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1618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项目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生态声评价等级 一级Pmax80%且D10%5kmn 2万无三;1千只三;n 污水不含间冷、循环和清下,但包热水;n 复杂:类3或类=2预10;简单:类=1且预7;中其他;n 大河150,小河15;n 大湖25,小湖2.5,H10;大湖50,小湖5.0,H10;(记:均和)n 项目分类:类污染;类问题;类混;n 评价等级:洞矿含水油气储油、危废填一级,两场分评,线按涉水敏和场址分段评敏一一二较一二三不二三三占地20或100其他2或50特殊一一一重要一二三一般二三三记:特一、重123、般233n 0类,或增量5,或人显增;详细评价二级其他n 1、2,或3增量5,或人较多;一般

2、评价三级Pmax10%或D10%源厂距n 3、4,或增量3,且人不大;简要评价;等级调整(幅度不超1)n 不低二:高能多源(2)、城道、一类区或接超标或重危;n 可低一:改扩建总量明少;n 公铁路:按集中源;有重叠,按高;n 面积或长度不同类别,按较高;n 改扩按新增占地;n 矿山显改、闸坝显改,上调一级;根据项目和水域功能情况适调。地下油库和危填一级; 评价范围n 2D10%直径或边长;n 范围:5kmX50km;n 线源中心线两侧各200m;n 包括对地面水影响较显著区域,按污染物可能的达标范围。n 据污水量和水域规模参考现状调查范围表,表列范围为河流排污口下游的长度。简单1、等水位下游L

3、KIT/ne ,,上游根需,两侧L/2。否则2、一级,20 km2,二级,6-20 km2,三级6 km2,包重要水保护目标,据需适当扩3、自定义,据水文地质确定,说明理由n 体现完整性,涵盖直影和间影区域;n 跟据生态因子影响方式、程度和因间互影和互存关系确定范围;n 参考完整气候、水文、生态和地理单元界限。n 一级:固源边界200m;线源中线两侧200m;n 二三级:适缩,若贡献值200m仍超,扩大;n 机场LWECPN=70区域; 一级:航迹两端612km,两侧12km; 二三级:适缩;线工边界两侧200;包含水源保护区,评价要求/n 一级:详细掌握评价区水地条件(场地1/10000图

4、件,评价区1/50000图件)及利用现状规划;现状监测,详细掌握地下水质量现状动态信息;基本查清场地水地条件,开展勘察试验包气特征和防污;数值法预测,不宜概化可自选;结合环保措施预测趋势评价对保护目标影响;据预测结果和包气,提可行保护措施,跟踪监测计划,应急预案。n 二级:基本掌握(反映位置关系,1/50000图件);现状监测,基本掌握;根据场地水地条件掌握情况,有针对补充开展勘察试验包气特征和防污;数值或解析预测;提可行措施和监测计划。n 三级:了解(给出相关图件);基本掌握补径排和质量现状;解析或类比预测;提可行措施和监测计划。影响判据:n 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区划要求;n 科研判定或实

5、际监测结果;n 区域生态背景或本底值;n 性质规模敏性类似项目类比影响;n 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意见。工程分析内容:n 时段:勘察、施工、运营和退役;n 内容:位置、类型、组成、占地、总平布局、施工方式、运行方式、施工时序、替代方案、投资、规划环评和设计方案。工分重点:(4个工程行为)n 重大影响、资源占用、涉敏、间累影响。n 给出主要声源数量、位置和源强;n 敏区现状要实测;(二级为主,三用已有)n 预测覆盖全敏区,给出敏区和厂界预测值,绘制等声线图(高于3F,补垂向),影响人口分布,超标范围和程度;(二级无垂向;三级无画图和影响人口)n 分期预测;(近中远期;三级无)n 从影响人口和影

