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12513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重资打造新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的看法【原文出处】 广东史志视窗【 作 者 】曾昭璇【 年 份 】 2004/02 【原刊期号】 2004/02 【 正 文 】一、珠江三角洲放射状水网地貌的特色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季风地带的建设性三角洲,夏季有台 风、雷雨使河流洪泛,冬季锋面雨亦使河川川流不息。流量 丰富而使东西北三江沙泥多带入在广州溺谷湾内堆积。东西 北三江洪流及泥沙每随洪水带下,一般河道都有较大水位变 化,即洪水期高水位时,不是平水期水位所能容纳的,洪水 溢上两岸淹没平原 (如广州在珠江平原上, 1913 年的大水即 淹没大半个广州 ),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一大特色。 洪水期

2、即可 冲出两岸,另成新排洪水道,这样,每每在洪水期形成新河 道,使河口成为多条排洪水道的形态,并在河口人海处形成 三角洲,即河口向海方向分成放射状河系,分流人海。由于 平水期有海潮流入各排洪水道中,故一般分叉各水道多能成 稳定河道,成为有利于航行的优良水道,水深一定,滩、礁 少。如 3000 吨海轮由磨刀门直上肇庆。因潮流在盛期可达 零羊峡,北江,在汉代潮区曾至飞来峡,由峡下广州一夜可 至,东江亦达博罗田螺峡。这些水道是建设性的,即河口不 断向海伸展,并在河口形成 “ 沙田 ”( 沙泥堆积 成的水田 )。经过鱼游、迫橹、鹤立、草埔四个阶段,即可筑 围成田

3、,种植水稻,故宋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成为 “ 鱼米之乡 ” ,粮食直供至杭州、浙闽一带。加上水道 利于航行,故工业兴旺,成为我国一块宝地。但随着人口增 加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对三角洲水道的过度开发, 逐步造成不良生态环境,使当地环境变劣。热带季风区的珠江三角洲水系的发育模式发射状形态,又 是串珠状。这一模式是在更新世时即已形成,因为今天珠江 口外,就有水下三角洲群的存在,表明古代水下珠江三角洲 群,已呈串珠式的发展。今天三角洲的发育也基本上是按这 种水下三角洲发育模式进行。二、北江下游三角洲天然放射状水网的瓦解 (图一主要古河道 简图,略 )北江出罗

4、平山脉浈阳三峡后,即人三角洲范围,潮流可 顶托河水, 使水流变慢, 成为沙泥沉积之所, 形成堆积平原, 洪水一来,即冲出两岸另成新河道,故宋代以后即已有堤围 沿河兴建,成北江下游串珠状小型三角洲之一。1清远盆地小型三角形筑围淤田水系瓦解 北江流出飞来峡后,被分支成放射状三角洲水道,由于 盆地的开垦,在明清以后,被垦田淤断成田,已查得正干以 东,即有 6 支。(1) 百家塑叉道 1506 年(明 )筑堤淤断为田。(2) 青榄海 1495 年筑基成围。(3) 涟水 古道宽 20 米,淤断于清代。(4) 隔岭水 古道宽 50 米,深 5 米,清淤断。(5) 海仔 古道宽 100 米,但可行小舟,清淤

5、断。(6) 沙塘水 清建堤淤断。正干二东岸有 3 支洪水道,通西部水塘区。(1) 花塘叉道 在清远城古城围南出, 1932 年崩围流东 南出入花塘积水区。(2) 黄塘叉道 清代筑金亭基时断流。(3) 山塘叉道 由北江正干沙塘分出, 南流入瞰咀复人北 江正干。 1915 年在山塘基口。2石角北江、白坭河间小三角洲的瓦解 北江正干成西侧正二干二河道,东侧为北江强支白坭河 道,其问明代兴建清平围,围内支叉主要有 4 支,均于明代 淤断。(1) 落排河白坭河 石角分出北江强劲支流, 明清用为流放竹木排的河川,此河人广州虽短,但流急,沿此水一 夜由英德峡可到广州,下游流经白黏土层区故改名白坭河。 后因防

6、北江洪流冲人广州,明代建清平围 (1495) 淤断。(2) 石角田心古道建清平围时淤断。(3) 横基沥沥为深水河道之意, 为北江南下强支, 到 永平分 3 支,东入白坭河, 第二支东南经大鲁涡东人芦包水, 第三支南入独树冈 (明 1368 年塞断 )。(4) 界牌河石基南面界牌圩口处沿大塘沙洲南下的 叉道,清代亦淤断。大塘本为北江干流江心洲,清代并岸建 围,东叉道淤断,使北江正干只余西支南下。大塘西围沿北 江正干东岸建成。(5) 芦苞水道北江下游近潮区仍有叉道, 芦苞水被淤 于近代。芦苞河亦北江强支,河道发育于更新世沉积旋回之 上的全新世沉积旋回上,仍为全新世发育河道。宽 500 1000 米

