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796205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谈几点看法,发言内容,一、化肥的“功”与“过” 二、走自己的路 三、 应用效果评价 四、 结束语,一、化肥的“功”与“过”,我国的化肥消费量増长情况,1980年1269万吨 1990年2590万吨 2000年4146万吨 2009年5404万吨 2009年比1980年增长325.8%,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农作物总产量2009年与1980年比较,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 糖料、瓜菜、水果达到或超过了化肥的增幅。 粮食增长65.6%,蔬菜增长644.9% ; 棉花增长135.4%,瓜果增长543.7% ; 油料增长310.2%,水果增长1703.5% ;

2、 糖料增长321.7% ;,近30年来我国农作物单产和总产增长情况,近3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而人口增加3亿多,上世纪90年代末 美国学者布朗曾质疑“谁来养活中国人”,至 少至目前,我们可以说,中国人自己养活了自己,这其中就有化肥的贡献,不增施化肥不可能有今天13亿多人口的丰衣足食(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人口13.3 9亿),中国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4的人口,当然值得自豪。 但我们消费了占世界1/3的化肥,单位耕地的化肥用量为世界平均的3倍多。 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800万左右速度增 长,到2015年要达到13. 9亿。国家提出2020年粮食总产在2008年的基础(

3、52871万吨)再增500个亿kg (2500万吨)。对此,我们应如何面对?,单纯依靠化肥数量的增加促进农业发展,将面临的困境: 资源压力 煤、油、汽、磷矿、钾矿等 环境压力 温室效应 水体富营养化 地下水硝酸至含量 土壤酸化、盆化 投资压力,另外,化肥的增产作用还受到很多因子的约束 农作物品种的增产潜力 水资源或灌溉条件 气候因素 经营规模和劳动力素质:影响管理水平 化肥本身报酬递减律等 因此,不是说,多施化肥就能确保粮食安全。在特定的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施肥量 (容量)都有其极限。,可以说,我们过去30年来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是以牺牲资源、能源和 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如果还是按以往的模式,单

4、纯依靠化肥数量的增加, 来满足对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最终是不可持续的,急需依据现在科学技术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更新换代,提高化肥利用率.,如前所述,提高化肥增产效果和利用 率,减少化肥用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化肥本身来说,主要有两条途径: 改进施肥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 喷灌、滴灌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施 肥,改表施为深施;等。 改进肥料类型:如开发缓控释肥料、功能性肥料、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含生物制剂和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二、发展缓控释肥料 应走自己的路子,缓控释肥料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 但发展比较缓慢 1983年32.2万吨 1995年56.2万吨,占该年化肥

5、 总产量的匕159&。 目前,估计不超过100万吨(不包括中国,国外开发的缓控释肥料,至今仍主要用于:如苗圃和温室,高尔夫球场和草坪、家庭花园以及观赏植物等髙端市场。 原因:价位太高,为普通化肥的3-9倍。,我国如何发展缓控释肥料?,定位 如上所述,我国化肥用量己占世界的 1/3,并将继续增加。我国开发缓控释肥料 的应用目标应定位在大田作物,否则对抑制化肥的快速增长,其作用和意义不大 。,关键,应用于大田作物,能否快速推广,必须是企业、经销商、农民认可,都有利可图。 关键是肥料价位和应用效果(增效、节肥、省工、环保)。,对策,1.以开发廉价高效缓控释氮肥或氮钾肥(南方高端经济作物)为主。 2.

6、化肥的利用率不髙和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指氮肥。,我国农田中化学氮的去向 (朱兆良,2003 ),由表中数据可得出,施入农田土壤中的氮素其损失率,包括未明确部分(占 13%,按50%损失计)约为58.5%,其中对 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占19.1% (对大气质量影响占12.1%,对水体质量影响占 7.0%)。,磷肥不存在气体损失的问题,而且施入农田土壤后,极易被固定成为难溶性磷酸盐,对水体质量影响甚微。 另外,农作物对磷素的敏感期主要 为生长早期,因此,对于磷肥应是如何减少土壤固定,延长其有效化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表明,发展缓控释肥料,应重在氮肥。,2.田间应用,以开发缓控释氮肥(或氮钾)与常规复合

7、肥(或颗粒单质化肥)掺混 型BB肥为主,不仅符合作物需要,并可大大 降低肥料生产和使用成本。 与施用全控释氮肥比较肥料成本可降低 50%以上,增产效果可提髙5%以上。 与氮磷钾全包膜控释肥相比,肥料成本 可降低1-3倍以上。,开发缓控释BB肥除了考虑缓控释肥掺混比例外,还应重视肥料中氮、磷、钾养分的合理配比,要提倡与测土配方相结合。 两者结合,反过来也有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实到实处,可以通过一次性施肥加以实现。,4.加强研究 工艺和农艺两者都要重视,同步进行。 环绕节本增效开展研究。,工艺上,力求做到高性能低成本,如: 膜材料的筛选优化及包膜技术提升 减少膜材料的用量 简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

8、肥料生产企业在工艺上还要有应对包膜材料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应研发多种包膜技术写工艺。 农艺上,摸清和提出缓控释肥料的高效施用条件和技术。下面将详细叙述。,三、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效果评价,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我们受金正大集团公司委托,对金正大生产的控释肥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的试验研究。 2006-2010年累计完成田间试验233个。结果中删除了N肥无效和低效的试验。,试验内容和设计 1、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比较试验(包括 等养分和减量处理) 2、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试验 3、控释专用BB肥与普通复合肥(加或 不加尿素追肥)比较试验 4、两种包膜肥(树脂包膜、硫磺加树脂 双层包膜)