6、响程度方案比选(二级环境合理性分析,三级无);n 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三级只提出措施并达标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调查对象:n 一二级:项目、在建、已批和拟替代;n 三级:只项目。调查内容:(下为一级,二从简,三只概)n 排污概况:(源改非周) 满负荷排放,逐一统计有和无组织源强; 改扩建:三本帐; 剧毒污染物非正常量; 周期性排放系数(01)。n 点源调查内容:坐标、两高、风速、内径、温度、正排和毒非排;n 面源调查内容: 均要:坐标、两高、正排; 矩形:长宽、正北逆时夹角; 多形:顶点或边书; 近圆:半径;n 体源调查内容:坐标、两高、正排、边长W;源型横扩源位

7、垂扩单源W/4.3源底地形高=0源高/2.15连体W/2.15建上或邻建建高/2.15间隔2W/2.15非建上或不邻源高/4.3n 线源调查内容:坐标、两高(距地面和街道街谷)、路宽、三车(车速、车流量、车型比)、排污速率。n 其他:建筑物下洗(局部高浓度);粒径分布:分级不超20、分级粒径、质量密度、各颗粒物质量比。调查原则:n 点源:收资为主,必要实测;n 面源:收资,一般不实测;调查内容:点源(排污口):n 位置(附图)、断面上的位置和排放方向;n 排放方式:分散、集中排放;n 排污数据:排放量、浓度、速率等;n 用排水:取水、用水、循环和排水量;n 处理状况:处理设备、效率、规模等。面

8、源(堆场等):n 物料堆放位置(附图)、面积、形状、厚度、地面铺装和遮盖方式等;n 排放形式:有组织汇流、无组织漫流;n 排污去向:集中后直排、处理后排放;n 排污数据:量、浓度、季节、时期等;n 处理情况:单独排放、与工废生污混排。调查原则:n 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结合、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结合。n 工作深度满足级别要求,资料不足应现场监测与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实验n 一二级改扩建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包气带污染现状调n 长输油、化学管线,重点针对场站、服务站对地下水污染开展调查内容:水文地质调查:充分收集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开展:气象、水文、土壤

9、植被;地质地貌和矿产;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分布和垂向渗透;含水层和隔水层;地下水类型和径排;水位、水温、水质、化学类型;泉、泉水及开发利用;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分布包括开采情况;地下水现状监测井深度结构及历史使用功能;地下水环境现状值或污染对照值。场地重点c污染源调查:评价区具有与建设项目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对于一二级扩建应在污染装置和设施附近开展包气带污染调查,分层取样,在0-20cm埋深,其他根据污染源特征和包气岩性、结构确定,说明理由;样品浸溶实验,并分析成分。环境现状监测:n 建设相聚通过对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掌握或了解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流场,为现状评价提供基础资料。n 污染场

10、地修复监测,针对各项治理修复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开展的监测,包括修复过程中设计环境保护的工程质量监测和二次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现状调查要求:n 生态敏区,专题调查;n 一级: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数据(样方实测)、主要物种名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料;n 二级: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数据可根据资料推断,或实测代表性样方;n 三级:充分借鉴现有资料。现状调查主要内容:n 生态背景调查: 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非生物因子(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保护物种:逐个物种类型(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 敏区:逐个区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n

11、 生态问题调查: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生物入侵、污染危害等,指出类型、成因、分布、发生特点。现状调查主要内容:n 区划:各功能区声现状;n 敏点:名称、规模、人口分布;与项目关系(方位、距离、高差);n 影响因素:同预测;n 现有声源:(相当于污染源调查) 区内声源:名称、数量、位置和源强等(现状超标或接标); 改扩建:现有厂界的噪声达标、超标及原因。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因子n 排污属常规;n 排污有质标;n 无质但毒大,选代污并给出处;n 常规+特征(特征见表);n 一二级且水域要求高(保护区),水生生物和底质。n K+Na、Ca、Mg、CO3、HCO3、Cl、SO4离子浓度n 基

12、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Cr6、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高锰酸钾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及背景值超标水质因子为基础,根据地下水类型、污染源状况适当调整。n 特征水质因子/同评价量监测制度n 一级二期(冬夏);二级一不利必二;三必一。n 每期代表性7天;(无同污项目可减少)n 优先自动;否则一级:2、5,二三级2、8;无法连测特污,一次值。n 数据有效性: 年均:324d/a,27d/月(2月25d);(TSP、Pb和BaP:60 d/a;5 d/月) 季均(Pb):15d/季,5d/月; 日均:20h或采样时间;(TS

