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67977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对2018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期举行,并真正开成了与时俱进、民主团结、求实鼓劲的大会。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连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认真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精神,不断把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加新本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准确的观念投身到高校改革浪潮中去。 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论是总结去年

2、工作,还是布置今年以及“十一五”时期任务,都全面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政府的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中,我们看到此次两会体现了两个着力点: 着力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触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扩大消费需求、解决群众看病难和上学难问题既触及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详细体现。 如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真的是顺应民意的民生之举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但居民收入增速却长期低于经济增速:宏观

3、上,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已连降22年,劳动者报酬增速低于GDP增速;微观上,出现了两成多职工5年未涨工资、上海一大型超市一线员工12年未涨工资的极端个案。所以,“居民收入跑赢GDP”就成了公众多年的梦想,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也成了公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呵护民生,细致入微,既既从大处着眼,也从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细致,相信未来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了对“两会”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两会”重要思想一直代表先进消费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4、、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两会”不是三个方面的简朴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消费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化、完成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消费力和完成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完成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消费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尊敬的党组织: 这个月感慨颇深的就是我们学院的大楼的建设。 白千层被移走了,秋千铁椅子、石桌也没了,三教后面的小树林不复存在,给即将开工建设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大楼“让位”。很多同学惋惜,一个平时举行活动聚会的绝好场所没了,一片阴凉的小树林要被一栋大楼取代,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工程本身的

5、建设会给正常学习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的基本作用是教与学,教书育人贯穿始终,而教师实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大学最吸引人之处无非在于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大师却是这种吸引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保证。亲身聆听大师的教诲,会是每个人对大学的梦想与期冀。 在每个著名大学的招生简章上都可以对其教授人数的宣传,而广西大学常年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提供优厚待遇,期待着能招贤纳才。一个大学对大师有多大的吸引力,除了个人情感因素以外,非常重要的就是对于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持,能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使其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会

6、是每个尽职的教师考虑的问题。硬件环境缺失,即便是教授能克服困难埋头工作,那也是对其能力的限制,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如何创建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问题上提出了“大师、大楼、大气”的理念,大楼在于“筑巢引凤”,也在于培养人才的需要。新闻传播学院于2008年6月份成立,并同时成为新闻出版总署西南地区人才培养基地,一个学院一个学校教育的最终成效,要看其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应与现实需要相结合,面向现代化,掌握在现代社会中所使用的技能,不是一本书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新大楼的建成需要大约五百天的时间,五百多天后,新闻大楼拔地而起,广西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完善,相信

7、很多东西都会变得不同,一栋大楼的建成不会给一个学校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只是在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却会让以后步伐更稳健。 西大需要大师,需要刻苦学习的精神与氛围,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同样需要这栋大楼。 众人眼中的陈菊梅 阳春三月,解放军第302医院,菊梅花开。 在众人眼中,87岁的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是医界一朵奇葩,高洁美丽,久开不败。 半个书记 解放军第302医院党委成员,人人称道陈菊梅,说她堪称院党委的半个书记。 上世纪80年代,医院老一代专家对一味古方进行扬弃与改良,制成复方鳖甲软肝片,被批准为军内交流制剂,临床试用,

8、总有效率高达81.67%。正当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率课题组申报国家级新药时,发现新药产权被一家地方小厂买走,申报被迫停滞。在陈菊梅反复建议下,院党委购回该药产权。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成功研制,开创该院历史上3个第一:第一个国家级新药,全国第一个抗肝纤维化中药,第一次推翻人们认为慢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不可阻断、不可逆转的理论。 院党委举一反三,及时开发凝聚着陈菊梅一生心血的第二味国家级新药六味五灵片,该药推翻中药不能降酶的结论。打那以后,该院的各种自制制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目前已经达到42种之多。 非典过后,大家情绪逐渐放松,陈菊梅心情却越来越沉重。在医院总结会上,她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9、今天‘非典’过去了,明天会不会再来?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席话,引发院党委一班人深思,形成一篇关于优化突发疫情防治力量战斗编成的建议报告,提交军委和总部。之后,该院组建全军唯一的野战传染病医院,建成全军传染病防治技术临床培训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收治病人最多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在汶川、海地、玉树抗震救灾、防控甲流等多样化军事卫勤保障任务中,经受住严峻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 一面旗帜 在军内外同行眼中,陈菊梅是中国当代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一面旗帜。 2006年4月,英美几位著名传染病和肝病专家到北京探讨合作开展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这一前沿性课题。陈菊梅精

