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637156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艾灸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关于艾: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灸法用艾,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儿童艾灸: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重要性,因而中医外治法越发的兴盛。小儿推拿和艾灸的出现,刚好满足了家长的这方面需求。市场上儿童艾灸产品、方法层出不穷,在选择艾灸方式方法的时候家长也不免疑惑,针对一些常见问题,在此给出相关解答。1. 孩子都适合艾灸吗?此事不可一概而论,小儿是否适合艾灸

2、,取决于素日体质、疾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由于艾草性热,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扶阳固本、祛风解表等效果,因此如孩子有脾胃虚弱、虚寒内生、久泻久痢、寒湿内盛等情况,都可以考虑用艾灸进行调理,对一些有脾胃虚弱、脾胃虚寒症状的孩子尤为适合。 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

3、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有脾胃湿热的孩子,建议先进行脾胃调理,调理好后可以再进行艾灸。2. 多大的孩子可以进行艾灸呢?依照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的孩子先天不足,理论上生后即可艾灸;常规而言,小儿6月龄及以上皆可进行艾灸,所不同在于需要根据疾病属性轻重进行不同的配伍。3. 哪些疾病适合艾灸?除了前文说的脾胃病方面问题,像是一些有疼痛表现的疾病以及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问题也可以配合艾灸进行治疗,常见疾病如:腹痛腹泻、胃脘痛、感冒、咳嗽、厌食、生长发育不良、尿床、鼻炎、尿道炎等。由于艾的温补作用比较强,如果想要激发人体阳气、提升孩子免疫力等情况,

4、也是可以运用艾灸进行保健理疗。艾灸注意事项:1.穴位选择:要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选取相关腧穴,不宜过多。2、艾灸时间: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3、儿童皮肤对温热疼痛感觉敏感度较差,加上小孩好动,不能配合,故在施灸时要格外小心,大人要将自己的手放在小孩施灸部位,以感知小孩灸温的强弱,谨防烫伤。如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产生灸疮,注意护理创面或及时就诊。4、最好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房间中进行。5、对不会说话的儿童要密切观察,隔姜、蒜灸时,要轻轻移动谨防烫伤。6、儿童保健艾灸可根据

5、小孩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施灸方法,一般要坚持1-6个月,直至儿童健壮为止。7、施灸后4-6小时不宜洗澡,施灸前后要多喝一些温开水。8、施灸期间不可食用寒凉性质食物(如冷饮、凉水、瓜类、大部分南方水果)、辛辣刺激食物、腥膻油腻食物(肉食,煎炸食物等)、含有添加剂的饮料等,其余需要根据理疗师安排分别进行忌口。禁忌事项:1、 在头面部、重要脏器官、大动脉血管处、关节连接处施不宜施灸,孕期经期妇女应尽量避免做艾灸,尤其孕妇腹部需禁灸,以免怀孕早期其温通作用造成流产2、 情绪易激动、饮食过饱、过饥、酗酒或过度疲劳者都应慎用艾灸治疗,以防诱发相关疾病。饭前饭后1小时,不宜施灸。3、 某些传染病、高热、

6、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4、 激烈运动前后不宜施灸。5、灸后反应:由于每人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的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和副作用,而有的则反应明显,且不断有各种反应出现。1、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2、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

7、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3、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

8、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4、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5、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6、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未修改,直接down下,方便介绍说明理解,如需发表还需调整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