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778710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要求和方法技术测试、内、外线强度投篮1.测试 1)测试器材标准篮球场地、5米半径(从线的外沿丈量)的投篮线、秒表、比赛计时钟2)测试方法a.外线受测队员站在3分线外任意一点持球,听到测试人员“开始”的口令后, 在3分线外开始进行自投自抢测试。要求完成每次自投自抢的时间不得多于5秒钟,统计队员累计投中15次所用的时间,最后一次投中后必须用手触摸到球 方能停表。在2分钟的时间内,记录该队员投中次数和所耗时间, 并在总耗时的 基础上加上5秒,为该队员本次投篮达标成绩。b.内线受测队员站在以篮圈圆心在地面上的投影点为圆心,以5米为半径(从界线的外沿丈量)所画的半圆“2

2、分线”外任意一点持球,听到测试人员“开始” 的口令后,在2分线外开始进行自投自抢测试。要求完成每次自投自抢的时间不 得多于4秒钟,统计队员累计投中20次所用的时间,最后一次投中后必须用手 触摸到球方能停表。在2分钟的时间内,记录该队员投中次数和所耗时间, 并在 总耗时的基础上加上4秒,为该队员本次投篮达标成绩。3)测试记录每人测试两次记录成绩,取最好成绩,时间精确到十分之一秒。4)成绩计算方法外线受测队员每人投篮时间限定为两分钟,其间至少投篮出手24次和投中15次为达标(最低标准),未投中15次或出手不到24次者都不达标;解释:外线受试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投中 15次并且总耗时0 (总投次X 5

3、秒) +5秒为达标。内线受测队员每人投篮时间限定为两分钟,其间至少投篮出手30次和投中20次为达标(最低标准),未投中20次或出手不到30次者都不达标;解释:内线受试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投中 20次并且总耗时0 (总投次X 4秒) +4秒为达林02.要求 1)自投自抢:投篮后,迅速冲抢篮板球,将球抛出线外,快速转移,接球后以 靠近球侧脚为中枢脚转身,面向球篮,投篮。2)测试队员听到口令后再开始投篮,不要抢投,投篮时不得踩线,踩线投篮投 中无效(投次和中次均不计算)。3)非受测的队员站在中线附近,不准在半场两侧停留,不准帮助受测队员捡球, 否则判测试犯规,不计成绩。4)切记强度节奏要求,投中和投次

4、必须达标。5)切记投中最后一球时必须用手触及到球方可停表6)投篮的球必须接触篮筐,否则不计投次和中次。3.测试组织工作1)测试组与受测队教练员检查测试场地是否符合标准、计时表是否准确、人员 是否到位。2)以队为单位分成内、外线组进行测试,在一块场地,两个半场同时进行,分 别计时。3)测试组四名人员,每半场两人,一人发令、计时、报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 并检查受测队员是否违规,另一人按报名顺序点名兼记录成绩。4)最后测试队教练员在成绩表上签字认可,测试组组长签字生效。二、运球折返8字上篮1.测试1)测试器材标准篮球场、篮球、秒表、锥形标志物2)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号队员持球站在底线中点,面向中场线

5、。听到“开始”的 口令后,立即用右手向前运球,一脚踩过罚球线,换左手运球返回踩过底线;接 着换右手向前运球踩过3分线(左右距离不能超出3分线中段相当于罚球区两边 的宽度),换左手运球返回到罚球区右底角,用右脚踩过底线与罚球区边线交点 外(图1左所示的脚印处);然后换右手运球沿逆时针方向绕过罚球圈外缘,换左手沿顺时针方向运球绕中圈一周, 然后换右手运球,经过罚球圈右侧外缘后,右 手投篮 ( 球不中要补篮成功 ) ,上篮脚落地后,立即踩过底线,回身接球,球不允许落地,用左手向前运球到罚球线,重复在反方向上第一次运球的过程,最后左手上篮投中并回身用手触摸球停表。3)测试记录记录左、右两次折返八字运球