10、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独到的科研思路,使国际同行为之倾倒。一位美国著名传染病专家惊叹:陈教授都80多岁了,依然思维敏捷,真是神奇!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组长、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与陈菊梅合作20多年,他清楚地记得陈菊梅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他说,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国内的传染病专家,如今在临床、科研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想要咨询的第一位专家,就是陈菊梅教授。2007年4月,在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上,与会1500多名专家一致推荐,授予陈菊梅教授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特别贡献奖,以表彰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重肝临床第一线作出的突出贡献。 救命菩

11、萨 在患者眼中,陈菊梅是渡人于苦海的救命菩萨。 一位肝硬化腹水病人,同时被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三重感染,并且还是慢性重型肝炎晚期,连他自己都放弃了。但陈菊梅始终不放弃,她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方法,破例给予服用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决战217天,这位病人竟然起死回生。 医生啊,我这是咋回事啊,不弄清楚我死不瞑目。一位病人哭诉。疾病折腾了他大半辈子,竟不知道啥病因。陈菊梅深挖细抠,终于刨到了根20多年前,这名患者曾种过水稻,水中丝虫寄生于体内18年,虫死后尸体堵塞内脏淋巴管,让他患上相当罕见的丝虫病引起的肝硬化腹水。在陈菊梅精心治疗下,这位患者康复,逢人便说我碰见活菩萨了! 说起陈菊梅,河北冀

12、州农民王永山别有一番感慨 我2008年查出肝上有个阴影,在好多大医院检查,不到一年就花了10多万元,越查越害怕。来北京找陈教授看病之前,我把后事都准备好了。陈教授仔仔细细看我的化验单和片子,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最后说,你不是癌症,是血管瘤,先天性的,胎里带的。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说您快给开点药吧。她说不用吃药。我说哪有看病不给开药的?她说,需要吃药我会给你开,你要相信我!在陈教授面前一坐,我就感到病好了一半! 亦师亦友 在学生眼中,陈菊梅是个谦虚认真的亦师亦友。 王海滨医生刚到302医院工作时,一次碰到陈菊梅教授。陈菊梅说:有个问题请教你。我有一个乙肝病人,肝脏功能各项指标都正常了,为什么纤维

13、化四项的三型胶原和四型胶原却明显升高呢?陈菊梅态度像个学生。 是在考我吗?王海滨思忖道。他回答:陈教授,我谈一下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请您参考。肝脏炎症早期出现肝脏功能损伤,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但当炎症静止,受损组织由于肌成纤维细胞的填充而逐渐得到修复,肝功能指标也很快转为正常,就会出现您遇到的现象。陈菊梅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你看我从事临床这么多年,反而没想到这个问题!我明白了,谢谢你! 看着陈菊梅真诚的眼神,王海滨明白不是在考他。惊叹之余,王海滨不知该说什么好。 陈菊梅是302医院首批传染病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每培养一位硕士研究生,她都从严要求,一丝不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曾是陈菊梅带的研究生。他说:为了尽快提高我的英语读写能力,陈教授首先压给我一项硬任务每周必须按时翻译出一篇英语论文,不许打折扣。半年后,我的英语顺利过关。成军没有辜负陈菊梅教授的培养。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蛋白编码基因,为探索传染病新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7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