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766263 上传时间:2021-09-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论文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课程论文题目: 石油行业进步环境以及走势系 别地球科学资源系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学生姓名王德华学号03410531指导教师型底2012年06月 06日目录1 .引言 (3 )2 .全球资源概况 (3 )3 .世界海洋石油资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4 )4 .中国海洋石油状况及发展前景 (5 )5 .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石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之后解决我国石油行业存在的 问题关键词石油;环境;发展;新思路;一、引言我国油气行业集中度较高,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局面我国石油行业是一种分割而治、垄断经营的市场结构,短期内勘探开采领域的垄断性很难彻底改变, 但石油炼

2、制和成品油销售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勘探开发方面来看,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公司通过重组,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业务上相 互交叉,打破了原来上下游分割垄断的局面。二、全球石油资源概况1、全球石油的供给形势紧张石油在未来相当长的一短时间内仍然将是全球最重要的基础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3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为1.05亿桶/天,较2008年的0.85亿 桶/天增长25%左右,那么在未来22年间,全球石油产量平均每年至少要保证 76.4万桶/天的增量。现今80%勺石油产量来自73年以前开发的油田,其中大部分油田将面临每 年4%6的产量衰退;全球新发现油田数量持续徘徊在低位,90年代

3、以来新发现 油田的储量仅为当年产量的1/3。2、中国石油资源状况国土资源部引述相关数据称,2009年中国仅次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 国之后,成为全球第四大原油生产国,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4%。据国家 发改委的数字,2009年中国原油产量约为1.894亿吨。但是,中国1.89亿 吨的产量相比巨大的需求还差了一半以上:去年中国石油需求量达3.93亿吨(全国原油产量1.8949亿吨,进口原油量2.0379亿吨),也就是说中国 本土只生产了 48位右的原油,其他都要来自海外。自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增幅每年约5%0比如中国去年有1360 万辆的汽车销量,除去少量报废车,等于每年新增2000多

4、万吨原油需求, 这相当于原油需求增加5%这个是中国石油的需求形式,看看中国各大油田的石油产量情况:1、大庆油田:自1960年正式生产后,在2003年前保持在5000万吨/年,但到2009年已经降到4000万吨/年,预计到2020年会下降到2000万吨/年。2、胜利油田:产量目标维持在 2,785万吨,维持在前几年的水平。3、长庆油田:2010年原油年产能有望超过1800万吨。天然气产量也将 突破2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年内跨越3500万吨之后,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 到2015年将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4、新疆石油管理局:原油产量2610万吨,天然气产量210亿立方米,到 2012年,原油产量

5、将突破3400万吨,天然气产量力争达到 350亿立方米。5、中原油田:2010年中原油田产量为275万吨,预计到2012年时中原 油田产量将为年产260万吨,十年后要保持在每年200万吨以上稳产。3、缓解石油危机的办法从长远看来缓解上述局面的手段不外乎两点:1 .继续挖掘常规石油的潜力,将勘探活动延伸至更边远的地区, 深海、极 地地区还有未发现的石油,同时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新老油田的采收率;2 .在石油价格足够高的时候,开采非常规石油,如重油、油砂、油页岩、 生物燃料以及水合物等。三、世界海洋石油资源发展现状及前景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 深海、由简易到复杂

6、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 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1、陆上石油资源的逐步衰竭,海洋石油大势所趋目前在陆上大油田发现大油田的几率非常小,国际石油界的普遍共识是,陆上油田尚有潜力的地区仅有中东、中亚等地,而过去 30年东、西半球两 个最重大的油田发现均来自海洋。自 2000年以来,全球最让人激动的大型油田 都来自于海洋,一个是位于里海的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Kashagan)油田,其可 采储量高达70-90亿桶;一个是过去30年西半球最大的油田发现,位于巴西深 海盐下油藏的Tupi油田,可采储量高达50-80亿桶。陆上大油田体量很大,容易