6、上篮的时间,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2要求1) 受试者必须按测试方法要求和步骤运球,运球折返跑时不能出罚球区两侧边线,每次折返必须踩过罚球线、 3 分线和底线,未按测试方法运球,或有一次未踩过线,将被判违例,不计成绩。2) 在绕圈运球时,脚不能踩罚球圈或中圈,否则为违例,不计成绩。3) 运球到底角时,一脚必须踩过底线与罚球区边线交点外( 图示的脚印处) ,否则判违例,不计成绩。4) 最后上篮结束时,一定要回身用手触及球方才停表。图1运球折返8上篮路线示意图3测试组织工作1) 测试组与受测队教练员共同检查场地器材,以队为单位组织测试,受测人员点名排序。2) 测试人员两名。一人发令兼观察队员动作是否

7、犯规违例并记录时间;一人组织测试兼记录成绩。最后受测队教练员签字认可,测试组组长签字生效。4) 技术评定1) 评定内容:动作节点是否到位、移动线路是否清楚、动作交代是否清晰、动作衔接是否连贯、重心控制是否合理。2) 评定方法:技术评定设置1-5 等级, 5 为最高。三、大三角脚步移动1. 测试1)测试器材标准篮球场(半场)、秒表、标志线。2)测试方法如图 2 所示,受测队员站在底线中点外,听到“开始”的口令,快速起动跑至罚球线前, 做碎步前进, 右脚踩到三分线后, 做后撤步向右侧依次做面向边线的横滑步( 2 次)交叉步( 2 次)横滑步,右脚踏上“ 十 ”标志后,撤左脚面向场内做横滑步, 经过

8、限制区与底线的交点后做交叉步, 再经过限制区与底线的另一交点后做追跑,左脚踏上“ 十 ”标志后,依次做右脚向上卡步(两次)交叉步( 2 次)横滑步,踏上 3 分线的“ 十 ”标志后,做后退跑回到起点。任意一脚踩到起点的底线后, 再快速启动前进跑至罚球线, 做碎步前进, 向相反方向重复上述过程,回到最终起点,任意一脚踩过端线后停表。3)测试记录分内、外线计成绩,成绩精确到十分之一秒。注:“ 十”标志分别在: 3分线中点、端线与3分线的交点上。图 2 大三角脚步移动示意图2要求1) 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髋关节、膝关节要活动开,避免拉伤、扭伤。2) 滑动方向要正确,滑步动作要规范,移动路线要到位。一

9、定要踩到“十”字标志点; 如有违犯, 必须从违犯处重新做起, 违犯两次以上测试队员, 不计成绩。3) 测试队员滑步中要保持低重心,眼睛向前看;如果出现重心过高或其他动作不规范的现象,裁判员将及时给予警告,对严重违犯者,不计成绩。3测验组织工作1) 测试组与受测队教练员共同检查场地是否符合标准, 标志点是否准确、 清晰, 受测人员点名排序。2) 测试组人员两名。一人按序点名兼记录成绩;一人发令、计时并观察受测队员是否违犯。3) 受测队教练员签字确认,测试组组长签字生效。4) 技术评定1) 评定内容:动作节点是否到位、移动线路是否清楚、动作交代是否清晰、动作衔接是否连贯、重心控制是否合理。2)评定

10、方法:技术评定设置1-5等级,5为最高。四.全场攻防技术1.测试1)测试器材标准篮球场、标志线、篮球(2个)、秒表。2)测试场地注:文中描述的A、B C等区域为假设区域,为描述方便设定,图示路线为示范 路线,实际测试中以运动员运行路线为准, 运行过程中运动员的脚必须踏过边线 或踏进罚球圈,否则视为犯规。如图3右图所示,在三分线弧顶平行于底线的一条横线与边线的交点处,划 2 个标志区(区宽为交点上、下各35cm,分别为A区和B区),在对侧距中线4米 处的边线上设一个标志区(区宽为交点上、下各35cm, C区),两个篮球分别放置 在三秒区两条边线与底线的交叉点上。3)测试方法受测队员站在场地右下角