7、。芦苞河为晋代主航道,齐召南水道提纲还称它为 “ 正派”( 即主流 )。明建河堤使芦苞河变狭,潮 流减退, 1819 年三水县志记 “ 潮至芦苞即止 ”。但东汉时却潮至清远峡。到明代已显淤浅,如 1562 年广东通志即云: “ 其水秋涸,夏始溢。 ”1921 年,兴建芦苞水闸,以防洪水入广州而截断。 自明以后,北江下游三角洲上放射状优良深水航道水网系统 随着历代人为的改变 (如筑堤、防洪等工程 ),已变成单一的阔广浅水的不利航行的水道,景观大大改变、自然环境与人 文景观已和明

8、代之前大不相同。三、西江下游三角洲放射状水网的瓦解 (图一主要古河道简图, 略)西江下游三角洲主要水道的断截也很突出。西江出三榕峡后,因受潮汐顶托即行分流,主水道分成 多支,形成以峡口为放射顶点的分支状态。下列 4 条分支水 道,明代均淤断,使西江下游三角洲天然放射状河系也变为 单一的两江河阔水深正干,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产生 巨大的改变。(1)肇庆盆地内后沥水道的截断肇庆盆地本来是 “ 两水夹洲 ” 地形,即西江 正干(南支 )和北支中夹一岛洲 (即今肇庆城 )地貌。北支由峡口 桂林头经今星湖出零羊峡口, 称“ 广福围 &

9、;#8221; 。清 初已记围半成田, 半成浅湖,即古河道所经。 唐代淤出旱峡, 北宋时建围截断。(2)东门坳古河道 (羚羊峡西口南岸宋隆支叉 ) 北古叉道沿烂柯山南东门坳出金利西江正干古河道,今 天仍建有宋隆水闸,防西江洪水涌人古河道,穿金利围出西 江。早在唐代已建有金西围防西江正干洪水淹人金利围中。(3)宋隆古洪水道 宋隆河经白土圩南下名白坭河,流出高明河,汉代已有 宋隆县建立,与肇庆交通频繁。但为洪水常淹,故明初要在 高明河水口处鸬鹚峡口建堤防高明河洪水淹人。西江在零羊 峡口宋隆处亦建水闸塞断,以防西江防水涌入白坭河,出高 明河。(4)羚羊峡东出口处广利到四会大沙镇古河道 西江出羚羊峡后

10、河道扩宽,河水即行分叉,北支由广利 圩东北流向四会大沙过绥江正干人大旺草塘。西江正干河水 在北江亦可回水上北面马房。 这样,西江下游放射状三角洲由于南北四条叉道被淤断成为 一条独穿羚羊峡东流汇北江的江阔水深河道,在古代可汇北 江一起,直东流人广州。自宋代大兴堤围建筑后,思贤滘的 形成,又被切断西江和北江的汇流东去形势。四、绥江三角洲的发育与思贤滘的生成,改变了西、北两江 联系的形式 (图一、二思贤滘堤围图,略 )1思贤滘的形成绥江是一条山区暴流性河流 (洪水期水位高达 7 米 ),下 游小三角洲只分两支,西为青岐水, 入西江; 东为正干 (马房 水或南津水 ),人北江。故绥江三角洲沙泥受西、

11、北两江支配, 向南东方向伸展。迫北江东迁,西江南迁。汇口处有沙洲堆 出,在西江为琴沙 (1368 1644) ,在北江为郭苏沙 (1913) 、 万金沙 (1913) 等。在小三角洲区域明代亦建围南伸,主要堤 围至少有下列几处:(1)大兴围1415 年建(2)墩头围1583 年建(3)灶冈围1368 1550年建(4)茶冈围1368 1644年建(5)王公围1368 1644年建(6)角尾围1875 1907年建这些堤围互相连接向东南伸展,成一沙脊,突入思贤滘 中,分隔西、 北两江主流。 堤围问有不少东西通往的小河叉。 表明此时沙舌已发展达 4 公里之长,占了思贤滘大半阔度, 这些地区为西江古

12、代河道所经之地。思贤滘之成,当为宋代 以后堤围兴筑后,到明代以后才不断筑堤成围,伸入西江河 道中,形成东南走向的沙舌。明代以后思贤滘,也因南岸不断有堤围兴建,滘道由阔 而狭,到清末时期,已成为一条狭窄的滘段,已成 150 米以 下的急水道, 难于航行, 截断一向为广州通向肇庆的主航道, 只好另外绕外围水道,如清代改道由庄步水道行走,再折上 北行人肇庆。2思贤滘发育改变了西、北两江合流入广州形势思贤滘北岸沙舌南伸,滘道成一向南弯道,有利于北江 水西流或西水东流冲刷南岸,增加流速。北江因由放射状水 网区转为沙洲发育广阔浅水河道,故河床淤积日高。下表可 见:黄塘堤(在北江大堤北部 )南宋时 3 尺(1260 1271)明中叶 6 尺1522 1560)明末 7.3 尺(156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