13、P、Pb和BaP:24h采样时间) 8小时(O3):6h; 时均:45min采样时间;n 水质调查时期:类型一级二级三级河流丰平枯至平枯平枯至枯枯河口同上同上同上湖库同上同上同上海湾大小潮大小潮大小潮 冰封期:较长且作为饮用、食品或渔业水; 丰水期:面源污染严重,丰质劣枯质;n 调查天数: 河湖湾:每期1次,每次34d; 河口:每期1次,每次2d。n 一级:一个水文年丰平枯地下水位一次(若有近3年资料,评价期内至少一期监测);n 二级:一个水文年丰枯的水质、水位一次;(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n 三级:评价期内至少一期一次水质、水位(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n 基本水质因子一级两期(若有

14、近3年资料,可补充一期),其他一期n 特征因子,至少一期n 管道岩溶区、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或监测井难布置基岩山区,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现状水位水质,若无至少一期/监测布点n 点数:一级10;二级6;三级24;(公铁按集中源;道路不限;无同污可减)n 点位(测期主导风为轴,上风向为0) 一级:“米”,下风加密13; 二级:“十”,下风加密; 三级:“一”,下风加密;评围有例可不测。n 测点条件: 采样口水平线与建筑高度夹角30; 点周围270捕集空间; 周围20m内无排放源; 周围1520m内无高树。n 河流、河口:断面:上游500m、范围两端、重保对象、水文突变(支流汇入)、水质突变(

15、排污口处)、重点水工物(取水口、桥梁涵洞)。垂线垂样:规模小河大中垂线河宽501(主)2(左右1/3)河宽503(主,左右0.5)垂样水深52(上下0.5m)水深151(上0.5m)水深11(上下0.3m)三级小河不论深浅,只1(上0.5下0.3)水样混合:一:独样;二三:混段垂混,其余段混;n 湖库、海湾取样位置:口为中心,放射性布设;可参考表;样数:水深样数10m1(上下0.5)10m2(上下各0.5)水样混合:大中湖:独样;小湖海湾:位混,质大不混;原则:n 控制性和功能性结合布点;n 布设在项目场地、敏区、地下水污染源、确定边界条件点;n 在潜水层和含水层布点,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

16、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n 水位监测点数水质点数2倍以上。布点要求: (单位:个/层)n 一级:7,可能受影响含水层3-5;上游和两侧各1,场地和下游共3;n 二级:5;可能受影响含水层2-4;上游和两侧各1,场地和下游共2;n 一级:3;场地和下游共3;上游1,场地和下游共2;取样深度:地下水位下1米样品采集和测定:n 自动采样泵或者人工定深采样器采集;n 采集前,先测水位,然后全井孔清洗,抽取水量3倍井筒水体积;n pH、Eh、水温和DO等不稳定项目现场测定。/n 覆盖评级范围,包括边界和敏感点;高于3F,分层监测;n 评围无明显声源,代表性区域布点;n 评围有明显声源或改扩建项目:u 固

17、源:重点设在既受项目声源也受现有声源影响的敏区;u 流源:代表性敏区布点,其余敏区可通过代敏噪声计算得出;u 改扩建机场:代表性敏区,其余敏区可通过代敏噪声计算得出; 单跑道:39个测点; 双跑道:914个测点; 三跑道:1218个测点;现状评价监测结果统计分析:n 表列浓变、最大占标率、超标率,评价达情;n 浓度日变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n 重污染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n 水质调查的继续;单项和多项;n 单项:标准指数法:指数1,超标。 DO=|F-J|/(F-S),达标;=10-9F/J,超标;F=468/(31.6+T); pH=7-J,J7;=(J-7)/2,J7;n 多项:幂指数、加

