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879181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8.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核酸化学.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核酸化学,1 核酸通论 2 核酸基本构件单位核苷酸 3 DNA的分子结构 4 RNA的分子结构 5 核酸的性质,重点内容: 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与命名;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模型); tRNA的二级结构。 难点内容: 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R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内容: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 rRNA的三级结构。,第一节 核酸通论,1.1 核酸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 1.2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1.1 历史:l1869年瑞士青年科学家F. Miescher 首先发现核酸。 从外科绷带的脓细胞核中分离到含磷很高的酸性化 合物称为核素。,De

2、velopmental Biology 2005 278 274-288,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德国科学家A.Kossel和他的学生们发现了构成核酸 的四种碱基,191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P.A.Levene及其同事研究了 碱基、核糖、磷酸的关系 1929年确定了核酸的种类: 核糖核酸(RNA) 根据核糖不同核酸可分为 脱氧核糖核酸(DNA),Fred Griffith 1879-194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医生 Fred Griffith通过研究肺炎 球菌发现了细菌转化现象。,有一种物质,能够从死细胞中 进入活的细胞中,改变了活细 胞的遗传性状,把它变成了有 毒细菌。

3、这种能转移的物质, 格里菲斯把它叫做转化因子 !?,l1944年Avery(美) OswaldTheodore Avery, (18771955 )加拿大生物化学家 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功能。,1952年Alfred Hershey 和Martha Chase通过噬菌体T2的 双标记实验证明了DNA就是遗传物质基础。,l1953年Watson(美)Crick(英) 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Kings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l1960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l1973年初DNA体外重组成功。l2002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重要性

4、: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少数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核酸是蛋白质?,根据含戊糖的不同分为:RNA 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糖核酸DNA:含脱氧核糖,98%以上存在于细胞核中。 在核中与组蛋白结合成核蛋白,形成染色体; 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素、质粒中。RNA:90%存在于细胞质中,10%在核中。,2.2 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含量,信使核糖核酸 mRNA RNA按功能分为 转运核糖核酸 t RNA 核糖体核糖核酸 r RNA,信使核糖核酸 mRNA: 在核中合成,存在于细胞质中;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的桥梁。 转运核糖核酸

5、t RNA: 在核中合成,存在于细胞质中; 作为搬运的工具,携带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 核糖体核糖核酸 r RNA: 在核仁中合成,存在于细胞质中 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第二节、核酸的基本组成 (一)元素组成 C、H、O、N、P,个别含S P含量比较恒定,约910%,是核酸的特征元素。 测核酸含量常用定P法 : 各种核酸含磷量比较接近; 磷易于测定。 1gP 10.5g核酸,(二)化学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两类核酸(DNA,RNA)经不同程度的水解可得到 一系列产物,完全水解的三类终产物是: 磷酸、戊糖(5C)、碱基。 磷酸 核酸 核苷酸 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

6、核苷 碱基(嘌呤或嘧啶),1磷酸:RNA、DNA两类核酸均含有。2戊糖:核糖和脱氧核糖,3碱基嘌呤碱和嘧啶碱碱基:是一些含N的杂环化合物,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 物,具有碱性。,(1)嘧啶碱 三种基本嘧啶碱基: 嘧啶稀有碱基:核酸中一些含量甚少的碱基,大多是由基本 碱基上发生甲基化。,(2)嘌呤碱: 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形成的杂稠环。 两种基本嘌呤碱基: 嘌呤,酮式和烯醇式互变,主要形式,主要形式,糖苷键,4核苷:由碱基和戊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苷。 碱基与糖连接方式:糖苷键 (N糖苷键) 嘧啶核苷:C1N1 :由糖C1与嘧啶N1相连 。 嘌呤核苷:C1N9 :由糖C1与嘌呤N9相连。,根据所含戊

