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868690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向电测深(野外工作方法).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 测 深 野 外 工 作方法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主要内容,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在电阻率法的野外工作中,实际上是通过测量MN电极间的电位差 及供电回路的电流I,然后利用视电阻率公式 来计算各点的视电阻率。,因此,为便于观测和保证精度,要求供电电流输出电流稳定,电压连续可调,仪器在性能上必须满足野外条件下能准确测量微弱电位差和电流的要求。,1、仪器要求,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1、仪器要求,1) 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仪器的灵敏度越高,测出的 值就越精确,或者说能够测准的 就越小。由于当 一定的条件下, 和供电

2、电流成正比,所以仪器的灵敏度高就可以减小供电电流,从而有利于减轻电源重量减少供电电极数目及选用较细的导线,使整个装备轻便化。,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1、仪器要求,2)抗干扰能力强,电法勘探的野外工作,经常会遇到诸如大地电流、工业游散电流等电场的干扰,因此,电测仪器必须具有对上述随机干扰电场的较强抑制能力,从而保证仪器对有效信号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1、仪器要求,3)较高的稳定性,电法勘探的野外工作坏境比较恶劣,条件变化较大。电测仪器应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并在相当大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范围内保持性能的稳定。,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

3、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当前国外主要的电阻率仪器(厂家),瑞典ABEM公司的SAS1000型、SAS4000型; 美国AGI公司的STING R1IP型、SUPERSTING R8IP型; 德国DMT公司的RESECS/RESITOMO; 日本OYO公司的MODEL-2116型; 加拿大SCINTREX公司的SARIS。 法国B.R.G.M公司制造的SYSCAL R2,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日本OYO公司的MODEL-2116型电法仪,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德国DMT公司的RESECS/RESITOMO,电阻率法的仪

4、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法国B.R.G.M公司制造的SYSCAL R2,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美国AGI公司的STING R1IP型,北京骄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60BN型高密度电法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探系的GMD-2型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 重庆地质仪器厂的DUK-3智能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 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的WGMD-1型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 北京地质仪器厂的DUM-2高密度电阻率仪; 陕西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的TD4型高密度数字直流电法仪; 陕西西安石油地质仪器总厂的高密度电法仪。,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

5、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当前国内主要的电阻率仪器(厂家),骄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60BN型高密度电法仪,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重庆地质仪器厂的DUK-3智能高密度电法仪,奔腾公司的WGMD-1型高密度电法仪,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除了测量仪器外,电阻率法的野外工作尚须如下设备: 1) 供电电源 2) 供电电极 3) 测量电极 4) 导线及线架等。,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

6、备,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2、仪器设备,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一、测区和测网的密度,为完整反映出所研究的地质对象,应使测区范围大于勘探对象的分布范围,特别是应当尽量将与勘探对象有直接关系的区域性构造包括到测区的范围以内,以便有利于为地质解释提供已知的地质信息。 对于某些地质情况比较清楚的地段,特别是有钻孔和露头分布的区段,应尽量包括到测区范围内,或使测线延长至露头区,以便为地质解释提供必要的电性参数和已知资料。,测区测线测点,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一、测区和测网的密度,要求: 1) 测线方向要垂直于构造走向; 2) 测线的长度应大于勘探对象的预测宽度; 3) 测点密度要保证在

7、所探测的最小地质体或构 造上至少有三个测点以上。,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测区和测网的密度,说明: 测点密度过大,并不一定能提高勘探的详细程度。这是由于电测深法是一种体积勘探,测点间距过小可使相邻测点上大极距观测结果大部分重合,并不能互相补充更多的资料。,最小AB/2应能使电测深曲线出现或接近首支渐近线; 最大AB/2应能满足勘探深度的要求,使曲线出现尾支渐近线,尾支渐近线至少有三个极距点控制。可按以下关系来确定最大供电电极距,即:,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1、选择供电电极距AB原则:,式中 i 层序序号; N 决定断面类型的系数,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各极距的读数应均匀分布在对数坐

8、标纸上,为了保证读数点能在11.5cm之间,供电电极距应有如下变化规律。,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1、选择供电电极距AB原则:,在特殊情况下,如探测岩溶、或水文物探工作等,可适当加密极距。,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2、选择测量电极距MN原则:,在不影响勘探深度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大的MN极距,这样会提高观测精度,并可节约电源。但MN过大会影响勘探深度,并用与理论曲线计算( )不一致,导致曲线对比误差。一般情况下MN的变化范围应满足以下条件:,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3、电极排列方式,1) 活动MN法,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电极MN随供电电极AB的变化而变化

