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80422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学时王庭槐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血液学时王庭槐,1,第三章 血 液 CHAPTER 3 BLOOD,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血液学时王庭槐,2,体液 (60),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细胞内液 (40),细胞外液 (20),血浆(血管内液) (1/4),组织液(血管外液) (3/4),血液学时王庭槐,3,一、血液的组成 Blood Components,血浆Plasma 血细胞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or Erythrocytes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or Leucocyte

2、s 血小板Platelets or Thrombocytes,二、血量: 约占体重的78 7080ml/kg,50Kg,35004000ml,血液学时王庭槐,4,少量失血 10% 无明显临床症状,中等失血 20% 休克症状,大量失血 30% 危及生命,输血200ml,以50kg体重来计算,大约占血量5%, 对机体无害,血液学时王庭槐,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健康公民献血的最高年龄为: A.55岁 B.60岁 C.69岁,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液学时王庭槐,6,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生理性止血),血液

3、学时王庭槐,7,血液学时王庭槐,8,血细胞比容HCT,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血液学时王庭槐,9,(二)血液的粘度Viscosity,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lood,(一)血液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三)血浆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四)血浆的pH值 Plasma pH 7.357.45 NaHCO3/H2CO3,全血比重为1.0501.060,主要决定于红细胞。 血浆

4、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红细胞比重为1.090,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血液学时王庭槐,10,半透膜,渗透压 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多少,高,低,水,渗透,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血液学时王庭槐,11,(三)血浆渗透压 300mmol/L或770KPa 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压力 特点 意义,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主要为NaCl),大(300mmol/L或770KPa),小(1.3mmol/L或3.3KPa),不易通过细胞膜, 易通过毛细血管壁,易通过细胞膜, 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5、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血液学时王庭槐,12,应用,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血管,组织,水 肿(组织液增多) 如:营养不良性水肿 肝病(肝功能障碍),如:高渗性脱水,RBC,血液学时王庭槐,13,一、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s,(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男性为 4.05.51012/L 女性为 3.55.01012/L 血红蛋白 男性为 120 160g /L 女性为 110150g/L,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血液学时王庭槐,14,贫血,在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

6、容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红细胞形状改变:镰刀形红细胞,血液学时王庭槐,15,(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生理特征 1)膜的通透性 2)可塑变形性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病人 正常人 ESR RBC + 血浆 血浆 + RBC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与血浆的成分有关。,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沉: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 男 ESR为015mm,女 020mm,意义: 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加快,血液学时王庭槐,16,(3) 渗透脆性,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由于0.9Na

7、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血液学时王庭槐,17,、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缓冲作用,(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四)红细胞的破坏,血液学时王庭槐,18,1.红细胞的生成,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出生后主要在骨髓,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血液学时王庭槐,19,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铁:,来源,内源性铁红细胞破裂 外源性铁食物,存在形式与铁蛋白结合聚集成铁黄素颗粒 转运形式与转运蛋白结合 利用形式Fe2+,孕妇,儿童营养不足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蛋白质:主要从食

8、物中来。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 远远满足红细胞生成需要。,血液学时王庭槐,20,必要的成熟因子: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叶酸 VitB12 :+内因子(胃内),胃大部分切除,先天性内因子缺乏内因子减少 B12吸收障碍;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血液学时王庭槐,21,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2)性激素 雄激素 3)其他激素 T3、生长素,1) EPO,缺氧、RBC或Hb,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病、肾功能障碍,肾性贫血,血液学时王庭槐,22,(四) 红细胞的破坏 平均寿命120天 血管外破坏:肝,脾脾功能亢进脾性贫血 血管内破坏:机械损伤,溶血,胆色素 黄疸出

9、现 +触珠蛋白肝 铁铁黄素 Hb 经肾排出,尿Hb,血液学时王庭槐,23,PO2 RBC Hb,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肝细胞(次),雄激素 T3 生长素,血液学时王庭槐,24,二、白细胞生理Physiology of Leucocytes,(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 白细胞 绝对值(109/L) %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2.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00.51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00.101 单核细胞Monocytes0.10.838 淋巴细胞Lyphocytes0.84.02040,白细胞总数 (4.010.0) 109/

10、L,血液学时王庭槐,25,(二)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2.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组织巨噬细胞吞噬力 3.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 5.淋巴细胞: 免疫,血液学时王庭槐,26,三、血小板生理 Physiology of Thrombocytes,(一)数量与功能: 1.数量: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 2.功能: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二)生理特性: 粘附 释放 聚集 ADP 收缩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血块回缩,血清 吸附,血