18、权平均向量模、算术平均;污染源整理:等标污染负荷(比)n 主要污染源(物):累计负荷比70%;n 总负荷P:每个污染源的每种污染物叠加;单个Pij :=(Cp/Cs)Qp (单位:m3/a)n 负荷比:K=Pij/P;n 污染修复工程、一二级改扩建应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分析污染状况。水质评价:同地表水。评价方法:收资、现勘、遥感、生态监测、专家和公众咨询、海洋、水库渔业。评价内容:n 影响生统状况的原因;评价生统结构、功能、面临压力、现存问题和变化趋势。n 生态因子(动植物)的组成和分布;保护物种生态学特征;敏区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现存问题。n 图表形式 声区和敏点分布;n 现有声源情况和

19、分布;n 敏区达标、超标情况;n 各区超标范围人口数和分布。观测资料/水文调查原则n 各级:20年以上主要气候统计资料;n 一二:逐日、逐次气象资料;三无;n 收资为主,不足测量,特需水质同步测量;n 一般枯水期进行;n 同步测量只在一时期,制度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n 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水量、水温、背景值等;n 监测井:深度、结构、历史和功能;n 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n 含水、隔水层:组成、厚度、K;n 泉:类型、位置、形成条件、量质温等;n 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n 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和矿产资源;n 集中饮用水源区情况;n 环境现状值和污染对照值/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声

20、源资料:种类、数量、位置、源强、频率、持续时间和敏区作用时间;传播途径影响因素:n 风速、气温、湿度和主导风向;n 源点间的地形、高差、障碍物、树林、地面覆盖。调查要求(评站50)(无补高)n 评围50:全地补常高;评围50:全地和常高;n 地面:站距50:长期的常地;站距50:常地+补地;n 高空:站距50:长期的常高;站距50:中尺度模拟格点。/调查内容n 气象站类别:准本一。n 常地:时二风、干温、低总云;n 常高:时二风、压温、高探;n 补地:自设站;一级1年,二级2月。n 河流:时期划分、平弯情况、横纵断面、深宽、流量流速、水位水温、糙率、含沙量、丰水分流漫滩、枯水浅滩沙洲断流、北方

21、冰封。n 河口:除河外,感潮河段范围、涨落平潮时水位水深、流向流速、横断面、潮间隙潮差。n 湖库:时期时期、面积形状、出入贮水量、停留时间、温度深度、湖流状况(流向流速等)n 海湾: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潮流状况、深度、流入水量、水温波浪、交换周期等。n 其他:预测面源,补充降雨资料; 水文测点水质取样位置(断面)。/统计分析n 温度:月温变化、温廓线(逆温);n 风速:月、季风变化、风廓线(边界层);n 风向:风玫瑰图、主导风向。 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范围,风角范围在22.545之间; 主导风向风频和30,否则无主风; 无主风,全方位敏区分析。/预测评价预测因子根据评价因子,选有质标

22、因子n 一般少于现状因子;各阶段因子可不同;n 河流:ISE=CpQp/(Cs-Ch)Qh,越大影大;n 特征因子按照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分类,每类区标准指数最大的作为预测因子n 现有特征因子改扩后依然有及新增加的特征因子n 污染场地已查明的主要污染物n 国家和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根据生态保护需要和生统主导功能定同评价量计算点(预测点)n 三点:所有空气敏点、网格点和和最浓点;距源距离直坐标极坐标1km50100m1km100500mn 最浓点区域网格距:50m;n 临近源有高层住宅,分层预测。n 现状监测点;水文水质突变上下游;重工、水文站附近;n 预测混段,该河段布设若干;n 预

23、测DO,最大氧亏点位置浓度;分段不用;n 排放口局布超标区,适当加密定超标范围;n 地下水水源区(已有、拟建和规划);n 排污口和固废堆场的下游;n 敏区;/边界和敏点预测内容n 一级评价(时日年非施) 1、全年逐时逐次条件下,敏区、网格点的地面浓度和评围最大地面浓度; 2、全年逐日条件,敏区、网格点地的面浓度和评围最大地面浓度; 3、长期条件,敏区、网格点的地面浓度和评围最大地面浓度; 4、非正常排放,全年逐时逐次条件,敏区最大地面浓度和评围最大地面浓度; 5、预测施工期:超1年并且污染影响较大。n 二级评价:上述14;n 三级:可无。n 预测情景:记:新正(独)网;新非(只)时;其他敏日年

