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639828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处坠落事故成因与防范措施 一、建筑安全事故中的高处坠落 近几年来,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占建筑工程事故总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且事故的死亡比例也在不断加大,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占建筑工程伤亡事故总比例的40%左右,这一现象已引起相关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分析建筑施工高处坠落现象及其原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正确防范和有效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一)高处作业与高处坠落要分析高处坠落首先就得认识什么是高处作业。按照国家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定义为: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这里的基准面是指最低的着落

2、点而言,即从作业位置的高度至最低着落点的垂直距离达到2米时,就构成了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产生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从高处坠落造成伤亡事故;二是物从高处坠落砸伤人或设备。由于建筑施工中的任何物体自高处坠落时,物体不是垂直于地面下落,而是成抛物线轨迹下落,坠落的范围是随物体的高度而发生变化的。设坠落高度为H,可能坠落的半径为R,根据国家标准规定,H和R之间一般存在以下关系:H为2-5米时,R约在2米的范围内;H为5-15米时,R约在3米范围内;H为15-30米时,R约在4米范围内;H30米时,R5米。因此,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越大。所以,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又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3、和特级四个等级,其相应的高度分别为2-5m,5-15m,15-30m及30m以上。(二)高处坠落构成分析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多种情况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发生于临边洞口作业及脚手架、模板、龙门架或井架上的作业中,其坠落现象多种多样,如:架上坠落、悬空坠落、临边坠落、洞口坠落、屋面坠落、吊篮坠落、梯子坠落等。对各种坠落现象占高处坠落比例的统计数据显示:架上坠落占41%、悬空坠落占21%、临边坠落占14%、洞口坠落占12%、梯子坠落占11%、其他坠落占1%。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高处坠落的现象虽有多种多样,但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管理方面的原因1、施工企业对安全施工重

4、视不足。有些施工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投入较少;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一包了之,缺乏必要的管理;有些施工企业在企业改制中,削弱安全管理机构,减少安全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力量不足、力度不够;还有些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培训教育,私招滥雇一些无安全防护知识的民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教育,违章指挥、违章操作。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重点部位动态安全管理跟不上,工地安全检查与班组作业前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不仔细。3、对施工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的处理往往采取下不为例的作法,缺少实质性

5、、有效的行动,无法起到警示作用。(二)操作人员自身的原因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泊,在思想上不重视安全问题,总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远,在工作中为了图省事往往冒险作业,作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2、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尤其是有些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本工种作业中可能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安全问题和严重后果,如何采取防范措施。这点在农民工与新工人中表现突出。3、操作人员在了解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与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违反有关规定作业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这方面在施工负责人、现场技术员、安全员等专职人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4、操作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就上岗,或某些特殊工种要求具有上岗证才能上岗,但操作人员却违反规定无证上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