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60923 上传时间:2021-10-0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是指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合理地调配在一起制成的营养基质。,一、培养基的概念,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2,二、培养基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种。 液体培养基: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水溶液。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3%琼脂即为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加入0.3 0.5%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一)按其物理性状分为,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3,1、基础培养基 含有培养一般细菌的最基本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人工培养用。如肉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蛋白胨水等。,(二)按其用途分为,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4,2、营

2、养培养基,于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高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血液、血清、腹水、生长因子等,以 满足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需要。有的 细菌还需加入特殊物质,如结核杆菌需加 入鸡蛋清、马铃薯、甘油等才能良好生长。,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5,3、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而选择性地让欲分离的细菌旺盛生长的培养基,使用后可以达到选择分离的目的。如胆盐和蔷薇色酸可以选择性地抑制G+菌的生长,而不影响G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二药后可选择性地分离出肠道杆菌。,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6,利用细菌分解底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和指示剂,即制为鉴别培养基,目的是使得混合在一起的多种细菌

3、在同一种培养基上生长时,表现出不同的、肉眼可鉴别的变化,从而达到鉴别细菌的目的。,4、鉴别培养基,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7,5.厌氧培养基,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将培养基与空气隔绝,或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使培养基中的氧气耗尽,则可用于培养厌氧菌。如肝片肉汤培养基,应用时于液体表面加盖液体石蜡以隔绝空气。,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8,区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上的菌类,有2种或两种以上时,只有适应环境(选择培养基的基底)的菌种才能存活。 鉴别培养基上的菌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但培养基上的各个

4、菌种均不死亡)。,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9,三、制备培养基的基本程序,培养基的基本要求,1.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含任何抑菌物质。,2.具有适当的pH值和水分。,3.均匀透明,易于观察。,4.经过灭菌和无菌检验。,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0,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观察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菌落: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表面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集团,称为菌落。,四、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形态、大小、边缘、表面构造(湿润度和光滑度)、隆起度、透明度、颜色等,及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溶血、溶血)。,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1,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

5、生长现象,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剌线呈模糊羽毛状生长。 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剌线呈清晰的线状生长。,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2,3、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观察肉汤培养物的混浊度、管底沉淀、肉汤表面菌膜或菌环,以及有无汽泡等。, ,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3,临床标本,预处理,增 菌,接种培养基,分离单个菌落,各种鉴定试验,涂片染色,快速诊 断试验,生化试验,血清学实验,涂片染色,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初步诊 断报告,最终诊断报告,第四节 细菌病的一般诊断程序,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4,一、病料的采集、保存及运送 1)尽早采集 一旦怀疑细菌感染,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尽早获得病原学诊断

6、和抗生素敏感资料,对细菌感染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2)标本采集尽量在用药前进行; 3)根据可疑病原菌和实验方法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时期;,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5,4)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5)注意采集的方法和部位; 6)标本必须新鲜,及时运送; 7)标本的保存、处理要严格。,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6,二、细菌的形态检查,1.单染色法 2.复染色法,革兰氏(G)染色法,革兰氏阳性菌(G+菌)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菌)红色,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7,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8,细菌的接种培养方法,1.倾注平皿接种法 2.平板划线分离法 3.斜面接种法 4.穿刺接种法 5.液体培养基接种法,三、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19,必须用纯培养物鉴定选用单个菌落,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20,四、细菌的生化试验,1.糖分解试验 2.维-培试验 3.甲基红试验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5.吲哚试验 6.硫化氢试验 7.触媒试验 8.氧化酶试验 9.脲酶试验,细菌病的一搬诊断程序,21,五、动物接种试验,主要是为了证明所分离细菌是否有致病性。,六、细菌的血清学试验,主要用于细菌病的诊断和细菌的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