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662469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干质量:H1C12N14O16Na23S32I127第I卷(选才I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太题共 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安徽古代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破I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的“雨水”指()A。硝酸B.硫酸C.盐酸D.醋酸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I. L-1氨水中含有 OH-数日为0.1NaB.KIO3与HI溶液反应时.生成 0.1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l0gD2O和10g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 5

2、NaD. 0.1mo1N2与0.3mo1H2通过高温高压催化剂,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2Na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电池中含右重金属离子,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B开启啤酒瓶后产生大量气泡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平衡向压强增大的方向移动C热的纯碱清除炊具残留油污纯碱与油污口直接发生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 Na、Mg电解池的阴极析出物有强还原性4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氯丙烷与六氯丙烷均有四种B. C2H6和C6H14 一定互为同系物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均是由高分子物质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D.乙酸的酯

3、化反应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5 .荧光素因显亮绿色的荧光常用作吸附指示剂。它是用邻苯二甲酸酎和间苯二酚,在无水氯化锌作用下合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种有机物均属于芳香煌B.邻苯二甲酸酎苯环上二氯代物共有3种C.1mo1间苯二酚与足量的浓澳水反应,最多消耗6mo1Br2D.常温下1mol荧光素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molNaOH6 .下列关于NH4HCC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呈弱酸性,因为NH4+水解能力强于HCQ-B.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存的离子有:Na、aP、C、NO3C.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NH4+HCQ-+2OH=NH3 H2O+C

4、Q2-十 H2OD.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Y9 .用灼烧法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的是实验步骤实验用品A步骤I:将海带灼烧灰化B步骤2:将海带灰溶解、过滤C步骤3:氧化滤液中的D步骤4:检验碘元素10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椅滁气体姑否易溶r水B滴定“外溶液C.造明选酶配性比娃皿D.收欣也11 .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钙(化学式为C%N2,极易与H2O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开活塞K通入N2,试管A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将产物Ca3N2放入盐酸中,能得到CaC2和NH4ci两种盐C. U

5、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但不能用浓硫酸D.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12.铜板上铁挪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弱酸性水膜后铁挪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水膜中溶解了 SC2,则铁挪钉腐蚀的速率将加快B.铁、铜与弱酸性水膜形成了原电池,铁挪钉发生还原反应C.铜极上的反应有:2H+2e-=H2 T , C2+4e-十 4H+=2H2CD.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可有效阻止铁狮钉被腐蚀13.25C时,向100mL1mol. L-1H2SQ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CH溶液,溶液中含硫物质的分布分数8 (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

6、与各物质浓度之和的比)与 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H2SC3 的 pKa1=1.85 (已知:pKa=-lgKa)B.加入 150mLNaCH 溶液时,2c(Na+)=3c(H2SC3)+3c(HSC3-)+3c(SC32-)C.pH=7.19 时,c(Na+)+c(H+)=3c(SQ2-)+c(CH-)2-D.pH=7 时.c(Na+)c(HSQ )+c(SC3 )14.300 C时,将气体 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4H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

7、(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 2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X)=2.0X 10 2mol/(L min)B.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X和0.1molY,再次平衡时 Y的转化率不变C,当v逆(Y)=2v正(Z)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该反应在250 c时的平衡常数小于1.44 15.已知 2Fe2Q(s)+3C(s)=3CO(g)+4Fe(s)A H=+468.2kJ/molC(s)+C2(g)=CO2(g)A H=-393.5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M+O.(P)3393.5口隔珏!A.C(s两燃烧热为

8、393.5kJB.右图可表示由C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C2(g)与Fe(s)反应放出824.35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 4Na匚口.0D.Fe2O3(s)+ 3 C(g)=3CC2(g)+2Fe(s)A H234.1kJ/mol 2216.常温下,金属离子(Mn+)浓度的负对数值随溶液 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M=-lgc(Mn+), 且假设c(Mn+)w 10-6mol/L认为该金属离子已沉淀完全。根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KspMg(OH)2卜KspFe(OH)2B.可以通过调节溶液 pH的方法分步沉淀 Cu2+和Fe2+C.除去Cu2+中少量Fe3+,可

9、控制溶液3 pH9,则最终氧化 镁的产量会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流程中“焙烧”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应放在 中加热(填仪器名称),当 时,说明固体样品已分解完全。21. (10分)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铭(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c72-(橙色)+H2O=2C2O42-(黄色)+2H+(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向2mLpH=2的0.05mol/LK 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3溶液(pH约为9) 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向2mLpH=8的0.Imol/LK 2C

10、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i中现象:实验ii说明在碱性条件下,。(2)继续进行实验:序号iii操作向2mL蒸储水中滴加 pH=2的0.05mol/LK 2Cr2O7橙色溶液3滴现象溶液变成浅黄色iv向2mL饱和 W2SO3溶液?加pH=2的0.05mol/LK 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色实验iii白目的是。继续向iv中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溶液变绿色,说明根据实验iiv可推测铭( VI)盐中铭元素的稳定存在形式(填微粒符号)酸性条件碱性条件、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1-5: ACCCD6-1Q CBACA11-15:

11、ABDBD16: C二、非选择题(共 52分)H HI-(;(,i I17. (8分)NaCl (1分)离子(1分)(2) (1分)强酸(1分)浓硫酸(3)CH3CH20H _17介CH2=CH2 T +H2O (2 分)消去反应(1 分)(4)1 (1 分)18. (12 分) MnO2+4H+2Cl-Mn2+C2T +2H20(2 分)(2)圆底烧瓶(1分)吸收来反应的 C12,防止污染空气(1分)(3)a (1分)减小氯气 A水中的溶解度(1分)(4)升华(2分)(5)当最后一滴N32&O3标准溶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褪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0.576 (2 分)19. (10

12、分)(1)T3T2Ti (2分)mim2m3 ( 2分)相同温度下,增大氢气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1分)(2)CO2 (1分)66.7% (2分)0.243MPa-4(2分,没带单位扣1分)20. (12分)(1)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1分)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1分)(任写一条)(2)A12O3+3H2SQ=A12(SC4)3+3H2O(1 分)CaSQSiC2(2 分)(3)使滤液中的A13+与Fe3+完全沉淀(1分)减小(2分)(4)CO2+2NH3 - H2O+Mg2+=MgCO3 J +2NH4+H2O(2 分)(5)土甘垠 (1分)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0.lg) (1分)21. (10 分)(1) Cr2O72-+3SQ2-+8H+=2Cr3+3SO42-+4H2O (2 分)NazSQ溶液和铭(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分)(2)空白对照,排除水的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2分)酸性条件下,NazSQ溶液和铭(VI)盐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产(2分) C2O72- (1 分)CrO42-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