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29442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某县蚕业生产情况调查 _县是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_省柞蚕生产基地县,蚕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柞蚕特色经济,对于实现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_的柞蚕产业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分析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概况和发展现状 近年来,_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把柞蚕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特色产业来培育,有力地推动了柞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现有柞树和柞坡资源_X万亩,适宜养蚕柞坡_X万亩,主要集中在_、_等14个山区乡(镇、办事处)的_X个行政村,常年放养春季柞蚕卵_公斤左右,

2、利用柞坡面积_X万亩,从事蚕业生产的农民群众近万户、3万多人。2021年以来,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由一年放养一季春蚕到一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的新突破。20_年,全县春秋两季放养柞蚕卵达到4848公斤,鲜茧产值6244万元,蚕农户均增收_00多元,人均增收_00多元。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悠久的生产传统,奠定了_县茧、丝、绸、绵名气全国第一、丝绵加工销售量全国第一、丝绵加工销售从业人员全国第一的特殊地位。200X年,_县柞蚕生产被市农业局确定为四大特色产业之一。 二、产业优势和有利条件 1、生产历史悠久。_县柞蚕生产始于夏代,盛于明清,距今已有2021多年悠久历史,“_绸”曾经是大唐帝国通过“丝绸之路

3、”销往西亚和欧洲的贵重商品,清代山区人民几乎家家户户养蚕、缫丝,民国时期_丝绸市场已经形成规模,许多上海商人在此开店专营“_绸”。_X年,_绸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誉为“_X”,从此蜚声海内、享誉全球。_悠久的柞蚕生产历史,不仅为柞蚕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_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发掘价值和很大的产业拓展空间。 2、柞坡资源丰富。我县的柞坡面积分布相对集中,总面积在全省位居第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在保护现有柞坡面积的基础上,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柞坡质量的提升改造上,不仅使蚕业生产效益有了明显提升,还大大提高了柞坡的生态观赏价值,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业打

4、下了良好基础,是近年来我县实施“_、_、_、_”发展战略的一大成果。 3、比较优势明显。得益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我县的柞蚕茧蛹较二化性蚕区早上市4个月,在抢占市场方面有时间优势,而且茧丝和蚕蛹质量非常高,是全国柞蚕产区里的佼佼者。丝绸产品虽然产量较小,但与其他地区的柞蚕丝绸相比,既有历史渊源,又有质量保证,多数辗转远销西亚、中亚和中东地区,在阿拉伯国家颇受欢迎。 4、群众基础广泛。上世纪后叶,_的柞蚕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创汇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群众对柞蚕生产有技术、有资源、有感情。特别是近年来,柞蚕产业的市场形势日渐趋好,价格一路上涨,柞蚕生产的投入收益比达到了110,远远高于畜牧、水

5、产、林果等其它农业项目的经济效益,故有“一季蚕,全年粮”的说法,柞蚕产业在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5、具备产业雏形。柞蚕生产、科研、服务和加工体系较为完善,有蚕业主管部门X个,柞蚕制种场_家,县蚕业工作站X个,蚕业基层分站X个,蚕业协会X个,丝绵、丝绸加工企业6家,年茧壳加工能力近百吨,产品主要是丝绵、高档蚕丝被及丝绵被胎等,注册了“_家纺”、“_”、“_”、 “_”、“_”等5个商标品牌。 6、技术力量雄厚。目前_的蚕业生产拥有一支_X多人的技术队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_人,有十多项技术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先后在全县推广了秋蚕生产、稚蚕保护育

6、、生态高效柞蚕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可以为我县大力发展蚕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 三、不利因素和存在问题 1、产业基础还不够牢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柞蚕野外放养的生产方式受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决定着柞蚕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柞蚕生产“靠天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蚕农从事柞蚕生产的风险性较高,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二是柞蚕生产属于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农民增收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许多群众、特别是青壮年劳力不愿从事这项产业,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柞蚕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后续动力不够强劲,应引起高度重视。 2、产

7、业水平还相对较低。虽然具备了产业雏形,但适产柞坡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高效养成树型面积小,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蚕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生产、服务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产业效益不够突出。特别是产品加工环节非常薄弱,蚕、茧、绵、丝深加工链条短,仅集中在丝绵加工和丝绸生产等初级产品上,附加产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3、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对柞蚕产品的综合利用尚处于空白,还停留在茧、丝上,生产过程中的蛹、蛾、蚕沙等产品,具有极高的生物开发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但如今只是部分用作食材,令人惋惜。此外,_柞蚕产业的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观光价值尚没有得到有效挖掘。 4、产业龙头还没有形成。仅有的几