24、预测时段:(建设、运营、服务器满)n 运营期:所有项目(含正常、非正常);n 建设期:同时具备:类水以上、超1年、进入水体堆积物较多或土方量较大;n 服务期满后:矿山等。预测时期:(自净能力最小、一般、最大)n 一二级:最小、一般;n 三、二评时短:最小;n 冰封期:较长且功能较高时单独预测。水体简化:河流:(矩平、矩弯、非矩) n 小河均矩平;n 弯曲河流:最大弯曲系数1.3;n 矩形河流:宽深比20;n 除水深变化大且一级评价外,其余均矩河;水文水质突变处分段预测。n 无江心洲:三级、二级充段;有:分段预测。河口:(分河河、河湖、河海汇合部,感潮段)n 河河:支、汇前主、汇后主,小河汇大

25、点源;n 河湖:分别河流、湖库分别预测;n 河海:视为海湾;n 感潮:潮周、高潮、低潮平均,简化为稳态。湖库:(大湖、小湖、分层湖)n 一级:中按大,停留短可按小;n 三级:中按小,停留长可按大;二级不定;n 流速快停留短的狭长湖按河流;n 水深10m且分层期30d分层湖。海湾:(只考潮汐,不考波浪)n 潮流简化为二维非恒定流,三级只考潮周;n 较大海湾交换周期大视为封闭海湾;n 入海河,大河及一二级中河考流场和水质,小河及三级中河视为点源,忽略流场。污染源简化:n 小湖所有排污口,简化为1个;n 两口间距较近,简化为1个;n 海湾一二级:口距小于步长,简化为1个;三级:简化为大湖;n 无组织

26、排放、多个近距口简化为面源。预测原则:n 总纲原则,地下水复杂、隐蔽、难恢复,还应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测应为评价各方案的环境安全和环保措施的合理性提供依据n 范围时段内容方法据评价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结合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确定,应预测对水质的直接影响,重点对保护目标的影响n 结合污染防控措施,对工程设计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进的选址选线方案可能引起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预测范围:n 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n 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兼顾水力联系密切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含水层n 场地垂向渗透系数10-6cm/s或厚度100m,扩至包气带预测时段:应选取可产生污

27、染的关键时段,至少包括污染后100d、1000d,服务年限或能反映特征因子迁移规律的其他节点情景设置:n 一般对正常和非常情景分别预测n 已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渗措施,可不进行正常情景预测模型概化:n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边界性质、介质特征、水流特征和补径排条件n 污染源概化:排放形式(点线面)和排放规律(连续恒定、非连续恒定、瞬时)n 水文地质参数初始值确定: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以收资为主,不满足要求需现场实验预测内容:n 给出特征因子不同时段影响范围、程度,最大迁移距离n 给出预测期场地边界或保护目标特征因子随时间变化规律n 当场地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10-6cm/s或厚度100m

28、须考虑阻滞作用,预测特征因子在包气带迁移。n 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应给出污染物变化趋势或控制范围。n 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因子:通过分析影响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来判别生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统组成和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为不利不逆累积影响;n 保护物种:分析项目对其的影响途径、方式、程度,预测潜在后果;n 生态问题:现存问题的变化趋势。典型项目预测内容:略声源简化:简化为点、线、面源;n 点源:球面波,与r成反比;波长远源尺或距离r2源尺;n 线源:柱面波,与r成反比;rL点;rL/3无限长;n 面源:平面波,不随r变化;例如大型设备振动面,车间透声墙。 rb /,点源; a/rb

