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86148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将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于本课程的教学中,在优化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该课程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正常人体结构;信息化技术;教学研究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显得尤为突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

2、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功能关系的科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和生长发育规律,从而对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状态,乃至对疾病的诊疗奠定基础。传统的正常人体结构教学以教师讲授、演示,学生观摩为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加上,该课程专业性强,人体各器官结构多数位置较深,形态各异,结构抽象复杂,空间立体感强,有些结构难以直

3、接观察,多重因素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信息化教学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过程性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传统教学比较,信息化教学能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且解决教学难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 二、信息化技术在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的应用 1.建设正常人体结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备条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当前在教学中,难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影

4、响因素。因此,建设正常人体结构在线开放课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体系,首先要建立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明确各自责任与分工;其次,要完善整合本课程体系,制订在线课程的建设目标;此外,应对接护理职业岗位,本着“基本、必须、够用和实用”的原则,精简优化教学内容。建设在线课程的资源主要包括: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项目指导手册、微课、教学视频、作业、自测题、在线讨论与答疑等。目前,国内多数课程以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雨课堂等为平台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为引导,将课程的教学

5、内容整合为相关的学习任务,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对接学习任务,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融入课前学习任务,有效将课前与课中相对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反思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薄弱问题,依托在线开放课程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这种便捷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在解决学生学习困惑的同时,提高教学成效。在线开放课程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紧密联系,实现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课前,教师利用课程平台推送相关的学习任

6、务,学生领取并完成任务。教师再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线开放课程改变了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引导者、指导者。同时,通过这种以在线课程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引领学生进行任务分析、讨论探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2.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具有专业性强,专业名词繁多,人体结构抽象复杂、空间立体感强,器官的微细结构不易观察等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晦涩难懂、学习兴趣不浓,而教师虽然

7、在讲授过程中利用了图谱、标本及模型,但对于位置较深的器官,其空间立体形态结构难以展示,学生难以准确观察、学习理解。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可有效解决上述教学困扰。将不断涌现出的新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3D解剖软件、VR、AR等,应用于正常人体结构的课程中,尤其是在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处,利用软件简便易操作的特点,可生动直观地展示人体各器官的结构。通过拆分、任意角度旋转等模式,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到各器官的毗邻、及空间构象。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可轻松掌握一些在传统教学中不易学习的结构知识。此外,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

8、的限制,大大拓展了教学时空。3.构建信息化“理实体化”课堂。传统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为理论课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往往只注重”教”,不注重学生“学”。且多数情况下,为先上理论课后上实训课,有时由于理论课讲授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上实训课,学生不能长时间有效识记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而现代信息化“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训;另一方面在实训中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正常人体结构的实训课既包括大体标本、模型的观察,也包括显微镜下的观察组织结构,传统实训课多数在单一的实训室完成。此外,对

9、于人体标本还存在着操作不可逆的特点,往往一具人体标本,一个班级上课后,后续班级再上课时无法观察最初的形态结构。因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大体标本的观察,可以节约资源,重复利用。对于观察组织的微细结构,可以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它是将数码显微镜,通过局域网实现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教师端和学生端均可拥有清晰的画面,还可呈现出多种交互模式,充分实现了图像数据共享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使师生、生生互动机会增加,并且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构建出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 三、小结 在信息化背景下

10、,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饶凤英.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信息化教学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6(1). 2吴劲松.教师专业化如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3). 3康合太,沙沙.数字教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第二代“人教数字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4朱钰叶,刘亚学,杨春辉等.信息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正常人体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4). 5贾兰,周铎,赵光.基于“互联网+”的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