11、,前脚踩在底线与边线的交叉点外, 面向球,听到裁判 员“开始”的口令后立即起动冲向球,用右手抄球,左手向合理冲撞区内做顺步 突破运球,左脚和球进入“合理冲撞区”后,马上做体前变向换右手突破,向右 前方运球到右侧边线标志区(A区)内,右脚踩过边线,做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 突破,向左前方运球到中圈,左脚踩过中圈线,做胯下变向运球换右手突破,向 右前方运球到右侧边线标志区(B区)内,一脚踩过边线,做后转身运球换左手 突破上篮,将球上进,上篮不进时要补篮,补进为止。投进篮后,快速起动跑向罚球线,当任一脚触及或越过罚球线后立即完成转身, 并后退跑至中圈内,一脚踩过中线后,向左下方做横滑步,左脚踩过(标志区

12、C内)边线,撤右脚并向右下方做前交叉步到罚球圈内,然后撤左脚面向左侧底角 快速补位,右脚踩过3分线,左脚踩过3分线与底线的交叉点,两脚与边线平行,做正面堵位夹击的动作(双脚必须同时位于地面上)。左侧底角完成夹 击后,右脚撤步转身面向三秒区左侧放球处,开始在相反方向重复上述动作过 程,做正面堵位夹击姿势后(双脚同时在地面上)停表。图3全场攻防测试示意图4)测试记录每人测试一次记录成绩,成绩精确到十分之一秒。2要求1)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拥有饱满的激情,全力争创优异成绩。2) 受试队员必须按测试方法和步骤进行,发生错误或球失控后,要回到发生错误的地方重新开始; 后转身运球上篮必须投中, 不中再投

13、, 直至投中才能做快速跑,否则不计成绩。3) 顺步突破未进入“合理冲撞区”的、运球和滑步时脚未踩过标志区边线的、返回时快速跑越过了罚球圈尚未完成转身的、 后退跑未进入中圈的、 交叉步未进入罚球圈的、夹击角脚未踩过3 分线与底线交叉点的,均属违规,不计成绩。4) 投中篮后先向前快速跑,一脚触及或越过罚球线后立即转身变成后退跑;进中圈后马上降低重心面向外滑步 (如出现交叉步判违规) ; 踩到 C 区后撤步转身面向内做横向交叉步 (如果出现跑的现象判违规) ; 进入罚球圈后撤步面向外跑到场角(必须做出夹击姿势)。5) 线必须踩过、点必须到位、篮必须投进、动作必须规范、运动必须连贯、意识必须超前。3测

14、试组织工作1) 以队为单位组织测试,受测人员点名排序,每次测试一名队员。2) 三名裁判员,一人计时兼发令,另一人计时兼记录成绩(取两表平均值),第三人检查是否违规。4. 技术评定1) 评定内容:动作节点是否到位、移动线路是否清楚、动作交代是否清晰、动作衔接是否连贯、重心控制是否合理。2) 评定方法:技术评定设置1-5 等级, 5 为最高。五快速双手胸前传接球1. 测试1)测试器材90 度角墙面、篮球、标志线、秒表2)测试场地如图 4 所示,利用一个直角的两个墙面,分别划一个直径60 公分(从圆圈的外沿丈量)的圆圈作为标志圈,标志圈圆心距离地面1.5 米、距离墙角 3米。受试队员 的站立区在距离