29、 /,线源; ra/,面源; 预测模式模式AERADMCAL源型无线全全范围505050气象地空地地空地形简复简复简复风场/复杂污物气颗气颗气颗恶臭能见度其他MET气象MAP地形街谷静风熏烟估算模式:单源模式;结果大于进一步;适用于短期非正排,点面体源(无线)。化学转化:n SO2:时均不考虑;非时半衰期4h;n NO:时日均NO2/NOx=0.9;年均=0.75;模式选用原则:n 充段:0或1维;混段:2或3维;n 水质水文突变,动态或准动;其余稳态;n 解析解:二恒析;数值解:三非数;n 稳数:非矩河流恒定排放; n 动数:恒水非恒排或非恒水。数学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均为连续恒定排放)n

30、 充段:持污:完全混合,非持:一维稳态;DO:SP模式;n 非衰累弯;湖库:(均为连续恒定排放)n 持久:小湖平(平衡模式)大湖卡(卡拉);n 非持久:非衰大推;(大湖推流)。海湾:(持非一样)一二级:ADI或特征理论;三级:约新。预测方法:分数学模型和类比,数学模型分数值和解析。根据项目特征、水位地质条件及资料掌握程度确定。非推荐模式明确适用条件,给出参数物理意义及取值,尽可能用本导则相对模式验证 数值需要先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 解析需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流场无影响,且含水层基本参数不变或很小。 类比应给出类比条件,要求:且水文地质、水动力场相似;工程类型、规模及特征因子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相似n

31、 一级:数值法,不宜概化等效多孔介质除外;n 二级:优先数值法;n 三级:解析或类比。预测方法:列表清单、图形叠置、生态机理、景观生态学、指数法、类比分析、系统分析和生物多样性评价。户外衰减因素:几何发散、空气吸收(气温湿度)、地面效应(坚实疏松)、屏障(障碍物、山丘土坡地堑、树林等)、其他(房屋群、工厂等)。影响评价n 敏点:贡献值+该点背景最大值;最浓点:贡献值+所有背景值平均值;n 最终影响=贡献+背景+在建已批-削减-替代;n 典型条件下的最大影响,分析达情、超程、超位、超率和最大持续时间;等值线图;n 长期条件下的最大影响,分析达情、超程、超位、超围;等值线图;n 排放方案比选,得出

32、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进一步预测得出最终的推荐方案。(从选址、源强、方式和措施比较)基本资料:n 水域功能;水质标准;n 规划向同一水体排污的多个项目政府部门规定总量和自净比例;n 向超标水体排污,结合环境规划酌情处理或事先规定排污要求。评价方法:(单项和多项,以下单项)n 一般情况或现状超标情况:标准指数法;n 规划多个同排项目:自净利用指数法。评价原则:n 依调查和预测结果对(建设、运营、服务期满)不同环节及不同污染防控措施下进行评价n 以预测值评价(贡献值+现状值);n 评价对水质直接影响,重点对保护目标影响范围同调查评价方法n 标准指数法n 属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按规定水质分类评价,不属于参

33、照地表饮用、相关水质标准/n 评价方法:新建项目边界贡献值,改扩建和敏点预测值;n 影响程度和范围:不同声级影响面积,影响人口数和户数,主建类型名称数量和位置;n 超因分析:边界敏点超因,明确引起超标声源;n 对策和建议:选址、规划布局和设备选型等合理性,评价措施可行性;提出增加措施、管理、监测等建议。评价结论n 选址和总图布局:根据预测结果和大气防距;n 源强和方式:方案比选,优化建议;n 措施:措施达标,最终影响符合功能区;n 大气防距:有常住人群,搬迁或调布建议;n 总量:满足环保要求,总量来源;n 结论:综合上述情况,给出明确结论。满足水体保护要求:n 不同时期,排污口附近小范围超标;

34、n 某个时期,大范围超标,但措施后可行;不满足水体保护要求:n 现状超标;(或排污后超标)n 措施不可行;满足标准要求:n 不同时期,排污口附近小范围超标;n 某个时期,大范围超标,但措施后可行;不满足标准要求:n 主要污染物现状超标;(或排污后超标)措施技术不可行或经济不合理;/保护措施和对策/包括污染削减和环境管理措施基本要求:符合水污染防治和环评法相关规定,按“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提出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地下水环保措施和对策改扩建针对现有污染,以新带老,有效减轻,防止加剧给出实施效果,列表概算,分析技、经可行提出防控管理体系,跟踪监测方案、定期公开污染防