11、液学时王庭槐,27,血清,血液学时王庭槐,28,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生理止血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 出血时间 min,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松软止血栓 3、血液凝固坚固止血栓,血液学时王庭槐,29,血液学时王庭槐,30,血液学时王庭槐,31,血液学时王庭槐,32,二、血液凝固 血凝: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 (一)凝血因子,血液学时王庭槐,33,凝血因子特点:,除F外,都是蛋白质;,正常情况下以酶原形式存在,不具活性, 被激活时 F Fa;,除F外,都是血浆中;,F、在肝内合成,需要维生素参

12、与, 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F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 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血液学时王庭槐,34,(二)血液凝固的过程,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 血液凝固的基本反应过程: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X Xa) (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 2、凝血酶原的激活(II IIa) 3、纤维蛋白的生成(I Ia),血液学时王庭槐,35,血液学时王庭槐,36,血液学时王庭槐,37,血液学时王庭槐,38,血液学时王庭槐,39, 分 类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酶数量 凝血时间,凝 血 小 结,(形成凝

13、血块),网罗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因子-复合物,激活因子,因子X,激活因子 结合因子,激活因子,启动,全在血中,启动,组织和血中,多,少,慢、约数分钟,快、约十几秒钟,血液学时王庭槐,40,(三)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凝血时间与凝血因子种类是否齐备及浓度有关 1.加速凝血 (1)加钙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3)应用促凝剂 (4)局部适宜加温 2.延缓凝血 (1)除钙剂:柠檬酸钠草酸铵或草酸钾 (2)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3)应用抗凝剂 (4)降低血液温度。,血液学时王庭槐,41,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A p

14、hysiological balance,血液学时王庭槐,42,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Intravascular Anticoagulants,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主要: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 III) 作用机制: 因子IIa、IXa、Xa、 XIa、XIIa属丝氨酸蛋白酶,4、肝素Heparin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作用及其机制: (1)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2)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而抑制凝血过程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血液学时王庭槐,43,三、止血栓的溶解 概念: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

15、作用下溶解的过程。 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 过程: ,_,激 活 物,抑 制 物,纤 溶 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_,+,+,血液学时王庭槐,44,血液学时王庭槐,45,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浆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 激肽释放酶 尿激酶:,主要存在与子宫,甲状腺, 故这些器官手术易出血,临床上常用于溶栓。 治疗心肌梗塞主要用药,血液学时王庭槐,46,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 对输血最为重要的血型是ABO系统和 Rh系统,血液学时王庭槐,47,(一)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

16、质。A,B凝集原 凝集素:指血清中存在的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 抗A,抗B凝集素。,(一) ABO血型系统,血液学时王庭槐,48,血型 凝集原(RBC) 凝集素(血浆)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无 O型 无 抗A抗B,血液学时王庭槐,49,血液学时王庭槐,50,(二)血型的鉴定,血液学时王庭槐,51,(三)ABO亚型: (1)分型: A1亚型:有A1抗原,A抗原,抗B A2亚型:有A抗原,抗A1,抗B。 (2)意义:当A型血配血不合时,应首先考虑 是否有抗A1凝血集干扰。通常在输 血时不考虑,但在妊娠时A2亚型抗 原性增强,要注意。,血液学时王庭槐,52,(二) Rh

17、血型系统,人类红细胞含有一种与恒河猴 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相同的凝集原称为Rh 因子 根据此种凝集原而将此种血型命名为 Rh血型 含Rh凝集原(主要是D抗原)Rh阳性(99%) 不含Rh凝集原Rh阴性(1%) 抗Rh:IgG,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需经后天致敏产生,血液学时王庭槐,53,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Rh-的母亲,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

18、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血液学时王庭槐,54,血液学时王庭槐,55,血液学时王庭槐,56,输血 Blood Transfusion,输全血 成分输血 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三、输血原则:避免同型抗原抗体相遇 1、同型输血 2、异型输血慎、慢、少 O A、B、AB O、A、B AB 3、在输血之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学时王庭槐,57,主侧方面即将给血者的红细胞 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次侧方面把受血者的红细胞 与给血者的血清相混合,交叉配血试验 Cross-m

19、atch Test,血液学时王庭槐,58,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 RBC + 血清 - - + + 次侧 血清 + RBC - + - + 输血原则,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可 慎、少 不 不,供血者 受血者 结 果,血液学时王庭槐,59,重点内容: 1.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概念。 2. 掌握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3.掌握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和功能。 4.掌握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6.掌握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 7.掌握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8.掌握生理止血的概念和过程。 9.掌握血液凝固的

