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57031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导论》复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环境学导论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 “三同时”制度2. 自然保护区3. 污染源4. COD5. 年龄结构 6. 水土流失7. 清洁生产8. 水俣病二、 填空(1)人类环境具有 、 、 、 、 和 六大功能特性。(2)美国、日本是 型的能源结构,而印度、中国是 型的能源结构所以美国,日本的大气污染物以 为主,印度、中国的大气污染物以 为主。(3)按照污染源在空间分布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 和 。 (4)局地气流会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常见的局地气流有 、 、 。(5)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致”问题,即 、 、 。(6)在水质监测中常用主要的水质指标可分为 、 、 _三大类

2、。 (7)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有 、 和_ 、 。三、 简答1.“水能是清洁能源,水能开发利用对环境没有危害”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剖析之。2.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性问题?4. 简述氮肥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5. 请绘出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功能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7.简述能源危机的主要内容。8. 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9. 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度量指标。10. 何为农田退水,简述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四、论述1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

3、漠化,同时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试从C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及应对措施? 22000年对我国18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其中14个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3你认为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对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请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对策。4我国目前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30%左右,并在一些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川、黔、两广四省区的农业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亿元。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5请利用所学环境保护知识,分析如何生产无公害蔬菜。6.

4、今年6月以来,我国太湖和滇池出现蓝藻大规模爆发,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试分析导致蓝藻大规模爆发的原因,简述其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环境学导论复习题参考答案四、 名词解释(1)“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其中防治污染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2)自然保护区:在不同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地理区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保护起来,我们把这个特定的区域,叫自然保护区。有的称之为天然博物馆或称作自然资源仓库。(3)污染源:顾名思义是污染的来源;或污染物质的发生源。一般是把产生物理的(声、光、热闹、辐射)、化学的(无机物、有机物)、生

5、物的(霉菌、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及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4)BOD,COD :1.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用BOD表示。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气量,用单位体积的水所消耗的氧量(mgL)表示,BOD越高,表示水中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越多。2.化学需氧量用COD表示。COD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的氧量。(5)年龄结构:是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各种年龄的个体占全部个体总数的百分率。(6)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结构发生破坏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7)清洁生产: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的,以管

6、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种生产模式。(8)水俣病:是发生在日本水俣市,由于废水中甲基汞超标,排放到海湾后经过食物链作用分集到鱼、贝类体内,人或动物食鱼、贝而引起人体慢性甲基汞中毒疾病。二、填空题(1)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2)石油型;煤型;碳氧化物;二氧化硫与粉尘。(3)点污染源;面污染源;线装污染源。(4)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5)致癌;致突变;致畸。(6)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生物指标。(7)氮;磷;水文条件;自然因素。三、简答(1)“水能是清洁能源,水能开发利用对环境没有危害”这一观点是

7、否正确,请剖析之?(8分)答:水电是一种经济、干净、可再生的能源,不会产生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是一般需要建设水库才能获得水电;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座水库的建造不须付出环境代价。水库建造的过程中与建成之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下列四方面:(一)自然方面:巨大水库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地表活动,甚至诱发地震。此外,它还会引起流域水文上的改变,再就是水库建成后,由于蒸发量大,气候凉爽且较稳定,降雨量减少,使水库地区的小气候大为改观。(2分)(二)库区水质:这不仅指流入和流出水库的水在颜色和气味等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发生改变,而且水库中各层水的密度、温度、甚至溶解氧等都有所不同。(2分)(三)生物方面:这与水库

8、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有关,象依泰普水库建成后,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被淹没死亡,甚至全部灭绝;而且腐烂的动物植物尸体更耗尽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造成水库内鱼类的大量死亡,甚至另一些生物又可能大量繁殖,结果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2分)(四)社会经济方面:修建水库改善用水的供应和管理,增加农田灌溉,生产电力以及其他工农生产等社会经济利益。但同时亦有其不利之处,如居民搬迁后重新定居,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如果计划不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排不当,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的问题。至于古迹文物的淹没与破坏更是文化和经济上的一大损失。(2分)(2)简述土地资源在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答:土地资源开发