35、控:源头控制:废循环、减污量,工设构污染控制,跑冒滴漏分区控制:优化调整工设和可研防控方案,给出不同分区防渗要求。一般水平防渗为主,应满足以下要求:满足危、生、工、废、填埋、油储导则防渗要求未颁标准根据预测结果和包气带特征和防污性能;或据包气防污、污控分级和污染物特性提防渗要求难以水平防渗,应垂向为主,局部水平为辅根据非正常预测评价结果,在服务期个别因子超标超厂界,应优化总图布置或地基处理原则:n 顺序:避让、减缓、补偿、重建;n 很难恢复(特敏和濒危),必须避让或生境替代;n 措施恢复(重敏等),优先避让,否则恢复补偿措施,措施分阶段并提出实施年限和经费。替代方案:(相当于方案比选)n 选址

36、选线、项目组成和内容、工艺和技术、施工和运营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方案。n 生态可行性论证,优先影响最小方案,最终方案至少生态保护可行。生态保护措施:n 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和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绘制措施平面图和工艺图;环保投资概算。n 重大影响或区域流域项目,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等。n 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要求:提出保护工程招投标、施工期监理、环保验收和后评价等管理技术方案。n 规划:从选址、规划布局、总图布置和设备布局等调整;n 声源:低噪声设备、声学控制(消声隔声减振)、设备良好运转、改革工艺结构和操作方法;n 途径:声屏障、地形物(山丘土坡地堑)

37、放地下室、远离敏点等;n 受体:自身设施(隔声窗等)、建筑内部功能和布局;n 管理措施:噪声管理方案(施工方案等)、监测方案、跟踪评价等。相关概念n TSP:粒径100um;n 气态污染物:15um,其余颗粒物;n 简单地形:筒高周围5km地形高(不含建筑物);n 复杂地形:筒高5km;n 复杂风场:局部二风等不一致;n 非正常排放:停开机、检修、措施不达标、设备运转异常等。n 长期气象条件: 一级:近5年连续3年逐日、逐次; 二级:近3年连续1年逐日、逐次。n 典型气象条件:污染最重和敏点最大的若干小时(日)气象条件。n 感潮河流:受潮汐作用影响明显的河段;界限:落潮Vmax和涨潮Vmin

38、差为0.05m/s;n 预测河段:充段、混段和上游段; 判定:断面任浓与断面均浓差均浓的5%; 混段长度:L= (0.4B-0.6a)Bu (0.058H+0.0065B)(gHI)1/2 a:排口到岸边距离,m; I:河流底坡,m/m;B:河宽;H河深;u:平均流速;n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n 包气带:地表和潜水面之间的地带;n 饱和带:潜水面以下,层隙充满水的地带;n 承压水: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n 补给区:外界获得水量的区域;n 排泄区:失去水量的区域,如开采区;n 径流区:补给区到排泄区之间的区域;n 生态敏感区分类: 特殊:自保、世界文化自然

39、遗迹; 重要:风区、珍濒区、森林湿地公园、重要湿地、重水三场一道、天然渔场; 一般:其他地区。n 生态影响: 直接:同时同地;间接:不同时或不同地; 累积:影响(过去现在将来)的叠加。n 物种分类: 关键种:消失引起系统根本性变化,对应冗余种; 土著种:从前就生活在此区,对应入侵种; 建群种:群落优势层(常为乔木)的优势种;评价量:n 声环境质量和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Ln,突发噪声最大A声级Lmax;机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LWECPN。n 声源源强:A声功率级LAW或倍频带声功率级LW;受体处A声压级LA(r)或倍频带声压级LP(r);飞机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n 贡献值:仅含项目声源的声级;n 背景值:不含项目声源的声级;n 预测值:贡献和背景的叠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