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682912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次月考教师试卷(1--3章).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A为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正 确的是()A、“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一一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测交实验和结果”一一分析问题,寻找规律G “分离定律的本质”一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一一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解析】孟德尔科学设计实验程序,”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和结果”是发现问题,获得数据;“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测交实验和结果”是验证假说;“分离定

2、律的本质”是发现规律。【答案】D2、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 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所占比 例为()A、ddRR,1/8 B 、ddRr,1/16 C、ddRR,1/16 和 ddRr,1/8 D、DDrr,1/16 和 DdRR,1/8【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 F2中表现型和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进行分析。在比例为9:3:3:1的四种性状中,9和1分别为双显性性状和双隐性性状,即本题中的亲本性状,而 3和3是通过自由组合 得

3、到的重组性状。 即本题所求的既抗病又抗倒伏 ddR 的重组性状应在 F2中占3/16,其中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是 ddRR为1/16,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 ddRr,占2/16。【答案】C3、在西荫产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V)为显性,但在另一白 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 WwYV勺个体自交, 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四种、9:3:3:1 B 、两种、13:3 C 、三种 12:3:1 D 、三种、10:3:3【解析】基因型 WwYV勺个体自交,后代为9WY _(白色):3W_yy (白色):3wwY_ (黄皮):1wwyy(绿皮),

4、即三种表现型,比例是 12:3:1。【答案】C4、若人的成熟神经细胞核中DNAt量为a,下列各项的核DN蛤量依次为2a、a、0.5a 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精细胞、精子G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红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成熟红细胞、卵细胞【解析】成熟神经细胞核DNW a,则精原细胞核DNW a;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原细胞进行DN限制形成,DNAW倍后含量为2a;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 DNA减半,次级精母细胞 DNW a;精子中DNA 含量为体细胞白一半,是 0.5a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核DNA为2a, 口腔上皮细胞为 a;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DNA

5、含量为0;卵细胞核DNA为0.5a。【答案】A5、下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 和DN的子数(无阴影)在 A、B、G 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A时期可能为精原细胞B、B时期细胞中有92条染色单体G C中有同源染色体D D可能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解析】由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可以判断该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B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C为次级性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答案】C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核中的基因也减半G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

6、也可以自由组合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解析】在性染色体上,有些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如果蝇的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 Y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等位基因。【答案】D7、下列关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的基本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 、遗传的基本规律只适用于高等生物G遗传的基本规律在配子形成时起作用D 、遗传的基本规律在受精作用时起作用【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遵循的规律。【答案】C8、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的说法正确的是()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其父方遗传来的 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

7、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 它的等位基因B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患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A B、 C、D、【解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上。 其遗传特点是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并呈隔代交叉遗传。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XV),其色盲基因(Xb)可能来自其父方,也可能来自其母方。男性色盲(XbY)的色盲基因(X3)只能传给女儿,女儿可能是色盲(父乂),也可能是携带者(XBX3),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 乂“,因为女儿的色盲 基因(X3)可以传给外孙,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

8、。【答案】A9、雄鸡为ZZ,雌鸡为ZW缺少染色体Z会致死。环境的影响使一只 ZW的小鸡发育成 能正常交配的公鸡,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后代性别为()A ?:8=1:1 B 、?:8=2:1 C 、?:8=3:1 D 、?:8=1:0【解析】ZW型的公鸡与ZW型的正常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中染色体组成理论上为ZZ:ZW:WW=1:2:1,由于缺少Z会致死,则 WWE亡,所以后代中 ZW(?) : ZZ(3 ) =2:1.【答案】BA、图中2的双亲肯定不是色盲患者B、图中6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4G图中1、4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图中2、7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解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 X隐性遗传;

9、图中6的色盲基因分别来自 3和4;由子代情 况可推知,图中1和4的基因型都是 XBXb;图中2和7男性正常,基因型是 XV,故都不可能是色 盲基因的携带者。【答案】C11、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丁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B、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G R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 S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S型细菌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的菌落表面粗糙, S型细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答案】B1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0、,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菌的DNA+DNA一加入R型菌一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DNA+DNA一加入S型 菌一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一高温加热后冷却一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S型菌+DNAB一高温加热后冷却一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S型菌是有毒性的,但若将其 DNA在DNAK的作用下水解掉,则 S型菌的DNAzK解产物不 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故实验中小鼠存活;实验中不管是否用DNAB将R型菌的DNAK解,因后来又加入了有毒的