7、糖不同分为核糖核苷核苷脱氧核糖核苷脱氧核苷 嘧啶核苷 嘌呤核苷 碱基环元素编号: 1, 2, 3等; 糖环元素编号:1, 2 , 3 等。 核苷命名:先读碱基名称。如:腺苷,胞苷,尿苷,几种稀有核苷,6,2-O-甲基腺苷,N6,N6-二甲基腺苷,5核苷酸核苷酸:由核苷与磷酸形成的磷酸酯叫核苷酸。由核苷的戊糖的OH与磷酸成酯。,核糖上有三个自由羟基(2、3、5)可与磷酸成酯, 可形成三种形式的核苷酸:2-核苷酸; 3-核苷酸; 5-核苷酸。举例:,脱氧核糖有两个自由羟基(3、5) 可与磷酸成酯, 可形成两种形式的核苷酸:3-脱氧核苷酸; 5-脱氧核苷酸。举例: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8、,6多磷酸核苷酸 核苷酸含有不止一个磷酸,为多磷酸核苷酸,在体 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合成代谢。 AMP:腺苷一磷酸 ADP: 腺苷二磷酸 ATP: 腺苷三磷酸,7环状核苷酸。如:3、5-环状腺苷酸。 磷酸与核糖的3及5位碳同时以两个酯键相连。 作用:环状核苷酸含量很少,但是在体内的代谢中 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常见的有cAMP,cGMP。,8、核酸 核苷酸间的连接键是3,5-磷酸二酯键, 由相间排列的戊糖和磷酸构成核酸大分子的主链, 而代表其特性的碱基则可以看成是有次序地连接在 其主链上的侧基基团。,两类核酸(DNA与RNA)的区别: 戊糖、碱基差异。 戊糖(D核糖) RN

9、A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 戊糖(D2脱氧核糖) DNA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3.1 核酸分子中的共价键 3.2 DNA 一级结构 3.3 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 3.4 DNA的二级结构 3.5 DNA的三级结构,第三节 DNA的结构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DNA形状:多为双链 多为线状 无支链。分子量大:106109 一级结构 DNA的结构 二级结构 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3.1 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共价键,3 -5 磷酸二酯键,3.2 DNA 的一级结构,DNA分子中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3-5磷

10、酸二酯键)和排列顺序叫做DNA的一级结构,简称为碱基序列。 一级结构走向的规定为53 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因此携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 结构式,线条式,字母式,DNA一级结构的表示法,(2)、 基因与基因组,基因(gene):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生物细胞中DNA分子的最小功能单位(交换单位)。,(3)、核酸的序列测定,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酶法),August 13, 1918,2. Gilbert化学降解法,3.3 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Chargaff首先注意到DNA碱基组成的某些规律性,在1950年总结出DNA碱基组成的规

11、律: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 A=T。 鸟嘌呤和胞腺嘧啶的摩尔数也相等,即G=C。 含氨基的碱基总数等于含酮基碱基总数,即 A+C=G+T。 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3.4 DNA的二级结构,(1) DNA的双螺旋结构 (Watson-Crick模型) (2) DNA双螺旋结构特征及意义 (3) DNA双螺旋的多态性 (4)DNA的三股螺旋(triplex),Kings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DNA的双螺旋结构,由Watson,Crick于1953年提出。,1双螺旋结构的模型要点:(1)DNA由两条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

12、轴向右缠绕 成双螺旋,两链彼此平行, 走向相反。,(2)每条链以脱氧核糖和磷酸为骨架(主链),处在 双螺旋的外侧; 糖与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糖环平面基本与螺旋轴平行。,(3)碱基在双螺旋内侧,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相垂 直,两相邻碱基之间的距离为0.34nm碱基堆积距离。,(4) 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结合在一起;两 链间形成氢键具有一定的碱基配对原则。,配对原则:由一条链的嘌呤碱与另一条链的嘧啶碱配对碱基互补;而且必须A与T配对,形成两条氢键 A =T ;G与C 配对,形成三条氢链 GC。配对的碱基彼此称为互补碱基。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当一条多核苷酸链的序列确定后即 可推知另一条互补

13、链的序列。,(5)螺旋每上升一圈,含十对碱基,上升一圈的距离3.4nm,两相邻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螺旋直径为2nm。成对碱基大致在同一平面,碱基与螺旋轴垂直;两相邻碱基 之间的距离为0.34nm 碱基堆积距离。 生物体主要为B-DNA。, 氢键 碱基堆积力 盐键 磷酸基上负电荷被胞内组蛋白或正电荷蛋白质形成 碱基处于疏水环境中,DNA的双螺旋结构稳定因素,DNA的双螺旋结构的意义,该模型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DNA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该模型的提出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奠定了生物化学和

