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7666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一、移动互联网基木概念移动互联网(Mobilelnternet)的定义较多。简单列举如下:移动 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概念。移动互联网可细 分为移动和无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可以是电脑以无线方式接入互联 网,而移动互联网主要基于移动设备(主要是智能手机等)接入互联 网,是真正的移动的概念,更加体现了网络无处不在的需求满足。中兴通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中给出"狭义的移 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通信网 络接入网络。广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 他

2、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W-LAN, WiMAX, GPRS, CDMA 等)接入互联网。从上述诸多定义中看见,移动互联网包扌舌三个要素:移动终端、 移动无线网络和应用服务。因此,移动互联网可以简单定义为:一种 采用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无线通信方式,推送业务和获取服 务的信息服务业态。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总结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简单说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 固定互联网业务向移动终端的转移,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 网相似的业务服务。二是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如中国移动的飞 信、中国联通的沃友业务等。三是基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功能相结

3、合, 而产生出的有别于固定互联网的业务创新,这己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 发展的主要方向。如微博、位置服务、购物比价、移动电子商务等, 这些服务业态的成功,就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关键,即将 移动无线通信的网络功能与互联网的应用较好地实现了深度融合,从 而创新出适合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与服务。从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就足以看到该产业的红 火。产业发展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从运营商政策、带宽资费、 用户体验,还是操作系统、终端变革、业务创新、服务内容、受众人 群等等方而,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并且从中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与业绩。举例如下:从移动终端与用户规模上看。2010年

4、全球3G及 更先进技术的用户量达到10.26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量为8.6亿 左右;在手机用户中,智能终端的普及率达到19%o而在中国,2010 年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为3.03亿,而到2022年的6月份,这个数字 增加到了 3.18亿。近两年,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据预测,到2022年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超过互联网的用户数。这构成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用户基础。从移动应用看,移动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被用户熟悉,并 且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桌而软件。以微博为例,2011年仅新浪微博注 册用户量就超过2亿,日均微博发布量达6000万条,己有超过2000 家政府机构、超过3万个企业品牌在新浪

5、开微博,并且这一趋势还在 扩大过程中。在6000万微博用户时,只有15%的微傅内容来自移动 互联网,而现在,这个数字增长到了 34%。移动搜索的数字更是惊人, 从2009年到2011年,国内移动搜索的成长速度接近17倍。手机QQ、 移动搜索等领域同样是成绩斐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己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移动互联网凭借“随时、随地、随意,以及“口袋中的互联网等 特性,将在未来深刻且深远地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 将会深度且广泛地融入人们的FI常生活,改变娱乐休闲方式、消费模 式、商务模式、学习生活模式等等,尤其是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带来新体

6、验、为移动办公真正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易观报告显示,到2013年智能终端占手机销售比例将突破70%, 移动互联网由于用户以及应用终端的快速发展,在2013年年营收将 突破6000亿。这些令人兴奋的彰显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数字, 无不激起许多的业内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给出了非常乐观的产业未来 发展趋势分析。总结起来大致包括:1)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的融合速度、广度与深度都 将会加快。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4G时代的到来及各种应用的推出,互 联网从台式PC、笔记本加速向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各类PAD等) 及其他移动设备转移,从办公室、书房、网吧走向人们的"口袋,移 动互

7、联网和有线互联网的融合速度与力度在加快。同时,移动终端的 PC化趋势愈加明显,其功能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不显著。移动互联网实现了基于SOLOMO (社交+本地化+移动)的业态, 占据的是人们“碎片化时间段,包括人们的上下班路上时段、各类等 候时段、外出旅行时段、休闲娱乐间隙、购物时段等各种长短不一的 碎片时间,人们实现了便捷地享受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由于终端功能的限制,移动互联网会成为有线互联网的延伸与补 充。2)信息服务内容海量化。移动互联网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图片、铃 声、新闻和资讯等应用,更有博客、搜索、移动社区等移动互联网服 务,并将随无线网络带宽的增大与资费的下调,游戏、音乐、视频、 位置服务、商务服务等将会随时、随地为广大用户所享用,由此移动 互联网信息服务内容将步入海量化。3)移动支付推动移动商务迅猛发展。支付手段一直以来就是扩大 移动商务主要瓶颈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完善,移动支付实 现了可能,并进一步助推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方便、快捷, 在小额支付领域大有作为,也顺应了移动商务的交易特点,必将大大 推动移动商务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