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51388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摘要】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提出从声、情、字、味、表、养、象这七个方面来衡量一位演唱者的综合演唱能力。声指的是歌唱中的科学发声,情是歌唱中的情感表达,字是歌唱中的吐字咬字,味指的是歌唱的风格和韵味,表是歌唱中的表演,养指的是歌唱者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象是演唱者的形象、仪表、台风、气质与风度等。在演唱中,科学的发声和情感的表达互为影响,缺一不可。演唱者如果能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便能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听者也更能感受到和演唱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声乐演唱这门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正是通过声音和情感的纽带拉近人们和灵魂之间的距离。【关键词

2、】情感;声音;气息中图分类号:J61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55-02提起歌唱很多人脑海里会联想到各种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带给人们内心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歌唱中声音和情感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歌唱者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带给听众美好的音乐感受。一、歌唱中音色的表达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征。不同的人声和不同的声响都能区分为不同的音色。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

3、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同样的响度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饱和度和色相配上不同的明度的感觉一样。在歌唱中,音色指的是不同歌唱者的声带所发出的不同质感的声音。在民族声乐演唱的学习中,想要表达出美妙的音色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发声练习,科学的发声会带给听众听觉上的享受,也会保养演唱者的声带,延长艺术生命力。在声乐演唱中,检验演唱技巧的科学与否有一个很适用的手段,就是看演唱者的歌唱音色是否放松和自然。通过科学的气息和声带相结合的音色是非常清透、自然和充满穿透力的,演唱者自身也会有很舒服的体验,听众听到这样的声音也会感受到舒服和放松。在我从事声乐教学将近七年的

4、时间里,遇到了很多具备声乐演唱技巧却无法舒服表达歌唱色彩的学生。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把歌唱技巧当成歌唱的目的,而没有认识到音色表达的重要性。所有的歌唱技巧都只是表达声音色彩的手段。技巧是手段,音色是目的,有了这样的歌唱理念后,在声乐学习中的很多复杂;的问题便可简单化;。二、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演唱者在演唱不同的声乐作品时,会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在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演唱者要根据这首作品的需要表达出温婉、清新、美好的情感,让听众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细腻和柔美。在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时,演唱者要根据作品需要表达出真诚、热情、阳光的情感,使听者能感受到祖国河山的波澜壮阔和对祖

5、国热爱的赤子之心。在同一首声乐作品里有时也需要表达出多种情感,比如在歌曲的引子部分,往往是抒情地歌唱,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往往是激动和饱满地歌唱。在歌剧唱段里更是会有多样的情感表达,比如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选段娘在那片云彩里,这个唱段就以铿锵有力的音乐表现作为开头,刻画了杨母坚强的形象。在接下来的音乐发展中,又进入抒情优美的部分,展现了杨母温柔慈祥热爱生活的母亲形象。最后唱段的结尾以悲壮的音乐风格结束,展示了杨母宁折不屈的坚强的革命形象。同一首声乐作品里显现出如此丰富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做到。如何真诚地通过歌唱表达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呢?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

6、所要表达的主题。其次,歌唱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将相似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声乐作品演唱中。要做到这两点要求歌唱者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这也是人们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声乐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通过演唱的形式放大或者夸张,让人们对生活有更为深刻和明朗的认知体验,所以说,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是歌唱的灵魂。三、在歌唱中如何更好地做到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达要更好地做到声音和情感的共同表达,就要求歌唱者在学习中严格合理地进行练习。在演唱一首作品时,首先要准确地按照歌曲的曲谱对歌曲进行认真的演唱学习,保证音准的准确度是表达音乐旋律的前提;其次,演唱者可根据自身掌握的声