9、比较试验,试验地区: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湖北、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区)。 承担单位:省级农科院和院校 供试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大豆、花生、哈密瓜、甘蔗、香蕉、桔橘、花卉、苗木等。,控释期:水稻、玉米、花生、大豆、哈密瓜为3个月,棉花为4个月,小麦 、油菜等越冬作物及果树、茶叶 、甘蔗、苗木等多年生作物为6个月。 施肥方法:控释肥均一次底施(除多年生作 物),普通化肥按习惯施肥。,(一)主要结果 1.在施用等养分量的情况下,控释肥的增产效果普遍好于普通化肥。 (1)全量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比较,一般可增产5%-10%,高的可达20%。 (2)控

10、释专用BB肥与普通复合肥(加尿 素追肥或不加)比较,一般可增产8%-15%,高的可达20%以上。,(3)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施用可进一步提高肥效,如比例适宜,一般可比普通尿素增产10%-15%,比全量控释尿素多增产5%左右。 控释尿素掺混的适宜比例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在东北为30%-50%,华北和西北为50%-70%,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 区以70%为宜。 南方多年生(或一年生)作物,2次或 3次以上施用控释肥,则以掺混50%为宜。,2.减量比较 控释尿素减量20-/0-300/0,与普通尿素 全量比较,当季作物不减产。从现有的定位试验河南、河北、浙江、湖北、广西、海南)结果看出,连续6至8季

11、,减肥均未出现减产情况。 河北、河南在小麦、玉米上进行的控释专用BB肥试验,其肥料用量减少20%,与普通复合肥比较,两者平产或可增产5%左右。,3.浙江、湖北、广西、海南的定位试验结果还表明,连续施用控释肥,具有后效叠加效应。 4.两种包膜肥,即 树脂包膜肥和硫磺加树脂包膜肥比较 结果,在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上的增产效果(或两者产量)互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可根据市场价位选择施用。,5.施用控释肥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作物共 25个试验结果,可提高10%-15%(绝对值,差值法) 6.控释肥一次底施,在作物生长后期均未出现脱肥早衰现象,说明控释肥具有肥效长的特点,在多

12、数大田作物上实施一次底施是可行的。,在海南的香蕉上当地习惯法全年12次施肥,控释肥3次施肥即可。 以上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二)主要问题 在试验与示范中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在低温环境下,如2009年冬2010年春长时期低温条件下,控释肥一次底施与习惯分次施肥比较: 等养分为平产或略有减产 减量即表现明显减产 主要表现在辽宁的水稻,和河北、河南的小麦上。,2.控释专用BB肥的增产效果差异很大,与NPK总养分量相同的农民习惯施肥比较,其变幅可由平产到增产20%以上。 这可能与供试土壤的磷、钾丰缺状况有关。,3.旱地上施用包膜型控释尿素,到作物成熟期仍有20%或以上

13、的肥料养分未释放,其原因可能包括: 控释期设置不当 或包膜不均匀 或施肥深度不够 4.在水田施用存在漂浮现象,(三)几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试验研究得到的初步结果,施用缓控释肥要取得高效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施用方法,其增产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如施用不当,还有减产情况。 良种要良法,良肥也要有科学的施用方法,对此,目前国内研究还相当薄弱,急需加强。,对控释肥施用技术的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 几个问题: 土壤供肥能力和特点 高产品种(700kg/亩左右) 分蘖成穗作物 低温环境 旱地作物深施技术 适宜的缓控释期(主要受温度和土壤水分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田间条件下缓控释尿素养分释放

14、规律和特点,提出适宜控释期。 2,缓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适宜的掺混比例。 以上两点应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带)、耕作方式(旱作、水田)、种植季节(越冬作物、春、夏播作物)的特点与差异。,3.生长早期处于低温环境,且以分蘖 (分枝)成穗的作物,例如,小麦、油菜,南方的早稻和北方的一季稻,以及超高产品种,缓控释肥料的施用技术。,4.旱地作物安全、高效、省工的深施技 术,结合机械施肥推广于大田应用,尤其在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华北)的玉米上。 5.与测土配方技术相结合,按区域(可大 可小)生产控释专用BB肥。 6.试验应安排在施用氮肥增产效果在 20%以上的农田土壤进行。施肥量不能设计过高,否则做不出

15、结果或结果不理想。,7.控释尿素减量试验,应与普通尿素的用量成对比较,例如:100%与100%、 70%与70%、50%与50%,以不施N为对照, 各处理P、K用量相同。 控释肥减量试验,应有连续3-5年以上定位试验结果作支撑,以观察其肥效和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及有无后效叠加效应。,四、结束语 我们认为: 1.开发缓控释BB肥(掺混肥)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田间试验和示范结果也初步表明是可行的,有望在大田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中要把增产放在第一位。 2.要使农民普遍认同和大面积推广应 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其原因,除肥料本身技术含量需不断提升外,目前缓控肥料,包括其它新型肥料还普遍存在以下三个制约因子: 追求高利润:高价位、小规模循环。 不重视应用研究,不讲条件,施在那里,怎么施都灵,成为灵丹妙药的“万能肥”。 假冒、伪劣产品的干扰与冲击。,3.我国农田应用仍将以常规化肥为主 体,不能放松常规化肥施用技术的提升。 4.缓控释肥及其它新型肥料,可否像良种一样建立区域试验进行鉴定,上世纪90年代前全国化肥试验网曾对常规化肥进行过类似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