15、两个墙面均为 3米的平行线形成的直角形内。3)测试方法当听到 “开始” 口令后, 用双手胸前传球的方式, 向一侧墙壁上的标志圈内传球,当球反弹回来时, 用双手接球, 再以双手胸前传球的方式, 向另一墙壁上的标志圈传球,如此反复快速传接球10 次。4)成绩计算方法每人测试一次, 计完成十次标准胸前传接球的准确时间, 成绩精确到百分之一秒。2要求1) 队员必须全力以赴。队员传球时要有速度、力量和爆发力。2) 每次必须采用双手胸前传球; 双脚不能超出直角线; 球必须打在标志圈内 (有 部分球体接触标志圈内即可);未按上述要求或球落地都不计一次传球。3测试组织工作1) 测试人员和教练员检查测试场地,受

16、试队员点名排序。2) 两名裁判员。一人发令、检查受试队员动作是否规范并计次、记时;一人记录成绩。最后受试队教练员签字认同、测试组组长签字生效。图 4 快速双手胸前传球示意图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一、原地上一步纵跳摸高1 测试1)测试器材A、在墙壁上垂直固定一条软尺:尺长150cmi尺的刻度间距为1cmi尺底端距地 面 2.0m。B、摸高板(量尺):板高1.5m,宽25 30cm,刻度间距为1cm,垂直固定在篮板 右外侧,低端(0 点)与篮板下沿平齐(女队员测试需适当下移)。C、电子摸高测量器:垂直固定在篮板右外侧,低端(0点)与篮板下沿平齐(女 队员测试需适当下移)。2)测试方法A. 纵跳前,先测试

17、原地站立向上伸臂的高度(伸臂高)。受测者侧对墙站立,尽量向上举臂,触摸最高点,要求靠近墙的脚外、臀外、腋外、肘部和指尖在一条垂直线上,臂尽力向上伸直,不要缩肩或弓腰等投机取巧 ( 图 1) ,测量指尖高度。图 1 测“伸臂高”正、误示意图B. 受试者用手指端蘸上有色粉末( 使用电子摸高测量器时不必蘸有色粉末) ,两脚平行(或前后)站立在篮板前适当位置,准备起跳(图 2)。C受试者一脚固定,另一脚上一步,接着双脚蹬地尽量向上跳,用手指在测试板上留下标记。用手触摸到篮板的高度减去“伸臂高”,即为受测者的纵跳高度(净跳高度)。图 2 上一步纵跳摸高示意图3)测试记录每名队员有两次试跳机会,取其中最高

18、成绩, 高度精确到 1cm.2、要求1) 测“伸臂高”不可投机取巧,否则不准参加摸高测试。2) 试跳前,运动员必须原地站立,一脚固定。另一脚上一步以后,固定脚并步,双脚起跳;不准助跑,不能移动固定脚或跳步以后再上步。3) 摸电子测量器时,只能用指端触屏,不能全手掌拍上,否则不显示数据。4) 要求一律穿球鞋参加测试。3、测验组织工作1) 以队为单位组织测试,按一定顺序依次进行。2) 安装好“摸高板”或电子摸高器后,指导受测者蘸有色粉末,摸高时留下痕迹(或指端触及电子摸高屏)。3) 三名裁判员:一人先测”伸臂高”,然后将受测者带到篮下,另一人测试纵跳摸高(确定高度)并检查是否违规,第三人记录成绩。

19、二、负重深蹲(3RM)1、测试1)测试器材两座杠铃架、两付杠铃杆、两套2.5 20公斤杠铃片(每个相同重量的铃片备2片)。2)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牵拉,做好准备活动后,再做4 5 组递增重量的深蹲练习,确保不发生损伤。杠铃必须放在杠铃架上。 受试者肩负杠铃离开杠铃架后, 要保持杠铃杆置于肩背中部, 挺胸展肩, 两手自然握住杠铃杆 (手距略宽于肩) , 并用拇指锁住杠铃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 用全脚掌着地 (如果脚后跟想离开地面, 可以在脚后跟下垫一木块),然后深蹲下去(完全蹲下),再用力蹲起(图3),如此连续蹲起3 次为此重量通过。受测者第一个重量通过后, 可

