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628378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1 压强说课稿教材分析课标( 2019 版)对本节的要求是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材由 “三个活动 ”和 “一个看图讨论”组成, 其中心是围绕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及应用展开, 教学重点是 “压力、 压强概念” 的建立,难点是 “压强概念 ”的建立。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三个:1 、学生通过画一画、比较归纳找出压力的共同特征、建立压力的概念并能尝试画出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2、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猜想、合作探究明确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影响因素,并能建立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3、学生能尝试运用压强知

2、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分析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 充分地体现课标的精神, 在教学中你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雪深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利用随手可得的实验器材、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其中, 从多角度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交流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3、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 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 立体交叉网络结构, 促进师生之间多层次的信息交流。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

3、体课件、图钉、铁钉、羊角锤、三角板等;2、学生分组器材:铅笔、气球、饮料瓶、水槽、水、海棉、软泡沫、钩码、长方体金属块(砖块)、小方桌、细沙等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压力 观察、体验、猜想、探究 引发认知冲突,建立压强概念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巩固练习小结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压力教学(把握生活经验、确立教学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准备的物品、教室内的人和物创设问题情境)问题: 1 、你能画出老师(静止地站在地面上)对地面作用力的示意图吗?2、请画出教室内花盆对桌面的作用力、画出课桌上的书本对桌面的作用力(在第一题完成之后)3、教师演示向墙上按图钉、用羊角锤订铁钉钉并要求学生分别画出手

4、对图钉的作用力和羊角锤锤子对铁钉的作用力说明:上述几个问题都要求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预先设计好黑板的位置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几幅图(如图 1-5)的共同体特征,引出压力的概念板书:垂直 “压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引申三点: 压力的作用点 受压物体表面; 方向 垂直并指向受压表面; 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此三点均由教师讲解)5 、小练习:请画出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 6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物品、 教室内的人和物创设问题情境、 确立教学起点,通过画一画、比较归纳、感悟体会、强化练习等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 使学生能较好地感

5、知和理解所学内容。过渡: 压力总与物体的形变相关联,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 、观察:观察图 7 生活场景,并回顾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境,思考为什么?2 、体验:体验两个小活动,如图8,谈谈自己的体会;3、猜想:针对观察和体验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此处使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整合、 提炼出探究课题: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4 、 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器材 (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学生自备的器材

6、),方法不限,鼓励学生创新,学生可能出现的四种探究方案探究方法一:利用矿泉水瓶和海绵进行探究(如图 9 )探究方法二: 利用软泡沫金属块 (砖快) 进行实验 (分别平方、 侧方、 立放) (如图 10)探究方法三:利用自制的小方桌(四根钉子和一块小木板)、钩码、海绵进行探究(如图 11 )探究方法四:利用小方桌、钩码、细沙进行实验探究(如图 12 )5 、 师生通过多变互动归纳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设计意图】这样通过 “观察 体验 猜想 实验 结论 ”,一步步剖析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实验探究后动,让学生经历

7、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归纳结论 ”的思维过程,不但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更实现了 “知、情、意”的有机融合,很好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过渡 1 :对于压力相同或受力面积相同时,我们知道如何判别压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如果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时,如何判别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呢?比如:播放动画(舞蹈演员与大象)过渡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中引入了“压强 ”的概念。三、压强教师介绍、 讲解压强引入的意义、 压强的定义、 公式、 单位以及单位的物理含义,尤其要强调公式使用的范围、注意事项具体板书和例题详见 PPT四、压强知识的应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 、快速反应

8、:(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如何使人对地面的压强增加到原来的 2 倍?又如何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强?2、紧急解救:(播放PPT )一个儿童在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应怎样避免压破冰层,救出儿童?3 、通过PPt 向学生展示几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再回归到生活中适当解释一些现象(深度点击)。(板书详见 PPT )【设计意图】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 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的组合创设生活场景或虚拟生活场景, 广泛联系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将物理与生活完美结合,

9、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并进行积极的思维,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情感, 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教学研究的对象, 不但体现了物理的生活意义, 更体现了物理的生命价值, 同时学生也会感到亲切,感到物理有用、有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五、巩固练习:播放PPT ,师生共同完成(具体内容见 PPT )六、小结: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给学生以清晰的图示( PPT )作业设计(略)教学反思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地探索, 课前制作准备了幻灯片、 准备了实物展示台、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实验室中的一些实验器材,提供钉子、图钉、羊角锤、剪刀、针、小刀等,让学生自己准备海绵、软泡沫塑料、气球、饮料瓶、制作小方桌(四颗钉子和一块木

10、板)、方砖、塑料引管、废旧注射器等生活中的物品。在具体的教学中, 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感悟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中 “压力 ”的定义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将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 ”改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 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压力、 从 “压”字上体会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教学中发现,对于画 “压力的示意图 ”刚开始时,很多同学都将作用点画在了施力物体上, 教师必须给予示范,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 总结之后, 教学效果会更好;而对于第二版块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教学,让学生提出问题很难,学生不知如何去提问, 该怎样提问, 教师必须做出指导、 提示, 共同提炼探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 只要我们愿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多一些尝试的余地、 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生活的探索者, 让每一个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体悟物理的思想方法、体验学物理、用物理的乐趣,那么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不是一句空话、课堂教学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