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3333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活动案例文艺部卢红爱的传递.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爱的传递柳琴、中阮兴趣小组学员及家长走进顺义儿童福利院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名称 文艺部 教师姓名卢红一、活动设计1、活动依据根据有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有将近7000万残障人士, 他们往往生活无法自理,缺少关爱,作为文明社会的公民,我们不应 忽视这些弱势群体。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对于这些弱势群体, 物质生活基本能够保障,但是他们最缺少、最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尊 重与关爱,尤其是在我国特殊教育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 只有依靠 大众的帮助,他们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像正常人一样融入这个 社会。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 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 逃避、退缩,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强的

2、品质, 他们自我、个性强、 独断独行,缺少对别人的关心。看到这些现象,我不断在思考,怎样 才能改变孩子们身上这些不良的想法和习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 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品行?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即带领柳琴、中阮兴趣小组 i的学员及家长走进顺义儿童福利院, 和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联欢。 通过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我希望尽我们一份微薄之力, 让这些孤残儿童对 生活充满信心与勇气,让他们也能感受世界的美好与多彩。同时,我 还希望我的学员通过帮助这些孤残儿童, 懂得帮残扶困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力行公益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2、活动内容2011 年 2 月 20 日下午,我们柳琴、中

3、阮兴趣小组的学员及家 长共 10 人,一起来到北京市顺义社区服务中心创办的儿童福利院, 与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互相表演节目、赠送礼物,并向他们普及柳琴、 中阮的演奏知识,让他们感受民乐的魅力。这是一次将爱心转化为实践的活动, 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 孤残儿童应有的尊重和关爱。通过和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交流、互动, 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孤残儿童的生活, 而且体会、 感悟并懂得了珍惜今 天的幸福生活。3、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在课堂中学到的柳琴、 中阮演奏知识与技巧进行表演, 服务 社会弱势群体。知道什么是社会公益活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柳琴、中阮演奏进行自我展示、增强自信。 尝试并初

4、步掌握如何与孤残儿童沟通、交往。(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学会尊重孤残儿童, 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需要相互理 解与关爱。初步建立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珍惜、感恩生活。4、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面对特殊群体、战胜胆怯心理,展示自我。 难点:在活动之前以及活动进行过程中,告知、提醒学员,在与 孤残儿童交流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造成无意的伤害。二、实施过程1、活动时间、地点、参与者活动时间: 2011 年 2 月 20 日下午活动地点:北京市顺义社区服务中心创办的儿童福利院 活动参与者:任课教师、柳琴 / 中阮兴趣小组的 5 名学员及其家 长,共 10 人2、

5、活动阶段及具体做法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准备:(1)与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沟通,确定时间、询问地址、查找路 线。确定参加活动的人员、内容,制定活动方案。(2)准备照相机、摄像机、礼品。( 3 )与家长协商,让家长帮助安排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学员准备:图书、文具、玩具、柳琴、小阮。具体做法:(1)提前一个月,教师开始策划活动,动员柳琴、中阮兴趣小 组的学员及家长参与活动。(2)利用平时上课时间或者休息时间,指导参与活动的学员练 习小星星、两只老虎、新年好、金蛇狂舞、爱我中华、 傣乡夏令营、打虎上山等乐曲。(3)活动开始前的最后一次排练,教师讲解与孤残儿童接触的 礼仪及注意事项。活动实施阶段第一环节 接触环

6、境 营造氛围1、 集合后,教师简要讲述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再次强调 与孤残儿童沟通的礼仪。2、 参与活动的 10 个人,分别乘坐 3 辆汽车,一起前往顺义 社区服务中心创办的儿童福利院。3、到达福利院,听福利院的教师讲述孤残儿童的情况。4、见到孤残儿童,得到热烈的欢迎,双方互相问好。教师引导: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童言、童趣、可 爱、顽皮、无忧无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当我们看到他们快乐身影 的同时,是否会想起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特殊的儿童, 这些儿童失去了父爱母爱,更渴望被关爱、被关注,他们就是福利院的孤残儿童。 设计意图:让学员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感受活动的特殊环

7、境, 萌发对孤残儿童的尊重与关爱,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第二环节 师生同台 互相表演第一步: 任课教师带领学员合奏小星星 、两只老虎、新年 好、金蛇狂舞四首歌曲。柳琴独奏爱我中华 、打虎上山。 小阮独奏傣乡夏令营 。要求: 调准琴音、坐姿正确、演奏整齐、注意有表现力。设计意图: 为孤残儿童演奏,其实是给学员一个真实的“舞台” , 学员们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技艺技巧展现出来,体验“学以致用”的 乐趣。同时,在这种陌生、特殊的环境中, 学员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以后学员再次面对类似的场景时, 能够从容不迫、 轻松自如地进行演 奏。第二步:邀请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现场点曲, 任课教师即兴演奏玛 丽有只小羊

