲、会用。坚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经常分析,总结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坚持班前会制度,详细布置具体安全操作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 2、深入开展“三不伤害”活动,努力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绝大多数是因自己失误而伤害自己,或相互配合不当而被别人伤害。若再一步查找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失误仍然出于少数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或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实践证明,以班组为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一条遏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