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623940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1.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三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2、、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 分析, 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并用图像表示出来。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具准备: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两只温度计、海波、石蜡、火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了, 物质的存在有几种状态?影响物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这一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物态变化 中的熔化和凝固。二、教学新课:师:对于熔化和凝固你想知道什么 ?生 1 :物质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熔化

3、?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凝固?生 2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又是如何变化的?师:前面的两位同学很善于思考,提出的问题都很好,对于以上第二个问题你们的猜想是什么?并说明猜想的依据。生 3 :物质在熔化 过程中温度可能会升高,因为熔化过程要加热。生 4 :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可能会降低,因为温度降低物质才会发生凝固。生5: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师:对以上同学的大胆猜想给予掌声鼓励,如何验证猜想?学生齐声答:用实验验证。师:很好,大家基本都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设计和进行实验。学生阅读课本。师: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生1

4、:为什么选择海波和石蜡作为研究物质?师:因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在加热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就开始熔化,而且价格比较便宜,无毒性。生2:石棉网的的作用是什么?师:使加热均匀。生3:课本的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将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师:这是水浴法,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请大家阅读课本“实验警示”有关内容,并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生4:严禁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刻用湿布扑盖。演示实验1 :海波的熔化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

5、缓慢得到加热装置如课本4.2-1图,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海波的状态,当温度达到40c时,没隔1min记录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 45次,填入表格中。次数123456789101112131415温度演示实验2:石蜡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海波的熔化实验操作相同。指导学生在坐标系中用图像表示出来,观察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有什么不同?生1 :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石蜡熔化时温度一直升高。师:大家阅读课本 P77熔点和凝固点,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些什么?生2: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如:海波、冰、各种金属,这类有确 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只要不断

6、吸热,温度就不断升高,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这些 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你阅读的很认真,说得也很好。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t#同学们看图4.2-4、4.2-5比较透镜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指出各段物质所处的状态。AB段为固态,BC段为固液共存,CD段为液态,EF为液态,FG为固液共存,GH为固态。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77小数据“几种物质的熔点/C”。思考:1、灯泡内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鸨丝?答:鸨的熔点是3410 C,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2、水银可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

7、?哪种液体可以做?答:水银的凝固点是-39 C,所以不能作寒暑表中的液体,酒精和甲苯可以。师: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说明了什么?生3:熔化吸热。师:对,反过来你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生4:凝固放热。师:对,北京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不致冻坏。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另外,我们知道了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四、作业1、2五、板书设计1.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熔化(吸热)1、熔化与凝固:固态 /液态凝固(放热)2、熔点与凝固点: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