14、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石。,DNA双螺旋的不同构象,多聚嘧啶和多聚嘌呤组成的DNA螺旋区段,形成局部三股配对,并互相盘绕的三股螺旋,其中两股的碱基按Watson-Crick方式配对,第三股多聚嘧啶(镜像重复)通过TAT和CGC+配对,而处于双螺旋的大沟中。,*DNA三股螺旋(H-DNA, ts-DNA),DNA的三股螺旋,嘧啶-嘌呤-嘧啶 嘌呤-嘧啶-嘧啶,DNA的三股螺旋,螺旋和超螺旋电话线,螺旋,超螺旋,3.5 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一种普遍形式,双螺旋DNA的松开导致负超螺旋,而拧紧则导致正超螺旋。,DNA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人的DNA大分子

15、 在染色之中反复 折叠盘绕共压缩 8000-10000倍,组蛋白与DNA的结合,核小体,核小体盘绕及染色质示意图,DNA,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4 RNA的分子结构,4.1 RNA一级结构和类别 4.2 tRNA的分子结构 4.3 rRNA的分子结构 4.4 mRNA的分子结构,4.1.1 RNA的一级结构,RNA分子中各核苷之间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和排列顺序叫做RNA的一级结构,RNA与DNA的差异 DNA RNA 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不含稀有碱基 含稀有碱基,OH,OH,OH,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有多种不同功能,多数天然RNA分子为一

16、条单链,一些区域可自身回折,形成局部的双螺旋。,能形成碱基对的,自身回折形成“发夹”结构 不能形成碱基配对的,形成“突环”,4.1.2 RNA的类别,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占RNA总量的5%; 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占细胞总RNA的80%左右; 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在蛋白质合成时起着携带活化氨基酸的作用,最小的一种RNA分子,占细胞中RNA总量的15%。,碱基组成: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

17、(C)、尿嘧啶(U); 还有一些稀有碱基,如二氢尿嘧啶,4-硫尿嘧啶等。碱基之间不像DNA那样有严格的组成规律 即:AU,GC; 但:AU,GC。原因:RNA分子为单链不是双螺旋,只有局部回折形 成双螺旋。,(一) mRNA 信使RNA含量:占全部RNA的3-5%。作用:以DNA为模板合成,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mR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相应蛋白质的氨基 酸序列。 将DNA的遗传信息传向蛋白质的桥梁。特点:代谢活跃,更新快,分子量差异较大。,(二) tRNA 转运 RNA含量:占全部RNA的15%。 功能:1携带并转运AA到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tRNA的AA臂,与AA结合携带AA,每种AA

18、只能由特定的tRNA搬运;,2识别密码反密码子环上的反密码子能与mRNA 上的密码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而识别、结合。特点:每种AA至少有一种特定的tRNA。 细胞内一般有50种以上不同的tRNA。 真核生物细胞tRNA甚至可多达100多种。,结构特点:1分子量比较小25000道尔顿左右,由70-90个碱基组 成,沉降系数4s左右。2碱基组成有较多的稀有碱基。33-端都为CpCpA-OH。接合活化的氨基酸(与 氨基酸结合)故称为接受末端。45端,大多为pG或者pC.。,5二级结构都呈类似的三叶草结构: 叶柄:有局部双螺旋构成,A=U, G=C配对。 三片小叶:由突环构成。,三叶草分为以下几部分:l

19、氨基酸臂: 7对碱基对组成,富含G,包括3和5两个末端。 3-末端最后三个碱基CCA-OH,接受活化氨基酸。l二氢尿嘧啶环:含两个二氢尿嘧啶。 环:由8-12个核苷酸组成。 臂:由3-4对碱基对二氢尿嘧啶臂。l反密码子环 环:7个核苷酸组成,环正中三个核苷酸为反密码子。 臂:由5对碱基组成。,l额外环 由3-18个核苷酸组成,环大小变化较大,不同的 tRNA具有大小不同的额外环。lTC环 环:由7个碱基组成,大多tRNA均含T和。 T胸腺嘧啶核糖核苷 假尿嘧啶核苷 臂:由5对碱基组成。,6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整个分子的扭曲使未配对碱基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氢键,构成三维结构,似一倒“L”形。

