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36522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枣环剥技术详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冬枣环剥技术详解枣树是一种多花树种,但自然坐果率很低。历史上遗留 下来的“枷树” ( 也叫开甲或环)剥和“剃树”措施一直是促进坐 果的重要手段,其中,尤以环剥应用较多。枣树环剥是对枣 树树干或枝干环状剥皮的简称。通过环剥,在花期或花后生 理落果高峰前一段时间,切断了树干韧皮组织中养分向树下 部的运转通道,使树上半部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不能下运而 集中于树冠,充分供应给开花、坐果和幼果发育,以提高坐 果率,减少落花落果。山东、河北两省的金丝小枣产区一直 使用环剥技术,解决了金丝小枣坐果难、坐果率低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环剥技术被应用到坐果更难的冬枣树 上,相应地解决了冬枣结果难的问

2、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 带动了整个冬枣产业的发展。 1 环剥的作用多数人认为环剥 能促进冬枣坐果和幼果发育,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 张进、姜远茂等得出结论:盛花期对冬枣树进行环剥,无论 树龄大小,环剥树的果实大小均较一致,且总体产量高,不 仅可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而且可有效调整果形指数 (使果实外观更接近圆形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提高 23.3 ,总糖含量平均提高 23.9 。尽管环剥后单果重有所 下降 (约为未环剥树的 90)。但果实大小一致,综合品质得 到提高。他们认为,从总体产量、果实营养和口感风味角度权衡,在生产中有必要实施环剥。 高梅秀的试验结果表明, 环剥可有效提高

3、鲁北冬枣各枣吊的平均结果数及单位面积 产量。 环剥各处理的枣吊和单株结果数、 产量均高于对照 (不 环剥 )。由于对照结果过少, 其果实明显大于环剥处理的, 但 3 个环剥处理枣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可滴 定酸含量,各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明显。维生素 C 含量,对 照明显高于环剥。但门福柱等不提倡主干环剥或环割,他们 认为冬剪加花期摘心可促进花期坐果,其机理在于,冬剪加 花期摘心可促进树体根量特别是深层根量明显增多,冠幅和 干周明显增大。枣头总量尤其是强壮枣头和有效二次枝数量 显著增加,枣股总量尤其是 1 年生枣股和壮龄枣股明显增多, 果实品质改善,产量提高。所以对正常生长的鲁北冬枣

4、盛果 期树,应采取合理冬剪加花期枣头摘心措施,不宜主干环剥 或环割。 2 环剥和坐果的最佳时期在环剥时间上,多数人认 为最适宜时期是盛花初期或盛花期 (北方枣区多在芒种前后 ) , 全树花开 30 左右,或大部分枣吊上开花45 朵时,此时正值花质最好的“头棚花”盛开,坐果数量多,个头大,成熟 期一致,品质好,商品价值高。近年来对这个问题又有进一 步认识。郭裕新认为冬枣始花期比一般枣品种早,其盛花初 期气温不一定能达到日均 24 C的坐果临界温度,因而必须等 到气温稳定在日均 24 C以上时进行。马恩风等认为,在同样 条件下,冬枣环剥的时间应较金丝小枣晚 23 天。 朱天征认为:坐果率随气温和空

5、气相对湿度增高而增加。坐果期间日 均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坐果率越高。据调查,在 6 月中 旬(1120日)10天内平均气温为 24.1 C环剥时,坐果率只有 2; 6月底至 7月初(6月29日至7月9日)10天内平均气 温为26.1 C环剥时,坐果率为23 %;7月中下旬(1726日)10 天内平均气温为 28.2 C环剥时,坐果率可达 38 %。2003年郭继胜等在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无棣县、沾化县、利津县 等冬枣产区调查,6月上旬气温偏低(日均温23 C以下),凡 在此期开甲的鲁北冬枣树均坐果不良;而 6月 16日以后, 日均温连续6天23C以上的情况出现 2次,此期开甲的则 坐果良好,并

6、获得了较高产量。 2004 年,山西运城部分枣 区出现了近 5 年来罕见的冬枣坐果难的情况,尽管采取了一 系列技术措施,但收效甚微,部分冬枣园甚至树空、园空。 吕增芳分析认为, 其主要原因是花期坐果期气温低、 湿度小, 山西芮城县当年5月1020日(盛花初期)旬均温20.1 C,相 对湿度59 %; 5月2130日(盛花期)旬均温21.5 C,相对湿 度62 %; 6月I10日(盛花末期)旬均温19.5 C,相对湿度 70%。第二个原因是坐果期间气温忽高忽低,不稳定。山西 的运城盆地, 5 月 810 日冬枣进入初花期的时间比往年提 早15天左右。但这一时期气温不稳定, 5月1120 日,最

7、高气温27.628.7 C,最低气温12.615.3 C; 19日极端最 低温度为9C, 20日极端最高温度达 35C; 5月2I30日最高气温30.433.9 C。最低气温13.916.4 C,其中,2223日极端最高气温 37C, 24日极端最低气温又下降到 13C。 冬枣为喜高温枣树,生长期对温度比较敏感。开花坐果期要 求温度较高,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0 C左右时进入始花期,2225 C时进入盛花期;花粉发芽、授粉受精及坐果需要 2526 C的温度。若日平均气温能达到2628 C,授粉受精及坐果效果更好。要使花器授粉后蜜盘、子房能发育成绿色 的圆锥体幼果,需要连续 3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 2