8、家丝绵生产企业和保健酒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对整个产业的素质提升意义不大。特别是我县著名的“_X”和“_X”产品,因为无品牌、无龙头企业带动,只能零星销往北京等大城市,虽然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始终无法批量生产销售,陷入“有行无市”的尴尬局面。 四、发展建议和优化措施 我县蚕业发展既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短板,但通过深入调研后可以发现,优势和有利条件居多,而且多为基础性的、根本性的因素,不利条件相对较少,且多属于引导性、发展性的因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和扭转。因此,_柞蚕产业面临的总体形势是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大力发展柞蚕产业正当其时。 1、加强

9、引导,增加投入,为柞蚕产业发展改善环境。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对于柞蚕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解放后我县柞蚕生产的恢复,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蚕业生产的兴盛以及九十年代柞蚕产业的萎缩,无不与此有关。因此,必须把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引导激励机制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对蚕业生产进行必要的补贴,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小额贷款等措施来激发广大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积极争取、整合水利、林业、扶贫、科技等项目资金向蚕业生产基础设施领域倾斜,通过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提高蚕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科技创新来降低柞蚕生产的不稳定性,加速科技成果引进转化,

10、进一步提高我县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 2、流转土地,集约生产,为柞蚕产业壮大夯实基础。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提高柞蚕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要逐步改变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粗放型经营模式,在_、_等柞坡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的乡镇,通过土地流转、代管等途径,使柞坡资源逐步向养蚕大户和养蚕能手集中。同时,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按照集约化、标准化要求,改造低产稀疏柞坡,改善蚕业生产条件,精心培育一批规模大、管理好、带动能力强的高产、高效柞蚕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使柞蚕生产真正成为_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又一特色支柱产业。 3、成立组织,合作经营,为柞蚕产业提升注入活力。“蚕农合作社公司”模式是现代蚕

11、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产业链中蚕农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蚕业合作社是以蚕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发挥着组织生产、提供服务、信息共享、统一营销等重要职能。我县原有的产业协会实质上是合作社的初级形式,组织比较松散,作用发挥有限,在此基础上探索成立新的蚕业合作社,通过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可以提高柞蚕生产、服务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柞蚕生产的技术水平、蚕茧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柞蚕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兼顾产业链中各方的权益,是我县柞蚕产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4、综合开发,拉长链条,为柞蚕产业振兴创造“商机”。从三个层面对我县的柞蚕资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开发,使我县柞蚕产

12、业的各种价值得以全面、充分体现。一是传统价值开发多元化。柞蚕的传统价值主要体现在蚕、茧、丝、绵等初级产品上。可以从开发旅游纪念品入手,不断培育新的柞蚕产品卖点,比如引进织绵等丝织工艺品制造,发展丝绵被等床上用品系列,开发保健酒、保健枕等保健产品,推出饲养宠物蚕风尚等。特别是丝绵的生产销售,要以产业集聚区及_、_、_等重点蚕区为中心,着力打造全国丝绵加工销售集散地。二是生物价值开发高端化。柞蚕全身都是宝,用柞蚕蛹、蛾、丝制成的生物制品具有天然、生态、安全等特征,发展潜力巨大。建议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或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高端医药保健产品和美容护肤产品,直接在产业链的高端

13、实现突破。三是生态文化价值开发精品化。_柞蚕生产集中区域恰好位于主要旅游线路上,这为柞蚕产业、柞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建议以_乡_X村、_镇_X村为重点,打造一至两处集生态观光、文化欣赏、生产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一化性柞蚕博览馆或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其纳入_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_柞蚕产业和柞蚕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培育龙头,叫响品牌,为柞蚕产业腾飞插上“翅膀”。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是一个成熟产业的重要标志。_的柞蚕产业要实现崛起,必须走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化道路。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整合保护。对_X、_绸等知名传统丝织制品进行恢复性生产和保护性开发,搜集、整理、传承好制作工艺,建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现有的作坊式经营商户进行整合。第二步,招商选资。将现有的柞蚕产品及品牌分类包装后向外推出,采取以商招商、定向招商的方式,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引进一批具有雄厚经济和科研实力的大公司对柞蚕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第三步,打造品牌。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对_的柞蚕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叫响_柞蚕产业品牌,推动_柞蚕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