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40513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解析 单向板的两个方向之间跨度相差比较大,若两个方向的矢高相同,此时考虑到跨中会出现部分预应力筋交叠于最低点,应保证某一方向上预应力筋的位置放置会相对高一些。参照单向板的受力特点,应保持长跨方向的最后一条预应力筋置于上部,短跨方向预应力筋则置放于下部。通常来说,预应力筋在长短方向上的数量均有差异,短方向数量较长方向更多。若依据上述间隔方法进行预应力筋的置放显然不太现实放置完长方向上所有预应力筋后,短方向上的预应力筋尚有余量。因而正确的置放方法应为:针对长短方向的跨度比使用公式n=L长/L短进行计算,若在预应力筋之间存在间距不等的情况下,计算公式则取用n=N短/N长(预应

2、力筋数量比),取两条预应力筋将其分别置放于两个不同方向的板边,保证每当在长方向上置放两条预应力筋的同时,短方向上应有2n条预应力筋置放完毕。若n数值未接近某个整数,则化1/n为最小的整数比十(a和b均为整数),然后预应力筋沿两个方向的布置依据每完成a条长方向预应力筋的铺设,则同时应进行b条短方向预应力筋的铺设,从而实现各方向各条预应力筋的铺设与摆放高度互不影响,各就其位。为使施工流程得到合理安排,保证施工的快速和正确性,应先将预应力筋的间距在模板上定出,在最低点、最高点、反弯点等不同高度控制区域烧焊同定架,并以此布置原则为参照,将布筋顺序在图纸上标示,施工人员以此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参照,保证在施

3、工时预应力筋的选取合乎规范,从而使施工人员因预应力筋选取不合理而产生的繁琐工序和由此导致的施工失误得到完全避免,劳动力得以大量节省,施工速度由此加快,最终使工作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施工工艺 1.承压板(梁端锚垫板)的安放应以梁柱的钢筋分布和梁的界面尺寸数据等具体情况为依据精心设计锚垫板的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锚垫板处梁的锚筋位置和柱主筋间距进行合理调整,以预应力筋和锚垫板不受碰撞为佳。柱钢筋绑扎作业完成后,将锚垫板予以初步安放并固定,确保安放位置准确。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次对锚垫板位置进行核对与校正,在微调后正式将其固定。2.预应力筋的铺设工艺铺设梁底模时,应保证

4、梁起拱低于非预应力梁的起拱高度,通常为0.05%L。在梁的箍筋和非预应力筋的绑扎作业完成后,应以梁无粘结筋的“矢高控制图”为依据进行矢高控制架的安放。应保证无齿距定长切割处理支架所用钢筋,对其尺寸予以严格控制。在固定完支架后进行验收检查,水平方向偏差应控制在+30mm以内,矢高为+5mm,对反弯点处应予以重点控制。无粘结预应力筋每7根为一束,应严格按照规范铺设并保证其穿过螺旋筋。无粘结筋在承压板内侧300mm区域内应为平直段。每完成一根预应力筋的穿插,均用临时支架按组束位置将其固定,待整束预应力筋穿插完毕后统一进行组束。铺设完预应力筋后应对承压板、矢高控制点、无粘结筋等进行检查验收。(1)应先

5、进行楼板下部普通钢筋的绑扎作业,再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逐次布置。(2)铺放预应力筋前,应确保普通钢筋定位准确性,从而使预应力筋穿插顺利。(3)预应力筋在铺设过程中应保持走向准确且平行,不发生相互扭绞;为避免造成预应力筋外包塑料膜受到磨损或发生破裂,严禁在楼板上拖行预应力筋;在铺设过程中普通钢筋若与预应力筋发生冲突,则应优先铺放预应力筋。(4)参照控制点位置采用马凳钢筋对预应力筋进行定位。(5)在设置张拉端时,应保证预应力筋垂直于垫板,按照设计位置配置螺旋钢筋,并将其与普通钢筋一起绑扎牢固。(6)布筋过程中应密切配合电器专业,避免预应力筋的铺设受到管线铺设的影响。(7)铺设预应力筋作业完成后,应

6、逐根检测矢高、曲线、反弯点高度和位置,并对支垫点和支垫高度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绑扎牢固,采用塑料水密性胶带对破损处予以缠绕修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预应力筋不受扰动;保证预应力筋塑料外包膜不受触碰;保证承压区域混凝土振捣密实,不漏振,混凝土试块的标准养护应按照规定实施。在混凝土强度高于设计强度的75%时,实施预应力张拉并进行张拉记录的填写。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施工质量控制 1.锚具抽检报告、预应力筋强度抽检报告。2.布筋检验(1)预应力筋的布筋数量;(2)预应力筋的间距及其布设区域;(3)张拉端张拉高度和尺寸的预留;(4)插筋或螺旋筋的数量、位置以及固定、锚固端的埋置高度、位置;(5)承压板定位孔数量(通常为2个)、位置、埋置位置高度,穿筋孔洞尺寸、承压垫板尺寸;(6)对梁板上预应力筋的矢高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7)反弯点位置是否合理,高度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是否固定牢固;(8)预应力筋直线是否已经调直。 本文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