20、概念。掌握凝血因子的概念,了解其种类与生化特性。 10.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 11.掌握体内的抗凝系统中的主要抗凝物质及其抗凝机制。 12.掌握血型的概念。掌握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检测, 13.掌握Rh血型的分型与临床意义。 14.掌握输血的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学时王庭槐,60,案例分析,一个黑人小女孩在早上的体育课上长跑后,感到非常的疲劳,中午一直处于昏睡状态。被送回家后,父母根据孩子的情况,傍晚时分送她去了儿科医生那里。 在与父母的交谈中,并观察孩子的状态,有以下记录: 1、孩子仍处于昏睡状态,不能正确的辨别方向和回答一般的问题。 2、她说自己非常疲

21、劳,肌肉无力且疼痛。 3、呼吸有点急促。 4、指尖、手掌、嘴唇的皮肤略现青紫色。 实验室分析如下: 1、HCT 偏低,血红蛋白偏低。 2、血涂片显示红细胞大多数变成了镰刀形。 3、电泳法显示出非正常的血红蛋白。,血液学时王庭槐,61,What is your diagnosis?,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血液学时王庭槐,62,50kg的成年男性,其血液总量和血浆量分别约为 A2500ml和1000ml B5000ml和2500ml C3500ml和2000ml D4500ml和2000ml,C,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D,

22、血液学时王庭槐,63,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血浆渗透压的小部分 B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C与血浆容量有关 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红细胞膨胀,D,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 B葡萄糖 CKCl DNaCl,D,血液学时王庭槐,6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 A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 B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C蛋白质摄入不足 D红细胞脆性大,A,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是 A肾上腺素 B5羟色胺 CADP、组胺 D凝血酶,C,血液学时王庭槐,65,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 A血浆 B体液 C血清 D细胞外液,C,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 A血小板聚集 B红细胞凝集 C血细胞

23、凝聚 D纤维蛋白形成,D,血液学时王庭槐,66,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重要原因是 A血小板不易黏着 B血小板不易聚集 C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 D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E 凝血功能减弱,C,血液学时王庭槐,67,血小板参与 A吞噬作用 B生理止血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B,血清成分的特点是 A血浆除去血浆蛋白的液体 B抗凝血液经离心沉淀的上清液 C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 D全血除去血细胞后的液体,C,血液学时王庭槐,68,维生素K参与部分凝血因子的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可能引起 A因子、V缺乏 B因子、X缺乏 C因子、缺乏 D因子、缺乏,B,血液学时王庭槐,69,ACa2+

24、B因子 C. 因子 D因子 外源性凝血启动因子是 抗血友病因子是,C,B,血液学时王庭槐,70,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机制是 A去掉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B.与血浆中的钙结合而沉淀 C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D与血浆中Ca2+ 形成可溶性络合物,D,血液学时王庭槐,71,ACa2+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血液凝固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凝血因子是 在肝细胞合成必须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是,D,A,血液学时王庭槐,72,一男性患者56岁,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红细胞数量3.01012/L、 血红蛋白浓度为110gL、红细胞平均直径为8.5m;白细胞总数5.5109/L;血小板10.5109/L。 提示该患者最大可

25、能是 A各项指标均正常 B患有缺铁性贫血 C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C,血液学时王庭槐,73,有一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有大量液体渗出,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红细胞数量5.5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60g/L、红细胞比容为56;血液黏滞性为水的6倍。血压为12.010.7kPa(9080mmHg),需要补液。您认为 A宜输全血 B宜输入血浆 C宜输入红细胞浓缩液 D宜输入生理盐水,B,血液学时王庭槐,74,献血者为A型,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B型 BAB型 CO型 DA型,B,血液学时王庭槐,75,下列关于Rh血型中的Rh抗体的内容,错误的

26、是 ARh抗体为天然抗体 BRh抗体属于IgG C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 DRh抗体能凝集Rh阳性红细胞,A,血液学时王庭槐,76,关于Rh血型系统的说明,正确的是 A血清中含Rh抗体者为Rh阳性 B红细胞中含D抗原者为Rh阳性 CRh阴性者血清中含Rh抗体者 DRh阴性血不能输给Rh阳性者,B,血液学时王庭槐,77,已知甲某的血型为B型,通过交叉配合试验发现其红细胞可被乙某的血清所凝集,但甲的血清不能凝集乙某的红细胞,乙的血型可能是 AB型 BA型 CAB型 DO型,D,血液学时王庭槐,78,A凝集 B叠连 C凝固 D聚集 血管损伤处血小板发生 A型红细胞与B型血清混合时红细胞发生,D,A,血液学时王庭槐,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