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66769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非线性科学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介绍了建筑非线性的定义,从突变、混沌、分形等角度,阐述了非线性建筑的重要形式语言,提出了新几何学、非线性结构、环境生态学等几种设计非线性建筑的新途径,以丰富建筑的外观形态。 关键词:建筑设计,非线性科学,环境生态学,新几何学 1建筑非线性概述 非线性科学使人类从全新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超越了牛顿原理和线性科学,而属于随机的、模糊的复杂科学领域。非线性建筑,概括地说,就是在其设计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符合非线性特征的建筑形式。非线性建筑在状态上具有开放、动态、模糊、非平衡特征,在结构上具有去中心、层次、相关特征。受涌现、混沌、模糊、耗散等复杂性、非线性科学理论影响,

2、非线性建筑得出一种自由曲面建筑形态,它从自身性能要求和周围环境影响出发,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美学、科学和哲学框架,从而适应了非标准、不规则的因素。 2非线性建筑的建筑表达 非线性建筑在形式语言上呼应了复杂理论、自组织理论、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等,曲面非线性是其在建筑形象上的首要特征。突变、自组织和分形是非线性建筑的重要形式语言。 21突变 从突变论出发,极度优化的建筑设计也预示着对缺陷的极度敏感,而易于产生致命的损伤和灾害。运动是绝对的,刻意追求静止稳定态会引发根本的矛盾。以高层建筑为例,允许其在风力等荷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位移反而是合理的,能够有效预防突发的倾覆。建筑设计也是如此,过度追求形体均

3、衡和功能严密,就会造成建筑对其环境因素的极度敏感。非线性建筑则在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非线性思维下的设计本身就充满矛盾,建筑设计处于持续的运动中,并不追求极度的匀称。这样,就能够在运动中找到更和谐的平衡。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黎明之塔就是变与不变和谐统一的典范之作,图1是黎明之塔的设计过程中的形体演变。 22混沌 决定论认为,初始条件一定时,事物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而混沌否定了这一想法,它是产生自确定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表面却似无规则的类随机现象。仙台媒体中心就很好地体现了混沌的思想,它由十三根海草型的管柱支撑起六层地板,形成空间主体。设计师伊东丰雄基于人与空间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思考,

4、设计了这种不确定的空间。空间主体不设隔墙,给使用者充分的空间和自由的感觉。整栋建筑于混沌中充满了和谐和柔和,如图2所示。 23分形 混沌具有确定与非秩序的矛盾属性,而分形,则可以认为是秩序的保留,是非线性和混沌中隐藏的确定性。自然界中,非确定的物质常常在其功能、结构等方面存在自相似性,这就是分形。这种分形是对复杂性更深层次秩序性的重要表达,这种自相似、自仿射的手法也是非线性建筑的重要形式。众多建筑师采用分形几何的理念成就了许多建筑的经典之作,如图3所示。 24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表现方法 图4运用流动、折叠、倾斜和旋转手法的建筑设计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表现方法主要有:流动曲面、折叠融合、倾斜叠加和旋转

5、扭曲,如图4所示。流动手法通过运用曲线和曲面构造建筑的空间,给予传统“盒子”建筑难以呈现的强烈运动感。折叠手法打破了传统建筑立面与平面的绝对垂直关系,使之融为一体,将建筑构建成内部与外部空间相融合,空间与人流相适应的形态。倾斜手法的运用是用多纬度的几何体替代了传统笛卡尔坐标系的横平竖直,赋予建筑破碎感。旋转手法基于基本型的旋转生成沿母线的流动形态,构成新的多维建筑形态。 3设计非线性建筑的新途径 31新几何学 非线性建筑以形态为最显著特征,其发展离不开对分形、拓扑等几何学(如图5所示)的研究。分形几何的本质在于自相似,是非线性建筑空间的重要来源,可以产生传统几何难以企及的构型。从拓扑学出发,将

6、空间进行扭曲延展也是非线性建筑设计的重要思想,可以产生极好的形态效果。 32非线性结构 直线受力是牛顿力学中最科学的结构形式。但在非线性科学角度,曲线结构的优美和合理性是无法取代的。西班牙建筑师Calatrava是建筑结构美学大师,善于将建筑和结构两个层面相结合,来指导建筑设计,进行创作。这种结构美学与建筑形态美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把力学、数学、美学完美结合在一起。基于这种思想,他创作的一批建筑作品享誉世界,如巴伦西亚科学城中这种把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33环境生态学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的,而且必须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地域环境对建筑形式的选择、结构的确定和空间的优化都具有显著

7、的影响。如果建筑师能够主动的利用环境,比如光线、风向、地势、降雨降雪,将会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而且将会有利于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自于伦敦市政厅(见图6),它来自于建筑师NormanFoster之手。整个市政厅建筑呈变形后的球形体,整体向南倾斜3的设计使得每一层楼板自动成为下一层空间的遮阳板,而且这种错位的设计还自然而然的加强了市政厅内部的自然通风,从而降低了人工通风能耗,增强了节能能力。这种倾斜设计也保留了对建筑环境的敬畏。建筑北侧沿河的人仍然可以接受到日光而不被建筑遮挡。另外,市政厅曲线灵动的形态也更好的实现了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4结语 非线性建筑以非线性思维为设计基础

8、,常常在突变、混沌中体现出复杂性,又会以分形和拓扑的方式体现出更深层次的秩序性。非线性建筑可以创造出不同于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建筑的优异形态。通过前沿几何学、非线性建筑结构、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能够形成新的非线性建筑设计思路。依托于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非线性建筑设计为城市空间提供了浪漫和灵动的气质,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进行非线性建筑和线性建筑的选择时,需要根据现实的区域环境、经济条件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武杰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Jencks,CNonlineararchitecture:newscience=n

9、ewarchitec-tureJArchitecturalDesign,1997(67):9-10 3Jencks,CThearchitectureofthejumpinguniverseApolemic:howcomplexityscienceischangingarchitectureandcultureMevisededitionChichester:Academy,1997 4徐卫国非线性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5(12):32-35 5徐卫国非线性体:表现复杂性J世界建筑,2006(12):118-121 6伊利亚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M湛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7穆清非线性建筑空间解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7 8朱晔谈空间形象与建筑创新J山西建筑,2010,36(16):16-17 9龚晓文,王小凡非线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36):23-24 10袁承志,易中论非线性建筑设计J华中建筑,2008(12):9-13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