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浅谈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36402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浅谈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推荐)浅谈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浅谈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浅谈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可以看出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有:1、朗读与停顿。2、常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3、重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主要观点、内容、中心距等)。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段中心。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7、分析写作特色。考

2、查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判断题、翻译题、选择题、简答题等。通过分析潍坊试题特点以及其他地方试题,制定五步复习方法:第一步,背,紧扣课文,夯实基础,对课文进行复习,熟练掌握名句,文学常识、文中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文中重点实词虚词意义以课本为准,切忌差不多模棱两可。第二步,积,整理整个初中课本文言文中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虚词常见用法例句,文言句式,建立专用积累本,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联系和比较,对知识进行横向积累和纵向积累,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

3、。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字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步,通,精通常见知识点,对文言知识考点进行系统讲解,这一部分知识涉及到朗读与停顿、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几个考点,虚词“之、其、而、以、于、乃、且”常见用法讲透以及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知识库,形成知识系统。例如:朗读与停顿考查形式有两种:1是给文言文加标点,2是文言文中朗读节奏

4、的划分。节奏划分方法要讲透1、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盖/追先帝之殊遇)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已而/夕阳在山)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史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而前则前”划分。(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句中“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悠悠乎/与濠气俱)8、根据文中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词类活用中最常活用的词语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互为活用,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系统的讲解会让学生对常见知识点了然于胸。第四步,鉴,即鉴赏文

5、章,对学生进行文意把握、鉴赏评析方法指导在理解词义句义后,对文言文进行通读理解,能筛选主要观点、主要内容和中心句,归纳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分析作者观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文章内容或作者观点进行评价或谈看法和启示。方法策略:1、 不同文体表现中心或观点的方式不同。如叙事性文言文往往是叙事-议论点题(例如狼木兰诗为学),议论性文言文可以从把握论点入手,进而弄清论据、分析论证(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 22、 精读首尾,体味主旨。文章常常“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卒章显志”“结尾点题”,揣摩首尾,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3、 分析人物,要根据具体事件,通过分析人物的语

6、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4、 品味语言,要抓住语言形式,例如句式、音韵、节奏等。5、 赏析技巧,要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如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6、 审清题意,把握答题要点,扣住文本,有的放矢,个性阅读在筛选文本基础上,不能海阔天空任意发挥。7、 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言之有理,结构完整,表达充分,如果要结合生活实际,一定要有自己具体的人生体验。第五步,移,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迁移课外对于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复习无从下手。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平时认真地学好课内文言文,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课外文言文的

7、阅读也就迎刃而解了,平时还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要努力通过回忆和再现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绝大部分题目都能迎刃而解,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陌生的词句,注意关注注释、能根据文意、字形、通假等方面来推断文言词义,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课内文言文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我想通过“背、积、通、鉴、移”五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是可以在中考中取得绝佳成绩的。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