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867849 上传时间:2021-10-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痹心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胸痹心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胸痹心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胸痹心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胸痹心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痹心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痹心痛.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胸痹心痛的中医诊治,胸痹心痛定义,定义: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1、病机:本虚标实 关键:心脉痹阻 2、临床表现 部位:膻中或左胸部 性质:闷痛 发作特点:短暂 3、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胸痹心痛历史沿革,“心痛”五十二病方 “胸痹”内经 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灵枢-厥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 “阳微阴弦” “胸痹缓急” 栝蒌薤白白酒汤等九首方剂 唐 孙思

2、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膈俞七壮” “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 “胸痹心痛,天井主之”等,胸痹心痛历史沿革,宋金元时期 圣济总录-胸痹门:“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 太平圣惠方有“治卒心痛诸方”、“治久心痛诸方”、“治心背彻痛诸方”、“治胸痹诸方”、“治胸痹心背痛诸方”等。 世医得效方收集了著名方剂“苏合香丸”,胸痹心痛历史沿革,胸痹心痛历史沿革,明清时期 证治准绳:“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固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胸痹心痛证候特征,1、年龄:40岁以上。 2、性

3、别:男性多见。 3、部位:胸骨后或左胸部、心前区,可向左肩背沿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放射。 4、性质:闷痛、灼痛、绞痛、隐痛、刺痛或不适感 5、持续时间:发作性,持续时间短暂。 6、诱因:情绪刺激、饮食过饱、感受寒冷、劳倦过度、亦可在安静时或夜间无明显诱因而发病。 7、兼证 8、舌脉 9、鉴别,胸痹心痛病因病机,1、年老体衰 2、饮食不当 3、情志失调 4、寒邪内侵,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年老体衰,肾气渐衰,肾阳虚,肾阴虚,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心阳不振,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心阴亏虚,气血运行不畅,心火偏旺,灼津为痰,年老体衰,胸痹心痛,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年老体衰 、饮食不当,饮食不当,脾胃受损,脾失健

4、运,痰湿,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痰瘀交阻,脾胃气虚,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胸痹心痛病因病机,1、年老体衰 2、饮食不当 3、情志失调,脾虚气结,忧思,痰,气滞痰浊瘀血交阻,心脉 痹阻,郁怒,肝郁气滞,胸痹心痛病因病机,4、寒邪内侵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素问-调经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而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内寒,外寒,寒凝气滞,血行不畅,心脉痹阻,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病位:心 涉及脏腑:肝、脾、肾 病理变化:本虚标实,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病理变化:本虚标实,本虚,全身

5、之虚,心虚,气、血、阴、阳,标实,痰浊、瘀血,(缓解期),(发作期),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胸痹心痛诊断,1、主症 2、发病特点 3、诱因 4、辅助检查: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心电图 心功能测定,胸痹心痛鉴别诊断,1、与胃痛鉴别,胸痹心痛鉴别诊断,1、胃痛 2、胸痛:发作特点伴随症状辅助检查 3、胁痛:发作特点疼痛性质辅助检查 伴随症状,胸痹心痛辩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发生的部位 2、辨疼痛的性质 闷痛: 灼痛: 刺痛: 绞痛: 隐痛:,气滞,痰浊,心气不足,热邪犯心,痰火,阴虚火旺,瘀血,寒凝心脉,阳虚,阳虚暴脱,心气不足,气阴两虚,3、辨疼痛程度,4、辨真心痛,辨真

6、心痛,特点: 1、疼痛剧烈 2、持续时间延长,30分钟以上 3、含药及休息难以缓解 4、伴随:大汗、肢冷、面白或青紫、唇甲青紫、恶心呕吐 辨顺逆: 1、阳虚者需防厥脱之变 2、精神萎靡或烦躁逐渐加重者 3、气短渐加重,出现喘息者 4、剧烈疼痛可致厥 5、手足逆冷逐渐加重者,胸痹心痛辩证论治,(二)治疗原则: “通”、“补” “防厥防脱”,李某,男,62岁。 患冠心病一年余,近两月病情加重,曾用潘生丁、脉通、中药栝楼薤白半夏汤及活血化瘀之剂均无效,症见心前区憋闷,心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面色晦暗,全身疲倦无力,心悸懒言,厌食少眠,舌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苔薄,脉弱而短。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胸

7、痹心痛病案,金某,男,57岁。 以胸闷气憋入院,经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平素急躁易怒,心痛每发作之前,均见胃脘痛,随之气上冲,呕逆欲吐,心烦,心悸,气短,舌苔干,脉弦滑。,胸痹心痛病案,胸痹心痛病案,崔某,男,47岁。 素有心前区憋闷。心电图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数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痛,连及胃脘,攻冲欲吐,含硝酸甘油可缓解,但夜间发作频繁,发作时即恶心欲吐,舌苔白腻,脉弦缓。,分证论治寒凝心脉,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 舌脉: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方药:当归四逆