11、 S型菌,故小鼠都会死亡;实验中因加入DNA酶后用高温加热后冷却, DNA10、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正确的分析是(第3页,共12页j正常典生 正宗女代 昌患臂男性SIR文忖验中加入DNA酶后用高温加热后冷却,DNA酶变性失活、S型细菌死亡,再加入 R型菌的DNA而第4页,共12页酶变性失活、R型细菌死亡,故再加入 S型菌的DNA也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所以小鼠存活;实不是活的R型菌,故也不能使小鼠死亡。【答案】D1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B、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

12、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G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含35S的噬菌体D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含 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噬菌体为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而要通过活细胞来培养。【答案】D14、下列关于DNA吉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多数DN的子由两条核糖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为双螺旋结构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G DNAW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

13、 A与T配对,C与G配对D DNA勺两条链反向平行【解析】绝大数DN册子由两条脱氧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为双螺旋结构,而不是由核糖核甘酸长链盘旋,核糖核甘酸是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答案】A15、若制作一个包括40个碱基对的DNA螺旋模型,最多可排列出的种类是()A 40 B 、2040C 、402 D、440【解析】DNA5(螺旋中,每一对碱基有 4种可能性:A-T或T-A或G-C或C-G,故包括4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模型,最多可排列出的种类是440【答案】D1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K RN9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DNAW ATP的元素种类不同G T2噬菌体的遗传信

14、息储存在RNAD双链DNA子中喋吟数等于喀呢数【解析】DNA中的糖为脱氧核糖,RNA中的糖为核糖;组成 DNAM ATP的元素均含有 C、H、Q NP五种;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中;双链DNA子中喋吟数等于嘴咤数。【答案】D17、体外进行DNAS制的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甘酸和ATP,37c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生成DNA DNA勺碱基比例与四种脱氧核甘酸的比例一致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真板G能生成DNA DNA勺碱基比例不确定,且与酶的来源有一定的关联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的体内条件【解析】DNAM制的四个基本条彳模板、酶、AT

15、P、原料。题中信息显示没加入模板 DNA所以无DNAfc 成。【答案】B18、下列有关DNAM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E复制过程中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B、DNA勺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G DNA勺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 、DNAM制过程需要DN咪合酶【解析】DNA勺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过程需要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答案】B19、右图示DN协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甘酸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H |厂甚.匚Li ! ; b一_ 一口 | | . 十,LA、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TB、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G a链中(A+T)/ (G

16、+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 a链中(A+T) / (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解析】a和b、d的碱基序列互补,a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a链中(A+T)/(G+。的比值与b、c、d此项比值相等。【答案】B2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DNA全相同B、一个DNA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G基因中脱氧核糖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基因中的脱氧核糖核甘酸共有四种【解析】DN酚子具有多样性,不同种生物,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DN册子不同;每一个体的DN册子又具有特异性,基因能控制性状,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糖核甘酸

17、的排列顺序,脱氧核糖核甘酸是构成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四种。【答案】A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DNAtB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 DN的子G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D同一个体不同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但是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解析】细胞中存在 DNA分子的场所除了细胞核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生物的拟核中也存在DNA分子,所以A是错误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将进行复制,复制的结果是:每一条染色体都包含 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而一个染色单体也是由DN砌子和蛋白质组成的,所以笼统地说: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砌子是不准确

18、的,因而 B是错误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t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发生变化 的同时,DNA基因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行为是一致的,即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 非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所以 C是正确的。同一个体不同的基因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答案】C2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甘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t段,一个DN6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G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甘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勺主要载体,

19、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子【解析】在一个单独的脱氧核糖核甘酸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但在DN册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可通过画出DN册子示意图来判断。【答案】A23、若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一段 DN的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眼基因含有多个核糖核甘酸SB、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t段GAG -CCATG - TCAC ;GTCACGC、白眼基因位于细胞质内D白眼基因基本单位是4种碱基【解析】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应是含有多个月氧核糖核甘酸。C错误,代是果蝇染色体上的一段 DNA子上的基因,染色体

20、在细胞核中,故白眼基因位于细胞核内。误:白眼基因基本单位应是 4种脱氧核糖核甘酸。【答案】B2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 DNA1遗传物质的原因是()A、实验中口I菌体的DNA8入细菌,蛋白质留在外面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G实验中得到了大量的形态和结构相同的噬菌体D实验中噬菌体利用了细菌的物质和结构【解析】实验中噬菌体的 DNAiS入细菌,蛋白质留在外面。而子代噬菌体是在细菌内部产生,故二 代噬菌体的性状是由进入细菌内部的亲代噬菌体的DNA决定的,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25、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M制的关键步骤是()A、解旋酶促使DNA勺两条互补链分离B、游离的脱氧核