20、,tRNA的三级和二级结构,(二) rRNA 含量:占全部RNA的80%左右,存在于核糖体内。 作用:(1)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核糖体rRNA( 60%) + 蛋白质(40%) (2) 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催化作用。,核糖体(核蛋白体,核糖核蛋白体):分布在细胞质内的微小颗粒,直径2030nm。 游离存在(少);附着在内质网上(多数)。特点:成分稳定代谢不活跃,分子量大 106。 核糖体为一大一小两个亚基,原核真核不同。,(四)RNA的其它功能 1981年发现有些RNA具有生物催化剂的功能。 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5 核酸的理化性质,(一)一般理化性质 1.晶形

21、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RNA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2.溶解性 均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在 0.14M NaCl 和 1-2M NaCl中 DNA-蛋白 溶解度低 溶解度高 RNA-蛋白 溶解度高 溶解度低 3.粘度 DNA粘度很大 RNA粘度小得多 4.旋光性 均很强,(二) 两性性质核酸含酸性的磷酸基和碱性的碱基(嘌呤,嘧啶)为两性电解质,但是通常表现为酸性。,化学性质,(三) 紫外吸收性质 核酸的碱基对240-290nm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 最大的吸收峰在260nm。,应用:纯度鉴定定性最大吸收峰:核酸:260nm 蛋白质:280nm 由OD 260/OD280 比值可鉴定核酸的纯度。

22、 纯DNA OD 260/OD280为 1.8 纯RNA OD 260/OD280为 2.0 如果核酸中含蛋白质杂质,OD 260/OD280。 (蛋白质MAX=280nm);,(四)核酸的变性1. 核酸变性:受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核酸分子中双螺 旋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破裂,双螺旋解开变成单链的过程。(分子量不变),变性因素:()温度升高。 ()有机溶剂。 ()变性剂。 () 4 pH 10 。,变性结果: ()紫外吸收增加-增色效应: 由于核酸变性而引起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原因:变性后碱基暴露,光吸收增强。()粘度下降。()原因:分子由双螺旋(具有一定刚性)变成线 团状。()浮力密度

23、上升。()()生物活性丧失。,2. DNA 热变性和Tm :过程: DNA溶于稀盐溶液 加温到80-100双螺旋氢键断裂,形成两股单链,紫外吸收骤然增加。,热变性特点:突变式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而不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发生,类似固态 结晶的熔解。 DNA 热变性温度称为熔点(融点),用Tm表示。,Tm:紫外吸收的增加量(增色效应)达最大量一半时的 温度。 (加热变性使DNA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 DNA Tm值一般在7085 ,不同的DNA,Tm不同。,3影响Tm的因素(1)G-C含量: 含G-C高,Tm高;因为G-C含3对氢键; 含A-T高, Tm低;因为A-T含2

24、对氢键。(2)溶液的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低,Tm低。(3)溶液pH:高pH使核酸失去质子,丧失生成H键 的能力; 低pH易脱嘌呤。(4)变性剂破坏H键,(二)复性复性: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互补 链重新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的过程。 DNA热变性及复性示意图复性后一系列理化物性及生物学活性可恢复。减色效应:核酸在复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降低的现象。,影响复性的因素:(1) 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可复性,且可逆复性。 退火(Annealing)。 骤然冷却不可复性。,(2)单链浓度高,随机碰撞机会多,复性速度快。(3)片断大,不易复性。(4)片断重复序列高,易复性。(5)维持溶液一定

25、的离子强度,以减少核酸磷酸基的 负电荷斥力。,课后习题,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 A.戊糖的C-5上;B.戊糖的C-2上 C.戊糖的C-3上;D.戊糖的C-2和C-5上 E.戊糖的C-2和C-3上,2.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 )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胞浆中只有mRNA 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A,C,3.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 A.15%; B.30%; C.40%; D.35%; E.7%,D,4. Watson-C

26、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不包括 A右手双螺旋 B反向平行 C碱基在外 D氢键维系 E碱基配对,( ),C,5. 各种tRNA的3末端均有的结构是 AGGA-OH BCCA-OH CAAA-OH DUUA-OH ETTA-OH,( ),B,6关于DNA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及冷冻是使DNA变性的常用方法 BDNA变性后产生增色效应 CDNA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 D在Tm时,DNA分子有一半被解链 E变性后OD260减小,( ),7与DNA对比,RNA的特点包括 A分子较小,仅含几十-几千碱基 B是含局部双链结构的单链分子 C种类、大小及分子结构多样化 D功能多样性,主要是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E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 D,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