8、汤,胸痹心痛辨证论治,乌头赤石脂丸,阴寒极盛,分证论治气滞心胸,症状: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 舌脉: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方药:柴胡疏肝散,胸痹心痛辨证论治,失笑散,逍遥散加丹参饮,丹栀逍遥散,当归龙荟丸,(肝胆气滞),(兼瘀血),(脾胃气滞兼瘀血),(化火),(伤阴),分证论治痰浊痹阻,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沉,痰多气短。伴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 遇阴雨天易发作而加重。 舌脉: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胸痹心痛辨

9、证论治,痰浊,痰热,痰火,风痰,痰瘀,黄连温胆汤,加海浮石、海蛤壳,加胆星、菖蒲等,加丹参、桃红等,分证论治瘀血痹阻,症状: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 可因暴怒而加重。 舌脉:舌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胸痹心痛辨证论治,杨某,女,70岁。 患者两月前因冠心病心梗入院治疗,出院后气候突变,寒流袭来,又感胸部闷胀,气短,心前区隐隐做痛,两胁亦持痛不休,左手臂胀麻。咳吐白粘痰,腹胀,大便干,患者精神紧张,夜寐易惊醒,舌苔白腻,脉沉弦而滑。,胸痹心痛病案,胸痹心痛病案

10、,李某,男,49岁。 十年前确诊“冠心病”,现心痛,胸满,气短,左臂内侧酸麻,周身乏力,头晕目弦,失眠,口干不欲饮,便干尿黄,舌紫,尖边有瘀点,脉沉弦。,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亦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晄白或易出汗。 舌脉: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方药:保元汤合甘麦大枣汤,胸痹心痛辨证论治,分证论治心气不足,心气不足,心脾两虚,气阴两虚,兼 实 邪,养心汤,生脉合归脾,兼祛邪,分证论治心阴亏虚,症状: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闷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颜面潮热。 舌脉: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11、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胸痹心痛辨证论治,心阴虚,阴虚化火,阴虚火旺,阴阳失和,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心肾阴虚,左归饮 河车大造丸,阴虚阳亢风阳上扰,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热),(阳),(阴),分证论治心阳不振,症状: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易甚,神倦怯寒,面色晄白,四肢欠温或肿胀。 舌脉: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胸痹心痛辨证论治,心阳不振,心肾阳虚,合肾气丸,水饮上凌,真武汤,欲脱欲厥,四逆加人参汤,亡阳,参附龙牡汤加山萸肉,兼寒凝,兼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病案,张某,女,61岁。 主诉:心

12、前区疼痛阵发半年,加重两周。 病史:三年前曾患下壁心梗,住院三周后好转,之后长期服用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病情稳定。半年前突发心绞痛,含药可缓解。做冠脉造影示:左右支均有狭窄。血糖高。诊为糖尿病。经住院治疗好转,近二周,患者心绞痛又频繁发作。现症状:心前区闷痛彻背,每日发作3-4次,每次约10分钟,伴憋气汗出,心悸怔忡,心烦,口干思饮,大便干燥,舌淡暗,舌下脉络瘀张,脉细弦。,胸痹心痛病案,罗某,女,62岁。 主诉:胸闷伴心前区不适3年,心悸、下肢水肿半月。 病史:3年前经常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ECG:冠心病。一直口服消心痛为治,半月前胸闷憋气加重,左胸疼痛,心悸气短,双下肢出现水肿。西医诊

13、断:冠心病、心功不全。现症状:胸闷憋气,活动后气短,左胸时痛,心悸阵作,手足发凉,双膝酸软,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尿少,舌质淡,有齿痕,脉沉弱数。HR:124次/分, BP:170/105mmHg。,胸痹心痛病案,杨某,男,48岁。 病史:患者两天前因参观访问,甚为劳累,昨日于大便过程中突感心前区压榨痛,放射至双上臂,疼痛持续不减,冒冷汗,面色苍灰,无发绀,神倦,神志清,无恶心呕吐,有眼底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病史。ECG:急性后壁心梗。西医诊断:冠心病、急性后壁心梗伴室早三联律。:现症状心前区隐痛,咳嗽,痰多,口干喜热饮,面色苍白,脉缓滑,舌有裂纹,质嫩有瘀点,苔白滑。,胸痹心痛,胸痹心痛转归与预后,缓解、控制、好转,恶化,真心痛,转危为安,晕厥、猝死,合并水饮凌心射肺,1、适度休息 2、情志 3、饮食 4、大便 5、保暖 6、监护,胸痹心痛预防与调摄,复习题,1、胸痹心痛与胃痛如何区别? 2、简述胸痹心痛的证候特征及真心痛的特点。 3、何谓“胸痹心痛”?如何诊断胸痹心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