7、勘探,无论是沙漠、戈壁滩还是山区,到处 都有勘探者的足迹,而目前由于勘探技术及钻井技术的顺速发展,在以前无法勘探和钻采深海的深海都可以被驾驭了。2、海洋油气储量根据剑桥能有协会的数据,2005年以来海洋油气占当年全部油气发现量 比例逐年提高,一直维持在50%左右,其中深海油气的发现量大幅度增加。止匕外,新发现的深海油气田的平均储量规模达到 1.6亿桶,是陆地上的8 倍。在此证明了海洋是未来发现大型油气田可能性最大的领域。伴随2000年来海上石油勘探的突破性进展,2009年后海上石油对石油产 量增长贡献率超过50%,据预测,到2015年时,海洋石油产量有望占全球 石油总产量的30%,而深海石油将

8、达到12%,每天将生产1000万桶,较目 前不到500万桶增长1倍以上。目前全球主要的海洋资源集中在大西洋的黄金三角区域,即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此外北海、东南亚和中地区还有较多储量。深海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两岸,即黄金三角和北海。3、海洋油气资源分布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 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 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 军深海。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164亿吨油当量,其中深

9、海占41%, 浅海占31%,陆上占28%。从区域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 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 阿塞拜疆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 尼日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4、海洋油气产量海洋油气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为100万桶/天,2005年为 2500万桶/天。在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中,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长速率, 一直居各海域之首。2000年产量达到峰值,即3.2亿吨,随后逐渐下降。波 斯湾

10、石油产量缓慢增长,年产量保持在 2.12.3亿吨,而墨西哥湾、巴西、 西非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超过5.0%,其中,墨西哥湾可能在未来数年超过北海,成为世界最大产油海域。5、深水油气勘探规律目前深水油气勘探效益较好的地区多位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或与被动大陆 边缘相关的裂谷盆地,且往往是浅水区及陆上勘探的延伸。 油气储层常为白垩系 或第三系,且多为第三系深水浊积砂岩。深水油气勘探常以发现大中型油气田为 目标和寻找大中型圈闭。深水区开发和发现的多为油藏。 勘探热点地区均具有一 套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盐岩。盐岩及和盐有关的构造已成为当前构造及油气成 藏研究的热点。四、中国海洋石油资源状况及发

11、展前景中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仍有巨大潜力1、近海油气勘探仅仅发现1/3 ,还有2/3待开发。中国近海有10个含油盆地,主要凹陷20余个,目前仅在6个盆地的16 个凹陷中有较好的油气发现,开发潜力巨大。2、根据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结果,目前全国石油资源量为 1072.7亿吨, 已探明储量225.6亿吨,探明率在39%左右,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 吨,占总量的22.9%。3、从数据来看,我国海洋石油资源探明率为 12.1%,远低于世界平均的 73%探明率和美国的75%探明率,因此我国油气资源的探明率尤其是海洋很 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4、中海油对近海油气资源评价显示,国内近海油气资源潜

12、力依然巨大, 近海油气勘探开发处于早中期阶段。2004-2005年中海油对全国近海7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东海盆地、北黄海盆地除外)进行过一次全新的油气资源评价:7大盆地共计可探明石油资源 储量93.7亿吨,探明率26.4%;可探明天然气资源储量 3.93万亿立方米, 探明率为10.9%。5 、需要强调的是渤海是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及地质认识程度最高的区域, 2005年前中海油50犯上的预探井、评价并集中在渤海,而南海等海域勘探 程度较低,不排除未来在南海等地有重大油气资源发现的可能。由于历史、政治、技术方面的原因,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历来“重北轻 南”。具体来说,目前海洋油气开发力量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渤海地区,而占 中国领海面积1/2以上的南海地区,开发区域仅集中在离 250公里内的近海 和海南岛周边。6 、从中海油历年的勘探数据看,呈现出产业链前端渤海占比低、 南海占 比高,产业链后端渤海占比高、南海占比低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目前渤海 是我国海洋石油发现的主力,而未来的储量增长将被南海接替。地震勘探量:渤海占10%-15% 08年后南海占80%Z上的份额;五、参考文献1 中国石油协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72 石油资源评价方法导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996,1 (2)3 翟光明我国油气资源与油气发展前景勘探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