8、羔、小燕子,学员一起伴唱。要求: 即兴表演、现场发挥,演奏速度要稳、演唱整齐。 设计意图: 通过互动环节,为双方搭建主动交流、相互帮助学习 的平台, 带动现场更多人主动投入活动之中, 拉近学员和孤残儿童之 间的距离。第三步: 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为我们演唱隐形的翅膀 。 要求:福利院教师指挥、孤残儿童站成三排。学员及家长坐成一 排保持安静,认真聆听,演唱结束后给予掌声。设计意图: 给孤残儿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他们感受到 平等与尊重。第三环节 赠送礼物 爱心传递第一步: 柳琴、中阮兴趣小组学员将亲自准备的文具、图书、玩 具送到孤残儿童手中,双方相互交谈。要求: 学员要有秩序地为孤残儿童赠送

9、礼物,并送上祝福。 设计意图: 给双方一个深入沟通的机会,感受彼此的生活。相互 学习,让我们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让他们感到温暖。第二步:集体合影留念活动总结阶段第一步:布置任务活动结束时,任课教师提出要求,请每位学员好好总结这次活动, 形成书面文字上交。设计意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每个人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总结, 尤其对于学员来说, 后续的反思会深化他们的认识, 让整个活动更具 有教育意义。第二步:交流体会 活动结束后,我们上了一次活动总结课。家长、学员畅谈感想。 学员们觉得相比那些孤残儿童, 自己的生活真的是非常幸福, 希望大 家要多关心、多帮助孤残儿童。家长很喜欢这样的实践活动,建议任

10、 课教师以后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学员参与进来、亲身经历。看到 孩子在家练琴主动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孩子点滴的变化, 家长感到十分欣慰。设计意图: 及时总结和鼓励学员,引导大家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让每个人都能感悟“爱”和“感恩” 。爱会让我们包容,爱会温暖每 一个孩子。通过总结,加深对“爱心传递”主题活动的认识。三、活动总结1、活动效果(1)通过活动前期准备和现场演奏,学员的演奏技巧进一步提 高,学琴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学员将课堂知识带到了社会实践 中,面对孤残儿童,学员表现出从容、镇定和自信。(2)活动中,学员和孤残儿童相互表演,体现出尊重、平等。 赠送礼物这一环节, 增加了双

11、方的沟通与理解。 整个活动让我们更加 注重关注、关爱弱势群体,激励我们做一个有爱心、行善举的人。(3)校外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能起到明显的育人作用。本 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家长不仅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而 且家长参与活动本身也是为学员做出了榜样。 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在 这一活动中结合在一起, 使学员更能够认同公益的理念以及爱心的力 量。同时,家长在活动中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相信家长会在今后的 家庭教育中不断渗透关爱他人的思想, 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良好 的品行。(4)通过本次活动,作为任课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柳琴、中 阮的课堂基础学习、专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三个层次,处于

12、 一种阶梯递进关系。 专业实践活动是对基础学习的检验, 社会实践活 动又可以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 三者层层递进、 互相依存、相互促进。2、活动评价本次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结活动成功的原因, 首先得 益于良好的构思与计划,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 ,任何一个活 动如果没有前期合理、周密的安排,执行过程都不会顺利。本次活动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活动思路明确,内容设计合理,活动过程紧凑。 我们制定了工作进度表、演出节目单,还进行了详细的人员分工,每 项工作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其次,参与人员团结协作、全情投入,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 定了基础。家长们提供后勤保障,家庭自己出车,准备对讲机。

13、家长 和孩子一起参与实践活动, 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学员们第一次在陌生 的环境中进行演奏, 他们克服了恐惧和胆怯的心理, 在演奏方面发挥 出了他们的真实水平,合奏整齐统一、独奏有较强的表现力,好像自 己都已经融入到乐曲之中。 这也是学员们第一次接触孤残儿童, 虽然 在开始的时候,学员有些不适应、不知所措,但是通过互相演节目、 互赠礼物, 学员慢慢感觉到孤残儿童虽然在生理上有缺陷, 但是他们 和自己一样都是儿童, 都需要爱和关怀。 这种勇敢面对并且接触弱势 群体的勇气, 这种出于无邪童心的理解与尊重, 是非常值得我们成人 敬佩和尊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 “尊重”、 “平等

14、”、“博爱”的种子,让孩子们从小心中有爱,在生活中再继续 播种“爱”,带动、感染身边更多的人互敬互爱。最后,中心倡导的“活动促教学”的理念,对本次活动以及我本 人的教学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 原来我们柳琴、 中阮的教学就是在课 堂中讲解知识、反复练习, 这是单纯的技艺技巧的传授,忽视了作为 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孩子们更需要教师、家长对他们心灵的关 注。学琴是孩子们人生的一个小插曲, 我们应该通过学琴激发孩子们 对音乐的兴趣、 对美的追求, 通过这种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 方式给孩子一个了解外界、 认识人生的机会,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 受益终身的启发和转变。本次活动还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

15、地方。 在前期排练上, 应该增加 排练的时间,加强基本功训练。在活动规模上,以后要发动更多的学 员参与进来。在节目编排上,可以更细致、认真,才艺展示不仅仅是 中阮、柳琴的演奏,应增加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在整体策划 上,第一增加双方互动、沟通的时间,第二还可以为孤残儿童普及一 些音乐知识。3、启示教育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项迷人的艺术,需要教育 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 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活动元 素,增加例如音乐会、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努力搭建 实践、交流的平台,将教育教学的重点由技能训练转向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让更多的学员健康成长、全面发展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