9、。要保持MN和AB大小按一固定比值变化。一般采用,煤田电法勘探中多用 ,这种方优点在于工作方便,可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和得到比较光滑的视电阻率曲线。,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3、电极排列方式,1) 活动MN法,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3、电极排列方式,2) 固定MN法,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二、电极距的选择,3、电极排列方式,2) 固定MN法,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三 、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布极方向和导线铺设,地测区内如果地形平坦、岩倾角不大(100)时,观测结果不受或较少受布极方向的影响,此时主要考虑工作上的方便来选择布置测线的方向。一般要求布极方向和测线方向一

10、致,以便利于野外施工。当地层倾角较大时,布极方向应与岩层走向一致。,同一测区各测点的布极方向应一致。但是当由于施工环境的原因不可能采用统一布极方向时,或需改变方向观测时,应在改变布极方向的测点处布置足够数量的十字测深点控制,以便连续对比观测结果。,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三、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布极方向和导线铺设,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三、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2、十字测深技术,十字测深是指在同一测点和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分别布极观测,可获得两条不同方向上的电深测曲线。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地层倾向和各向异性大小情况,以研究某些特殊构造,如断层位置、岩溶分布等。,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三 、

11、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3、环形测深技术,环形测深与十字测深相比,是在同一测点进行多方位观测,获得不同主向上电测深曲线。主要环形深深主要用于研究地下地层各向异性变化和某些特殊地质问题。在煤田和水文调查中用来研究断层、裂隙及岩溶发育的延伸变化。,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三 、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3、环形测深技术,环形测深通常在同一点布置四个方向观测,测量结果以极形图的形式表示,即某一极距在各方向上的 值以一定比例尺绘在对应的方位线上,然后将这些端点联成一折线(或曲线)构成该极距的视电阻率闭合曲线。对所有或部分极距 值分别按上述方法绘制 闭合曲线,以便得出一张环形测深平面图(极形图)。极形图长

12、轴方向反映了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或岩层走向方向;长短轴差异大小说明岩层各向异性程度。,环形测深通常在同一点布置四个方向观测,测量结果以极形图的形式表示,即某一极距在各方向上的 值以一定比例尺绘在对应的方位线上,然后将这些端点联成一折线(或曲线)构成该极距的视电阻率闭合曲线。对所有或部分极距 值分别按上述方法绘制 闭合曲线,以便得出一张环形测深平面图(极形图)。极形图长轴方向反映了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或岩层走向方向;长短轴差异大小说明岩层各向异性程度。,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三 、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3、 环 形 测 深 技 术,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1

13、、 接地电阻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2、 电极极化不稳定 3、 漏电影响 4、 大地电流和流散电流的干扰,接地电阻:电流经电极通入地下时受到阻力,在电法勘探中称之为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过大时,影响供电电流大小,测量电极接地电阻过大会影响观测精度。所以,在野外施工中,接地点的选择和减小接地电阻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步骤。,1、 接地电阻对观测结果的影响,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1、 接地电阻对观测结果的影响,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解决方法: 1) 电极的选择,要求电极的导电性好。供电电极多用铁或铝质电极;测量电极一般用化学活动性稳定的铜

14、棒电极。 2) 电极与介质充分接触:要求入地要深。 3) 选择接地点:要求接地点导电性强 4) 电极组合。(相当与电阻并联,电阻减小),2、电极极化不稳定,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电极极化电位:埋入土壤中的金属电极与土壤中盐溶液发生电化学作用,在电极表面产生极化电位,在MN间便形成一个极化电位差,称之为电极极化电位。 在潮湿地段,如水田、河流沿岸,以及居民点等等,电极极化电位较大,且不稳定,直接影响观测结果。,2、电极极化不稳定,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解决方法: 1) 使用数字电法仪。可自动处理电极极化电位和有化不 稳定产生变化

15、的极化电位,且不影响最终人工电位差 的观测结果; 2) 电极材料的选择。通常采用化学活动性稳定的紫铜电极作测量电极,以减小极化不稳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接地点的选择。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电极安置在沼泽地、脏水等地段,以有经常保持电极表面清洁。,3、漏电影响,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导线长期使用会有损坏,发生漏电,结果造成观测误差或错误。 解决方法: 1) 使MN和AB导线平行相隔一定距离,不相交; 2) 减小供电电极接地电阻; 3) 仪器位于MN中心位置,减少仪器漏电的影响; 4) 电池箱绝缘。,为保证在不漏电的情况下进行观测,除定期检查电缆绝缘程度外,在每次观测前先检查线路漏电情况。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绘制视电阻率曲线对异常突变进行确认。,3、漏电影响,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如果检查漏电情况?,3、漏电影响,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3、漏电影响,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4、大地电流和流散电流的干扰,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四、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内容回顾,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一、仪器要求 二、仪器设备,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一、测区和测网的密度,二、电极距的选择,三 、野外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四 、野外观测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