7、音技巧对歌曲进行完整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做自我审视,遇到自己歌唱不舒服或者音高受限的地方可做重点标记,再通过简单的练声曲训练对歌曲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我以往的声乐学习中接受的教学方式普遍是先练声再唱歌,即先运用简单的旋律进行声音的练习,课堂上老师会把一系列科学发声的理念通过这些发声练习传授给我。参加工作后,我也走上了声乐教学的岗位,在我的课堂中我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经过长时间的教学体验和总结,我发现声乐学习的学生不能把练声曲里老师贯穿的理念很好地运用在歌曲里,这样就很难体现出练声曲在声乐学习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对此,我在自己的歌唱练习以及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互动中,将练声曲的练

8、习和歌曲演唱的顺序进行了对换,将歌曲演唱放在第一步来完成,带着在歌曲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这样歌唱者在歌唱中会懂得如何运用练声曲作为解决声音问题的手段,这样的调整让我自己也让我的学生都在歌唱学习中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声音,得到了很好的体验!歌曲中情感的表达需要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的积累。在声乐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学生的主要方式是口传心授,但是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就像老师无法用语言的形式给一个没有吃过苹果的学生描述苹果的味道一样,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品尝了才知道其中的滋味。歌唱的情感表达也是如此,因为这方面的学习更多的内容其实是在课外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就鼓励我的学生

9、多阅读古今中外的著名书籍提高自己的内心素养,建议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出去旅行,接触大自然,接触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一个人内心的能量启动了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歌唱中,会生活的人往往也有一颗会歌唱的心灵!在我的声乐课堂里,当我发现学生出现紧张、胆怯的情绪时,我往往会中止课堂内容的正常教学,让学生静下来感受和观察自己的情绪,并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形成这种情绪的原因。在这个过程里,无形中老师就带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从而缩小了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感,这样交流过后学生的课堂状态明显轻松积极了很多,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再去表达歌唱的内容,无论是在声音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有了更好的表达

10、。四、发音技巧和情感表达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提出从声、情、字、味、表、养、象这七个方面来衡量一位演唱者的综合演唱能力。声指的是歌唱中的科学发声,情是歌唱中的情感表达,字是歌唱中的吐字咬字,味指的是歌唱的风格和韵味,表是歌唱中的表演,养指的是歌唱者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象是演唱者的形象、仪表、台风、气质与风度等。在金铁霖老师提出的演唱中的七个方面里,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声和情的把握。声是声乐演唱者进行演唱的前提,情是声乐演唱者在演唱中要到达更高境界的要求,有了科学的发声、美妙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流露才能愉悦演唱者自身和听众的内心!在民族声乐演唱的学习中,发音技巧的练习是一种

11、很理性的练习,要求歌唱者做到用小腹协助呼吸和低喉位演唱。这个学习过程极其漫长和枯燥,有很多技巧运用的传授仅通过老师语言的表述是很难完整传情达意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和在课下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不仅从音乐的角度进行学习,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医学中对人体咽喉器官的研究学习等。情感表达在歌唱中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理性基础之上呈现出来的感性,比如在演唱一些歌剧片段作品的时候,演唱者就要做到先让自己投入歌剧中的人物角色,这就是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进入这样的角色后再通过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在演唱时才能将自己所经历的情感直接运用或者间接折射到所要演唱的声乐作品中来。一名优秀的

12、歌唱者,一定可以做到将发音技巧和情感表达融为一体,通过美妙的声音表达真挚的感情。五、结语在中国的古籍乐记中就曾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声音和情感缺一不可,互为作用。真挚的感情需要美妙的声音来传达,美妙动听的声音只有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歌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生活中不仅能够愉悦人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最直接地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和不同的人文环境的特征。中国地大物博,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点,有江南的温婉,如江苏民歌四季歌;有黄土高原的辽阔,如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有中原大地的质朴爽朗

13、,如河南民歌编花篮在演唱这些不同地域的民歌时,对演唱者歌曲风格把握能力的要求都非常的高。所以每一位歌唱者要通过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对所演唱的每一首声乐作品要有贴切的情感表达,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歌唱者,才能用他美妙的歌声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和正能量的传播!参考文献:【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伦纳德.迈尔著.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何乾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4】汤雪耕.怎样练习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5】杨和平,关韶华.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