8、4 C。这 期间只要有 1 天气温偏低,或气温忽高忽低、变化幅度大, 或遇到阴雨天气, 坐果过程就会中止, 花器就会退绿、 变黄、 脱落。环剥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性很强的措施,要掌握 最佳时期。从目前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看,根据温度、湿度来 决定环剥时间,比根据枣花开放数量或时期来决定环剥时间 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稳妥。在花期只要气温达到了坐果要 求,届时枣花开放数量或坐果时期也就相应地达到了要求。 根据天气预报预测情况,如果今后数天日平均气温达到2526 C,且能持续35天(时间越长越好),就可以环剥和用坐 果药促进坐果。如果开甲后又遇到不良天气,就是同时用坐 果药剂也达不到坐果要求, 故需等

9、到温度升高时再用。 届时, 枣农要及时掌握中、短期天气情况,以判断是否可以开甲。 若温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可以延后。 3 最佳环剥部位、宽度 及愈合期环剥部位,多数人认为应在主干上,初次环剥,应 在树干距地面 20 厘米左右的光滑部位进行。环剥时,先要 刮去环剥部位的老树皮,露出粉红色的韧皮组织,再用环剥 刀环切两刀,深达木质部,在不切伤木质部的前提下,环剥 宽度以 0.51 厘米为宜, 之后取下环切带的韧皮组织。 以后 每年在上一年环剥口以上 35 厘米处环剥 1 次,直达主枝 分权处, 再从基部向上环剥 (群众称为回甲, 环剥口一般不重 合)。环剥宽度也可按树干粗度来计算 (一般为干粗的 1

10、 201 10) ,或按树龄考虑,幼树或弱树 0.30.4 厘米,一 般成龄树 0.50.8 厘米,旺树、壮树 0.81 厘米。要求环剥 口整齐、宽窄一致,剥皮时不留残皮,保证伤口能在环剥后 3040 天全面愈合,愈合过早,抑制不了花后落果,过晚则 损伤树势。 高梅秀对 34 年生冬枣旺树适宜环剥宽度进行两 年试验的结果表明,环剥各处理的枣吊和单株结果数、产量 均高于对照 (不环剥 )。在 3 个处理中,以环剥宽度 6 毫米处 理产量最高, 2003 年和 2004 年平均株产分别为 9.0 kg 、 12.82kg ;其次是环剥宽度 8 毫米处理, 平均株产分别为 7.6 公斤、 10.7

11、公斤;环剥宽度 10 毫米处理的平均株产明显低 于以上 2 个处理; 对照的平均株产仅有 0.4 公斤、1.1 公斤。 在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方面, 3 个环剥处理枣果的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各处理和对照间 差异不明显。 维生素 C 含量, 对照明显高于环剥 6 毫米和 8 毫米的处理。环剥 8 毫米和 10 毫米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 量明显高于环剥 6 毫米处理, 3 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含量均达到优质商品果标准。她认为,这类冬枣树适宜环剥 宽度为 68 毫米。 单公华等就环剥过宽对枣树生长发育带来 的副作用进行分析后指出, 产区多在定植 34 年后开始环剥,

12、由于环剥过宽或多次环剥导致枣树剥口长期无法愈合并超 量坐果,树上部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无法及时下运,根系因 较长时间得不到营养补充而处于饥饿状态,部分根系因此死 亡,树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营养失衡,投产仅 1 年树势就 被大大削弱, 剥后第 2 年春季花期前后即出现树势衰弱迹象, 如叶片发黄、有些树大量落叶,再次环剥后剥口愈合不良或 不愈合,严重者造成死树或产量锐减。由于树弱导致病害提 前大量发生 (如叶片、果实黑斑病 6 月底 7 月初即发生 ),果 实轮纹病、炭疽病等以前从未在冬枣上出现的病害也大量发 生,果变小,质变差,耐贮性降低,结果盛期的树因树势衰 弱而变为“小老树”,产量降低,严重影

13、响了经济效益。郭继 胜、郑德合、史贺奎等也同样指出了这个问题。 有人提倡 推广环割技术,尽可能不用环剥技术,避免造成树体衰弱, 影响来年产量。也有人提出,对正常生长的鲁北冬枣盛果期 树应采取合理冬剪加花期枣头摘心措施,不宜主干环剥或环 割。近年来很多专家就留辅养枝环剥对枣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进行了研究,认为传统的环剥技术对树势削弱过重,导致叶 片过早脱落,环剥不当还经常造成死树。现在改用留辅养枝 环剥,既提高了坐果率,又保证了树势。王海等提出留辅养 枝环剥的具体方法:将环剥部位上移,在环剥口下选留 1 个 枝作辅养枝,对其不进行处理,使根系在环剥期内仍能得到 一定的有机营养,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

