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11882930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基础知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基础知识一、机械设备存在的共性问题机械对人体的伤害是由于机械的动能和势能产生的。机械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主有:夹伤,撞伤,切、擦伤,轧伤,卷入伤害,飞出物伤害等。预防机械伤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设计实现本质安全和安装安全防护装置。1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危险在设计控制装置及操作装置时,应遵守如下要求:位置正确,类型合适,避免无意启动,方向合理(部件的运动方向与机械整体的运动相协调),具有明显的识别特性(大小、颜色感觉等)。设计应该保证机械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如操作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置、限电开关等。设计者应考虑到在对机器进行维护和清理时的操作安全问题。在进行常规的调试、上油等工作时

2、,机器的安全装置及其部件不应该被分离或拆除。为此,需要有隔离窗、连锁安全装置。应该对重要的部件设置维护窗口,而对危险的部件进行隔离。对于不易接近的部件,应该设计为自动润滑装置。为防止机器的无意启动,应设计有自动的断开装置。在车间中,合理的机器布局形式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的布局要考虑如下因素:(1)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理;(2)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为操作机器而特需的照明;(3)管、线布置: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4)维护时的出入安全。2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当未能实现本质安全时,必须安装防护装置。在机器正常运转时不需要进

3、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依次考虑安装防止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安全装置、阻止身体靠近危险区域的隔离装置以及在操作进行到危险点之前使机器自动停止的跳闸装置。在机器正常运转时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依次考虑安装连锁装置、自动安全装置(用于低速机器,把任何暴露于危险中的人体部分从危险区域中移开)、跳闸装置。二、特种设备机械的安全1起重机械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原理对于起重机械都适用,这些基本原理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该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完整性。应使用正确设备。(1)主要危害类型1)翻倒:由于基础不牢、超机械工作能

4、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2)超载:超过工作载荷、超过运行半径等;3)碰撞:与建筑物、电缆线或其他起重机相撞;4)基础损坏:设备置放在坑或下水道的上方,支撑架未能伸展,未能支撑于牢固的地面;5)操作失误:由于视界限制、技能培训不足等造成;6)负载失落:负载从吊轨或吊索上脱落。(2)危害的消除为了防止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事项。1)识别与测试:所有起重机必须经过测试,而厂商需要给出对每一项测试结果的签字证明。测试结果应与使用说明相符,其中必须清楚地注明安全工作载荷。起重机不允许在超过额定载荷的工况下工作。2)维护:起重机应该进行例行检查,任何缺陷均需立即修复。检查的记录应予

5、以保留。3)安全措施:为使起重机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如下一系列安全措施。载荷显示,有两种类型:a载荷半径显示器;b可提供声音及视觉显示警告的自动安全载荷显示器。控制:应是“傻瓜”类型的并有明显标志;限位器:为了防止钓钩、滑轮组超出行程范围,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限位装置;出入:应该为操作员提供安全的出入条件,这种出入条件在维护、测试及应急时也应具备;操作位置:应该相对于吊钩及载荷有良好的视线,而且便于控制操作;乘员:在没有批准时,不允许有外人进入操作室,而且禁止在吊臂上有人;吊臂:吊环、吊索、缆线、螺栓及钩链等都要经过检测,必须是无损的而且安装适当,有明显的标志和安全的工作负载,并且使用适当(不要在有

6、尖、角处或者不正常的角度下使用)。4)操作区:邻近作业区的危害,包括上方电缆及裸露的动力设施都应该进行识别,将其移开或者加以安全保护。起重机要有牢固的支撑,对于新安装的起重机,其支撑所需要的尺度及强度都应该明确。要检测是否有与其他起重机或建筑物相撞的可能性。5)操作人员训练: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及加载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健康的能适应工作强度要求的人员。作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2、厂内机动车辆厂内机动车辆应该制造良好、没有缺陷,载重量、容量及类型应与用途相适应。车辆所使用的动力的类型应当是经过检查的,因为作业区域的性质可能决定了应当使用某一特定类型的车辆。在不通风的封闭空间内不宜使用内

7、燃发动机的动力车辆,因为要排出有害气体。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如刹车、方向盘及提升部件)发生故障。任何损坏均需报告并及时修复。操作员的头顶上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应按制造者的要求来使用厂内机动车辆及其附属设备。(1)可能出现的问题1)翻倒:提升重物动作太快,超速驾驶,突然剥车,碰撞障碍物,在已有重物时使用前铲,在车辆前部有重载时下斜坡,横穿斜坡或在斜坡上转弯、卸载,在不合适的路面或支撑条件下运行等,都有可能发生翻车。2)超载:超过车辆的最大载荷。3)碰撞: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车辆之间的碰撞。4)楼板缺陷:楼板不牢固或承载能力不够。在使用车辆时,应查明楼板的承重能力(地面层除外)。

8、5)载物失落;如果设备不合适,会造成载荷从叉车上滑落的现象。6)爆炸及燃烧:电缆线短路、油管破裂、粉尘堆积或电池充电时产生氢气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爆炸及燃烧。运载车辆在运送可燃气体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火源。7)乘员:在没有乘椅及相应设施时,不应载有乘员。(2)危害的消除为安全使用工业载重车辆,应注意以下事项;1)作业场所:地面需适合车辆使用,在车辆运动的路线上,地面应平坦且没有障碍物。场地上的堆栈及存放物的布局应合理,当车辆及作业人员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穿行时,需要提供必要的通道,且规定有明显标记的行动路线。作业区应禁止行人入内,否则,应在通道上设置明确的标识或适当的警示信号,以标明优先行动的

9、顺序。对于进出及堆放作业,应有合适的照明条件。装载区域要有适当的布局而且为车辆停放提供三角木楔来稳定停放。在允许的载荷范围内,地面坡度不应超过1:10,否则,要使用制造商指明的在给定载荷下可以在更陡的路面上运行的车辆。电池充电区域应当与作业区分开,要求禁烟、通风并禁止明火。2)培训:要求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3传送设备最常用的传送设备有胶带输送机、滚轴和齿轮传送装置。(1)可能出现的伤害1)夹钳:肢体被夹入运动的装置中;2)擦伤: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3)卷入伤害: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之中;4)撞击伤害:不正确的操作或者物料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2)危害的消除 1)带式传送设备:夹伤最易产生在传送带及传动轮的结合部位,传动轮是最主要的危险部位,因此,要求对其封闭,或者设有安全装置。在皮带转向、加料及设有导向轮的地点,也有导致夹伤的风险,因此,也应采取类似的安全措施。在传输带上,也可以使用全封闭或用绊网来切断原料供应这类形式的安全装置。对于长的传送带,在适当的位置,应设置安全通道;2)滚轴传输:滚轴可以是有动力的,也可以是无动力的。对于动力驱动形式,在动力驱动轴处要有安全装置。在传送带上方需要通道时,应提供专门的通道设施;3)齿轮传输:任何时候都要求有安全装置,只有在驱动器锁定时,才能进行保养和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工类职业技能考试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