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军事战争.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99456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与军事战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杜甫与军事战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与军事战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与军事战争.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杜甫与军事战争公元 752 年,四十岁的杜甫写了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 前出塞,总计九首。 这个时期还是大唐王朝的生长期, 伴随着生长期的, 是大唐王朝在军事上的扩张 期,大家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前出塞 第六首表达自己的军事观 点,这是一篇能超越唐朝当下,甚至超越几个世纪的军事 论文 ,四十个字,好像 四十支犀利的箭,在理论上射得准,射得透。这篇微型军事论文的重点落在武器装备运用、 战术打击重点和杀伤力三个层 面上。在武器装备上,选弓,要选弓背强有力的,选箭,要选箭杆长的,例如李 世民特制的大羽长杆箭, 比普通弓箭要大一倍。 唯有这样, 才能保证打击力度和

2、射程。如此优质的武器, 是用来大面积杀伤敌人吗?非也, 而是用来实施针对敌方 的“斩首行动” 。武器不是用来杀人的, 而是用来瓦解战斗力的, 射掉敌方战马, 敌人虽然未死,但战斗力瓦解了;擒拿敌方首领,虽然没有大面积歼灭敌军,但 已瓦解敌方指挥系统。武器越精制,打击越到位, 就越能准确地瓦解敌方战斗力, 杀伤面就不必扩 大,因此杜甫提出“杀人亦有限”,“岂在多杀伤”。 这不只是人道主义的慈 悯,也是一种高明的战略。打仗,讲究的是达到战略目标,而不是讲究杀死杀伤 多少人。例如 1943 年夏季的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如果从杀伤敌人而言, 德军似乎占 了点便宜。当时公布的数据是德军死伤 60 万,损失

3、坦克 900多辆,而苏军则死 伤 80 多万,损失坦克 6000 多辆。战时公布的数据往往有注水嫌疑, 而冷战后根 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 SS装甲军的秘密文件披露, 德军 SS 装甲军的坦克损失可能不过 48 辆!而苏军方面,光是 181 坦克团就全军覆灭。从数据来看,德军在“杀伤敌人”方面似乎占了优势,甚至当时有德军将领 乐观地认为德军在苏联的战略攻势已经胜利完成。 可如果跳开库尔斯克这个点来 观察,整个战略面上,德军却失败了,苏军战斗力还在成长,它在重大伤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德军却是在大量杀伤敌军的基础上收缩战线, 战斗力已不可再生, 况且盟军已在 西西里登陆 战术上的“多杀伤”,却换来战略上的失败,何其微妙!杜甫军事思想的高 明之处就在这里: 用最精良的武器, 达到最精确的战略目标, 不纠结于杀伤敌军 的数量,不在战略目标上做不切实际的膨胀, 一切以保护主权和民族生存利益为 基准,“列国自有疆”。这篇微型军事论文的发表,没有引起任何重视,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