21、甘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C、配对的脱氧核甘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解析】DNA中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答案】B题中交D错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50分)第7页,共12页第8页,共12页2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培养噬菌体;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共6分)(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1 分)A、B 、C 、D 、(2)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能否含有 32

22、P? 。 (2 分)本、上清液的放VS1时性(3)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1分)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G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精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2 分)【解析】(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首先是要标记噬菌体,排除A、B项;培养后应该先搅拌离心再检测放射性,排除D项。(2)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

23、培养大肠杆菌的,再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故培养液的成分中不能含有放射性。(3)若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则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带有35S,应该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带有放射性 35So (4) 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 淀物中,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培养时间太短,一些标记了的噬菌体 还未来得及侵入大肠杆菌内,二是培养时间太长,增殖产生的含32P标记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裂解释放出来了。【答案】(1) C(2)大肠杆菌不能(3) C(4)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或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

24、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27、下图是DN砌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每空1分)(1)组成DNA勺基本单位是, 图中1、2、6的名称依次为、(2)图中8示意的是。在双链DNA分子中喋吟与喀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3)若4是胞喀呢,则3是。【解析】本题意在考查 DNA的组成成分与结本特点。图中 1为磷酸基团,2为脱氧核糖,5为脱氧核甘酸,6为碱基对,7为氢键,8为一条脱氧核甘酸链。(2) DNA中,腺口g吟数= 胸腺喀咤数,鸟 喋吟数=胞喀咤数,故喋吟总数 = 密咤总数。(3)4是胞喀咤,3与4配对,则3是鸟喋吟。【答案】(1) 5脱氧核甘酸磷酸基团脱氧核糖 碱基对(2)

25、 一段脱氧核甘酸链喋吟=密呢(3)鸟喋吟为28、右图是DN吩子复制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共12分,每空1分)工耳(1)图中的1表示过程,需要酶的作用。 与浮(2)图中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 ,参与配对 黑拿 的物质是游离在周围的 。“ *(3)图中的3过程表示形成两个新的 分子,这一过程包括子链中脱 氧核甘酸的 与 交互连接以及分子链与母链在空间结构上的 化。参与此过程的酶有 等。(4) DNA复制,一般是严格的 复制,DNA复制的遗传学意义是为。在上下代之间的 准备了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使亲代生物的性状可在子代得到表现,例如子女像父母。【解析】本题考查 DN册子复制的过程、

26、条件和意义。DNA分子的复制包括解旋、合成子链、形成新的DNA等过程,从过程中可看出 DNAM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条件,DNA勺复制为半保第9页,共12页第10页,共12页(每空1分)留复制的方式,因而能是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答案】(1)解旋解旋(2)互补配对 脱氧核甘酸(3)DNA脱氧核糖 磷酸 螺旋DNA聚合酶 (4)半保留遗传信息传递 子女像父母29、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回答有关问题: (共4分)(1)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吗? (2)下列关于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2分)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27、DNAt段B、DNA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C、DN砌子在染色体上成念珠状排列,紧密相连D DNAft有相对稳定性E、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 DNAt段F、不同的基因的碱基组成一定不同【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排列方式及基因的结构等相关知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的基因的碱基组成相同,但是排序不同。同一条 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答案】(1)线性 不是(2) CEF30、下图是人类染色体的连续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共10分,每空2分)(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 。(2)经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合成的 参与,此过程发生在

28、有丝分裂的 期。(3)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 DN的子的。【解析】(1)图中为染色体,是指染色体解开螺旋提取出其中DNA勺过程,是DNA分子,是DNA中的碱基对,为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DNA基本骨架。(2)为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NAM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答案】(1) DNA分子碱基对 (2)蛋白质 间(3)特异性31、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共10分,每空1分)(1)图中B是, F是, G是。(2) 1个A与C有两种比例关系: ,每个C含有 个Do(3) D与A的位置关系是。(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5) 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

29、的 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 。(6)遗传信息是D中 的排列顺序。【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中字母代表的物质,再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用口蛋白质,故B为蛋白质;脱氧核糖核甘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故 F是 含氮碱基、G是脱氧核糖。(2) 一般来说1条染色体上含1个DN酚子,但复制后的1条染色体上 含2个DN6子。1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3)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 排列。(4)从分子水平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5)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甘酸;因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故染色钵是基因的主要载体。(6)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答案】(1)蛋白质 碱基 脱氧核糖(2) 1: 1或1: 2,许多(3)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段(5) E A (6) E第12页,共12页第12页,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