20、再增加两次重量, 最后的重量蹲起3 次后为本人测试最后成绩。图 3 深蹲示意图3)测试记录每名队员最多试蹲三个重量,取最好成绩,记录成绩精确到 0.5 公斤。2、要求1) 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测试。2) 受试者必须掌握正确的技术,控制好杠铃,下蹲后避免低头、弯腰、躯干过分前倾或两膝并拢,整个动作过程要目视前方。3) 必须保持全蹲,膝角大于 90 度判违规,成绩不予承认。3、测试组织工作1) 受测队出两名协助人员,站在两侧保护(并负责更换铃片),以防发生意外损伤;2) 分两组同时测试,每组 6 人,力量相近的队员在一组(减少更换铃片次数),流水作业(第一人蹲完后,第二人接着做,

21、6 人如此循环3 次)。3)两名裁判员,一人观察动作并确定其蹲起的3RM1量,另一人负责记录成绩3RM)1 测试1)测试器材两个卧推凳、两付杠铃杆、两套2.5 20公斤杠铃片(每个相同重量的铃片备2片)。2)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牵拉,做好准备活动后,再做4 5 组递增重量的深蹲练习,确保不发生损伤。受试者躺在卧推凳上,屈膝,两脚分开着地,从杠铃架上握紧杠铃(握距稍宽于肩),使杠铃下降至碰到胸部(图4);然后用力上推杠铃,直到肘部完全伸直,如此连续推起3 次为此重量通过。 受测者第一个重量通过后, 可再增加两次重量,最后的重量推起3 次后为本人测试最后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

22、后背上部和臀部在板凳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图 4 卧推示意图3)测试记录每名队员最多试推三个重量,取最好成绩,记录成绩精确到 0.5 公斤。2、要求1) 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测试。2) 受试者必须完全控制杠铃,杠铃杆必须贴近胸部,推起后必须手臂伸直,如有弯曲,成绩不予承认。3、测试组织工作1) 受测队出两名协助人员,站在两侧保护(并负责更换铃片),以防发生意外损伤;2) 分两组同时测试,每组 6 人,力量相近的队员在一组(减少更换铃片次数),流水作业(第一人蹲起后,第二人接着做, 6 人如此循环3 次)。3)两名裁判员,一人观察动作并确定其推起的3RM1量,另一人负责记录成绩四

23、、15米X 17次跑(4组)1 测试1)测试器材标准篮球场、秒表(或电子记录设备)、受测者起跑位次号(如 6 名队员同时测试,在每个受测者背后竖立1、 2、 3、 4、 5、 6 号标志)、篮球比赛计时钟。2)测试方法在两边线之间反复折返跑,共17 次(从一边跑到另一边再返回记为2 次)。听到“跑”的口令快速起跑,第17 次冲过边线停表。组间休息时间为2 分钟,共跑 4 组。3)测试记录记录每组 17 次跑的成绩,记下每个受测者的 4 组成绩,精确到 0.01 秒, 4 舍 5 入2 要求1)起跑时不能踩边线,在裁判员喊“5、 4、 3、 2、跑 ! ”期间,不能抬起脚或抢跑;在跑的过程中,要

24、求运动员每次折返都要“踩过球场的边线”,如有违反直接罚下。2)在间歇期,受测者到起点处休息,在提示“还有30 秒 ! ”时,到边线自己的号位处准备,裁判员在“还有5 秒钟”时开始发令;如有拖延间歇时,将直接罚下。3)如图5 所示,脚必须“踩过”两个边线,而不是“踩到”边线,示意图中打X的被判违规。5 脚踩过边线正、误示意图3测试组织工作1) 受试者 4-6 人一组同时进行测试,第一组跑完记录好成绩后,第二组立即开始;第二组跑时第一组处于休息,“间歇时间到”再跑第二组,如此每人跑完 4 组。2) 7 9 名裁判员:两人发令兼计间歇时(每人负责一组),并检查违例; 4 6人计时(每人专计一名受测者

