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1988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行为主义理论阐述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干预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 大会曾为心理健康定义为 : “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 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还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身体、智 力、情绪十分调和 ;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 ,能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率的生活。 ”异常心理则是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而言的 ,通常指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 生活的异样或病态心理与行为的表现。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非常复杂,由于人们对心理问题理解各异 ,故而出现了很多阐述异常心理的理论和观点。但在当代 心理健康

2、研究领域中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学派的理论研究观点占 主导地位 ,本文仅就行为主义关于异常心理的阐述做些探析。一、异常心理的形成机制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进行 的著名的经典条件反射试验以及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为行为主义理论的产 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表明 ,行为是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下形成的。行为 主义观点认为异常心理主要是以下原因产生的 :1、异常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的结果。这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原因分析。原本为中性的无关刺激由于总是 与特定的无条件刺激同时发生 ,使人受到一定的刺激 ,那么这中性的无

3、关刺激就可能 在人的意识中持续产生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被带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从而可能导致异常心理和行为的产生。2、控制不当和惩罚过度引发行为失调。斯金纳认为失调行为和疾病是由于控制不当或惩罚过度引起的。控制是人类社 会的本质属性。个体对于企图控制自己行为的力量可能以暴力的形式反击,或者以极度消极的方式来逃避这种使自己不愉快的限制和惩罚。当一个人接受控制或惩罚 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刺激 ,这些刺激会引起个体恐惧、焦虑、抑郁、愤怒之类的情 绪 ,在控制不当、惩罚过度时尤其如此。通过条件反射 ,个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相 似的情境中遇到类似的刺激 ,就会引发相同的情绪反应 ,长期使用不当控制和过

4、度惩 罚就会导致异常心理及行为的产生。3、负强化或不良强化的作用。强化是指通过控制某种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增加此种行为重复出现可能性。根据行为结果出现的不同可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指行为出现 后,给予个体某些事物作为后果来加强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负强化是指行为 出现后 ,从环境中去掉某些事物作为后果来增加行为重现的可能性。当一些能使个 体充分满足并产生愉快情绪的行为得不到充分的正强化或因种种缘由无意或有意地 使一些不良行为得到了充分的强化 ,那么个体在这种强化结果的刺激下 ,会在情绪、 行为上表现出各种异常。二、行为疗法 (对异常心理的干预措施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可观察的行为和环境

5、对个体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它认为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应该重视外部行为和环境的改善 ,而没必要去寻找个体内部的智 力或情绪方面的问题。(一行为治疗的主要内容1、确认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据此制定治疗目标 ,选择治疗技术。2、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对求助者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帮助求助者建立起新的行 为方式。3、记录求助者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 ,以评估治疗过程。(二行为治疗采用的方法 :1、系统脱敏法它是利用交互抑制原理或反条件作用原理 ,来矫正求助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 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惧状态。治疗从呈现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 恐怖的刺激物开始 ,当刺激不再引起个体的不安时便可向个体呈现

6、略强一些的刺激 依此类推。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 ,个体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恐惧、不安。2、模仿学习它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的反应倾向 ,帮助具有异常心理和不良 行为的人用适当的反应取代不适当的反应 ,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这种 新的行为。主要包括想象模仿和参与模仿。3、强化法它利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通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行为 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某一行为如果得到奖赏 ,那以后这个行为重复出现 的频率就会增加 ;反之 ,得不到奖赏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就可能减少。4、放松训练。一般包括想象性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 ,它有助于全身肌肉放松 ,造成自我抑制

7、状态,促进血液循环 ,平稳呼吸 ,增强个体应付紧张事件的能力。5、代价券制度在许多精神病医院已采用此法管理病人。它使用一种形状类似钱币的物品来换 取奖励品如香烟、衣物、杂志等物品。发放代价券可鼓励个体不良行为的改进,并且逐渐增加要求 ,提高标准 ,实现治疗目的。三、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一行为主义的理论价值1、将人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反对将不可捉摸的心理、意识现象作为 研究对象。从某种角度而言 ,这对消除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具有积极作用 ;在心理学 研究方法上 ,它主张通过客观的实验观察来研究行为 ,巩固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基 础。2、运用条件反射原理来训练和矫正人的学习、行为 ,不仅可用于正常人非正式 的自我改善或个人适应 ,而且还可服务于有严重精神病或病理障碍的人。在现实运 用中有较强的实效性。(二行为主义理论的缺陷1、过多强调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 ,夸大了采用外在行为控制的效果 ,过分排斥心 理现象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主张在人类和动物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行为科学技术解决全社会的行为问题 明显地扩大了行为理论在社会中所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