14、需要。以传统环剥 方法 (不留辅养枝 )作对照试验证明,留辅养枝环剥,不仅使 树体在环剥期内依然保持健壮、叶色浓绿,而且稳产性、果 实质量和效益都得到提高。王斌等提出的方法是,对主干环 剥时,先选择最下一个主枝作辅养枝,然后在辅养枝以上的 主干处环剥。环剥主枝时, 在主枝下部选留 46 个二次枝作 辅养枝,然后在辅养枝以上的主枝处环剥。事实证明,留辅 养枝环剥,坐果率提高 18 114 ,特别是留主枝作辅养 枝,6 年生树平均株产达到 14.7 公斤。他们认为采取这种 环剥方法还可以加大环剥口宽度,理由是在现今管理水平提 高、肥水充足、树势较强的前提下,把环剥宽度加大到 0.81.2 厘米,树

15、体无明显衰弱迹象,环剥伤口 3040 天基 本愈合,坐果率可达 100 300 。环剥宽度超过 1.4 厘米, 即使肥水充足,管理较好,树势也明显衰弱,叶色黄绿甚至 完全变黄,伤口愈合需 4050 天。 据我们试验分析, 环剥部 位距离结果部位越近,促进结果的效果越好。对结果冬枣树 来讲,在侧枝上环剥的坐果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骨干枝、 主枝、主干;在粗枝上环剥没有在细枝上环剥效果好;在树 的下半部环剥没有在上半部环剥效果好。我们认为,目前选 留部分主枝辅养枝环剥,促进其他主枝结果效果较好。这样 可缓解因甲口愈合期过长引起树势过弱的问题。多年观察发 现,适当留辅养枝环剥, 不仅使树体在环剥后依然

16、保持健壮、 叶色浓绿,能保护树体,特别是根系不至于太弱或死亡,而 且对以后的果实发育有利,对提高后期果实质量和效益都有 重要作用。对于环剥部位,按树势强弱、树形结构和生产要 求来选择更理想一些。 对小冠密植形、 自由纺锤形的结果树, 一般宜在主干的下半部环剥。在对主干环剥时,可选择最下 12 个主枝作辅养枝,然后在辅养枝以上的主干处环剥。考 虑到主干环剥处以上各个主枝粗细不同,还可以在主枝上进 行一次环剥或环割。环剥或环割主枝时,在主枝下半部选留 24 个二次枝作辅养枝,然后在辅养枝以上的主枝处环剥或 环割。对高接换头的冬枣树,如果树冠上各主枝粗细不同, 可以在主干上环剥。除在主干上环剥外,也

17、要根据树冠上较 粗的主枝进行环剥或环割。对开心形结果树,其环剥部位宜 在主枝、骨干枝上。环剥时根据各主枝粗细选留较细的 12 个主枝作辅养枝,然后在其他主枝上环剥,并可考虑在主枝 下部留 l2 个骨干枝或二次枝作为辅养枝。对高接换头的冬 枣树,如果树冠上各主枝粗细相差不大,也可根据树势在主 枝上分别进行环剥,其要求与开心形结果树相同。出于生产 优质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考虑,也可以多留几个辅养枝,以达 到提高枣果个头和质量的目的。环剥时辅养枝留取的数量,3、4 年生冬枣树可以留 1 4 左右的枝量。 5、6 年生以上冬 枣树可以留 1 5 左右的枝量。一般在树干下边留 12 个主 枝或骨干枝即可。对

18、于环剥的宽度,枣农可根据自己的经验 和习惯,在 0.51.0 厘米范围内选择,不作硬性规定。多年 经验表明,环剥宽度不是这项技术的主要指标因素,主要因 素是控制甲口愈合期长短。甲口从环剥之日起到完全愈合需 要 35 天以上的时间才能保证正常坐果和幼果发育,低于这 个天数往往引起幼果脱落或枣果发育不良。甲口愈合期超过 45 天,当年难以完全愈合。 环剥后应反复扒开将要愈合的甲 口,割去甲口下部的部分新愈伤组织,令其不能愈合,直至 达到需要的天数。也可通过反复环割来解决。 4 环剥口的保 护环剥完成后,千万不要用手触摸新开的甲口,更不能抹掉 甲口上的树液,也不能用剥皮来回抹环剥口。甲口要先晾几 天,等干了再进行其他保护。近年来个别枣农为了延长甲口 愈合期,在环剥后即用布条或绳索反复擦拭甲口部位的黏液, 直到擦干。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阻止、延长甲口愈合的目 的,但往往会使环剥口当年不能愈合,严重影响树势。即使 当年愈合,也可能会在甲口处出现虚假愈合的“空洞”现象, 严重影响树体以后的正常发育和结果。 为防止环剥口被害 虫危害,待甲口晾干后需要及时涂抹防治环剥口虫的药剂。 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低毒或环保型的制剂,如辛硫磷、灭扫 利、氯氰菊酯、吡虫啉等。也有入提倡用白僵菌或绿僵菌粉 剂的水溶液。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 qyyygzs2014 ”,欢迎 关注“花果飘香”微信公共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