25、)兼检查是否违例,如发现违例令其退出!一人总计时 (计 6 名受试者, 以便与每个计时员核实) 兼开启比赛计时钟设定的达标时间,一人总记录。3)测试前认真安排好队伍的测试顺序,准备测试分组(最好外线一组、内线一组) , 排好各组的位次, 备好记录表, 研究发令、 计时和记录员之间的配合问题。4)每组受者来到起点后,记录员要认真核对位次号与该队员姓名是否一致,避免张冠李戴。5)管理好测试场地秩序,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测试区,以免影响测试工作。五、 3/4 场冲刺跑1 测试1)测试器材标准篮球场、秒表(或电子记录设备)、受测者起跑位次号(在2 3 名受测者背后竖立1、 2、 3 号标志)。2)测试方法

26、如图 6 所示 , 受测队员在端线后准备起跑,听到“5、 4、 3、 2、跑! ”口令后 ( 同时开表 ) ,立即全力冲刺跑,通过对侧罚球线停表。图 6 3/4 场冲刺跑示意图3)测试记录成绩记录精确到 0.01 秒, 4舍 5入。2 要求:在“跑 ! ”口令前,不能抬起脚,否则判抢跑;如第二次再有人抢跑,立即罚下,取消抢跑者测试成绩。3测试组织工作1)受测队员2-3人一组,依次进行。2) 45名裁判员。一名发令员,2-3人计时,一人记录。3)测试顺序、分组、记录表、测试场区管理等,参照15X17X 4跑执行。2012年全国CBA篮球队集训测试内容和评价办法测试内容名称评价标准备注15米X 1

27、7趟X4组折返跑每组间歇时间二分钟(达标项目)1 .后卫队员:平均63以内完成;2 .前锋队员:平均65以内完成;3 .中锋队员:平均67以内完成;4 .身高 2.11 m-2.15 m增加 1 ;5 .身高2.16 m以上的队员按身高小 数点后数字加60计算;6 .体重超过130公斤的队员增加1 ;7 .以平均数计算。1 .测试单趟距离为国际篮联标 准篮球场两条边线之间的距离;2 .队员的位置划分、年龄以2011-2010赛季联赛官方手册中各队报名位置为准;3 .身高体重以当地测量为准;4 .如:身高2.17 m的队员测试 标准时间就是77。卧推个人能够连续卧推起3次的最大重量。指导数据:自

28、身体重的120%以 上。纪录:后卫:144千克;前锋: 144千克;中锋:151.6千克。深蹲个人能够连续深蹲起3次的最大重量指导数据:自身体重的150%以 上纪录:后卫:187.6千克;前锋:188.2千克;中锋:202.5千克。纵跳摸高摸局局度-伸臂局纪录:后卫:100厘米;前锋: 102厘米;中锋:89厘米。3/4场冲刺纪录:后卫:2.92秒;前锋:2.99 秒;中锋:2.95秒。内外线强度投篮外线:15中/24投;内线:20中/30投;纪录:后卫:78.08秒;前锋:92.59 秒;中锋:102.02 秒。运球折返8字上篮时间+技评纪录:后卫:31.81秒;前锋:31.76 秒;中锋:33.54 秒。大三角脚步移动时间+技评纪录:后卫:23.18秒;前锋:25.14 秒;中锋:26.38 秒。全场攻防技术时间+技评纪录:后卫:37.10秒;前锋:37.54 秒;中锋:40.64 秒。快速双手胸前传接 球纪录:后卫:7.55秒;前锋:7.35 秒;中锋:7.90秒。折返跑标准:(一)国际标准和最好成绩NBA西雅图超音速队:(标准最佳成绩)后卫:63 一 58.50 ;前锋:64 -60.75;中锋:66 一59.75(二)国内标准和最好成绩CBA 2011年夏训:(标准-最佳成绩)后卫:63 -57.79 ;前锋:65 -59.76 ;中锋:67 -62.5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