9、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沙漠化的侵吞(2分);2、水和风的侵蚀(2分);3、工业和城市的蚕食(2分);4、土地的污染(1分);5、土地盐碱化(1分)。(3)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性问题?(7分)答:人口增长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1、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1分);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1分);3、人口对能源的影响(2分);4、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2分);5、人口膨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分)。(4)简述氮肥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答:主要有以下两点:1、氮肥淋失与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2、氨挥发、反硝化脱氮与大气污染:氨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3、氮肥施用与蔬菜硝酸盐积累。实验区

10、(一般保护区)缓冲区(相对保护区)核心区(绝对保护区)(5)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示意图:核心区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使其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供生态系统研究之用,缓冲区设在核心区之周围,是半开发地区,可供旅游、开展一些合理利用和改造试验区,可根据本地资源特点,发展一些自然保护区特色的经营性产业或建造当地自然景观地带的人工生态系统。(6)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以解决影响环境的“结构型”污染和资源能源的浪费。同时,在科学区划和地区合理布局方面,进行生产力的科学配置,组织合理的工业生态链,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实现资源、能源和物料的闭合循环。2

11、.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 、少污染物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3.改革生产工艺,开发新的工艺 技术,采用和更新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设备;4.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做到物尽其用。5.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如水的循环及重复利用;6.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示范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装备。7.强化科学管理,改进操作。8.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 这些途径可单独实施,也可互相组合起来加以综合实施。(7) 简述能源危机的主要内容?能源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

12、是能源在近期或长期中满足对人类需求的供应;一是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说明要解决能源问题,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消除化石能源的环境危害以外,更应按照自然规律,寻找解决能源供应和避免环境污染的新途径。(8)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答:主要原因:1.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3.交通污染源集中于城市;城市布局、工业布局的不够合理等。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1.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降尘的总悬浮微粒,其次是SO2说明以粉尘和SO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2.我国北方城市大气污染水平高于南方(尤以冬季为甚),冬季高于夏季,早

13、晚高于中午,是大气污染的突出问题;3.产煤区污染严重,尤以高硫煤区为甚,是大气污染的区域性问题。(9)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度量指标。答:土壤污染的特点: 1、蓄积性2、隐蔽性3、不可恢复性4、间接危害性。土壤污染量度指标:1、土壤背景值2、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3、生物指标。(10)何为农田退水,简述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答:农业退水是指从农田中流出的水。农业上喷洒的农药,一般只有10%20%附着在作物上。农业上施用的化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有30%左右。因此,那些未被作物利用的化肥、农药、相当大一部分随灌溉后的农业退水或雨后径流流入水体,对水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四、论述1全球变暖将带来

14、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同时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试从C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及应对措施?(16分)答案要点:(1) 简述C的循环。(2)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例如 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被吸收量的减少等。(3)应对措施: 提高能效或采用替代能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极开发新技术保护大气环境 采取减排温室气体的经济手段;控制人口增长,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等。 22000年对我国18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其中14个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答案要点:(

15、1)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大气污染;污染物大量进入湖泊;人为活动对湖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湖泊内源污染严重;水体养殖等。(2)防治对策:a 预防性措施:减少或消除植物营养物质进入水体;降低或消除废水中的N、P含量;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湖边农田化肥的使用量; 调节性措施:改变水域的水文特征; 生物学、物理法和化学方法。3你认为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对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请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对策。答案要点:(1)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对水体的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 对大气的影响 农业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等。(2)对策: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转变传统生

16、产增长方式,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持续农业的法制建设;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道路。 4我国目前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30%左右,并在一些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川、黔、两广四省区的农业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亿元。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答案要点:(1)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如 垃圾的焚烧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过程和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火山爆发,等(2)影响因素。a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b 大气中的NH3;c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17、d 天气形势的影响。(3)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如 对土壤的影响;对农作物和植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危害;对森林的影响;对湖泊的影响;对物品的侵蚀。5请利用所学环境保护知识,分析如何生产无公害蔬菜。答案要点:1、减少工业排入的污染物对农业的影响2、减少农业化学品的污染3、走生态农业道路6. 今年6月以来,我国太湖和滇池出现蓝藻大规模爆发,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试分析导致蓝藻大规模爆发的原因,简述其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答案要点:(1) 蓝藻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如 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的含量较高;全球变暖;降水量少;流域污染治理和排污措施不利;等(2)危害: 引起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引起水生生物种类的改变;导致水质碱化;导致水体产生有毒物质;感官恶化,不利观光(3)防治对策:例如 降低或减少废水中的氮、磷含量;防治水土流失;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治理;增加降雨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