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4481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助你走出生理与心理的阴影2016 年 1 月 29 日,因山东平邑石膏矿“ 12?25”坍塌 事故被困井下 36 天的 4 名矿工从 220 m 深的井底巷道提升 至地面,被成功救援升井。在生命奇迹的背后,救援现场医 护人员对他们身心的保障与关怀不容忽视。2015 年 12 月 25 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玉荣商 贸有限公司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 29 人被困井下, 下落不明。经全力抢救, 2015 年 12 月 25 日事发当天, 10 名矿工 获救;12 月 26 日凌晨, 1 名矿工获救, 井下 1 名矿工遇难。2015 年 12 月 30 日,直径 178 mm 的 2 号钻孔被山

2、东省 煤田地质局打通,生命信息探测系统发现了被困井下的 4 名 矿工,与井下被困矿工建立了联系, 但仍有 13 名矿工失联。2016 年 1 月 29 日,被困井下 36 天的 4 名矿工从 220 m 深的井底巷道提升至地面,被成功救援升井。4 名被困矿工从被发现生命迹象到打通井下通道成功升 井,面对井下漆黑的巷道,坍塌不断的石膏矿,他们游走在 生与死的边缘,现场如何保障他们走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阴 影?他们的心理情绪又经历了怎样的波动?为此,本刊记者 采访了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山东省卫 计委”)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郭凤雪以及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邱慧敏全方位保障生

3、命救援据郭凤雪介绍, “ 12?25”坍塌事故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 (以下简称“指挥部” )设医疗救治组,由山东省卫计委负 责组织,集中了包含重症医学、骨科、消化科、胸外科、呼 吸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精神科、营养科、心理科等专业 专家,组成救治专家团队,参与了救援工作。郭凤雪说道,现场医疗队伍具体部署了三方面工作。一 是首批 6 名伤员救治工作。组成省、市、县三级专家团队, “一对一”负责救治,适时跟进心理干预。二是救援现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事件发生后,参与现 场救援人员最多时达 1 000 余人。郭凤雪回忆,事故现场地 质复杂,救援工作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环境差,又遇罕见 的寒冷天气,救援人

4、员感冒、高烧、跌伤、高压、心律不齐 等情况不断发生,日均就诊人数 60 多人次,“现场的医疗卫 生保障工作也是重点” ,她说道。在事发当天,医疗救治组 就安排设立 2 处现场医疗保障点,调配足量药品,派驻医护 人员,实行24 h轮班值守,专门负责提供现场救援人员医疗 卫生保障服务。三是井下被困人员救援工作。 2015年12月30日,山东 省煤田地质局打通钻孔后,生命信息探测系统找到了 4 名受 困人员后,救援人员随即向井下投放电话。据郭凤雪介绍, 当即指挥部就成立了由营养、呼吸、消化、心理等学科专家 组成专门团队,与井下被困矿工进行了沟通。当时巷道潮湿 黑暗,宽约4050 m,但因地质复杂,井

5、下巷道地形不断变 化,不时地坍塌。 4 名被困矿工, 其中 2 名矿工有肢体轻伤, 出现皮肤擦伤、发炎过敏的症状,身体处于极度缺水、缺食 物的状态。结合井下实际情况,投放药品及消毒杀菌物品, 指导矿工科学自治自救,维持生存环境的卫生,制定专门营 养方案, 科学搭配营养物质, 循序渐进地采取流质、 半流质、 普通饮食方式,投放供给井下被困人员。针对被困人员升井 后救治,还研究制定了 “一人一车一医疗团队” 的救治方案。心理干预紧跟生命救援 郭凤雪介绍,在救援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对专家团 队进行了动态调整。邱慧敏就是在 2016年 1月 29日营救 4 名矿工升井现场的心理医生。邱慧敏参加过多次

6、应急救援,其中还包括 2008 年胶济 铁路“ 4?28”撞车事故, “在事故救援中给予那些经历事故 的人们心灵陪伴,处理应激性心理反应和精神症状,能够使 他们得到心理抚慰和安全感,能够使他们尽快从事故的阴影 中走出来,”她说道。据她了解,在 2008 年“ 5?12”地震后 期,就曾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其指人在遭遇或对抗 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的后遗症) ,情绪波动很 大的亲历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倾向。邱慧敏谈到山东平邑石膏矿 “ 12?25”坍塌事故救援时, 认为“救治组织有序, 根据救援进展及时调整医疗救护方案, 心理救援紧跟生命救援”是带给自己的最大感触。邱慧敏介绍,当时几

7、个心理医生一直守候在现场,在通 讯通道打开的第一时间,他们就与井下矿工兄弟进行了通话, 主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考虑到沟通的时间和 效果,当时安排了熟悉地方语言的当地专家负责通话。她说 道,“首先让被困矿工保持安静,选择一个表达好的人员接 电话,向地面传达他们的身体状况、生存环境、情绪状态及 生活需要等,同时也向他们传递地上的救援情况,让他们感 觉到各方的救援力量,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信心,指导他们 自救的常识。”谈到当时旷工的状况,她说: “经过交流,几位矿工情 绪尚稳定, 没有过度紧张和严重的应激反应, 我们告诉他们, 救援队伍中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和你们一样,你们一定要相信 救援队伍

8、, 做好配合救援的充分准备, 耐心等待救援成功。 “他们最开始身体是极度虚弱的,但是打通通道还是给了他 们希望。在补充食物、饮水之后,他们也能够积极投入到配 合救援队伍升井工作中去。 ”邱慧敏继续说道。当时,井下有 4 名矿工,他们在升井时,还面临着一个 升井顺序的问题,这如何安排呢?“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重 要,有情绪的起伏也很正常, 在顺序问题上由他们自行商讨, 先后升井都是机会和风险并存,我们也会把救援进展传递给 井下,让他们互相协助做好升井的准备措施。 ”她回答说。“任何时候,抢救生命安全永远是放到第一位的。 ”邱 慧敏说。在 2016 年 1 月 29 日 21 时 21 分,首名被困

9、矿工成 功升井。当时,时间紧迫,掌握升井技巧(比如告知他们升 井时要紧闭眼睛,免受外界强光刺激以保护眼睛等) ,能够 成功升井是最重要的。她说道, “此时对井下的 3 名矿工的 心理方面辅导不是特别要紧,此时心理医生们不必要过多去 干预。”在首名矿工被成功升井到地面时,他的情绪备受心理医 生关注。邱慧敏介绍,终于从井下到地面,矿工的情绪波动 是医护人员最担心的问题,升井后,医护人员陪在身边(其 中一名医护人员负责立即将其眼睛蒙住) ,在那个时刻陪伴 本身即是心理救治, 多说无益, 肢体语言如 “抓着他的手” , 反而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21 时 49 分,第 2 名被困矿工顺利升井;22

10、时 21 分,第 3 名被困矿工也成功升井。“面对其他工友都升井了,井下只剩一个人时,我们大 部分人都可能会比较恐惧,担心。这时指挥部安排地上他熟 识的矿领导一直保持通话,陪伴指导他做升井准备,这对他 的情绪起到了稳定作用,最后他顺利升井。 ”邱慧敏说道。22 时 48 分,第 4 名被困人员成功升井。据邱慧敏介绍,在医院治疗过程中,从重症监护室到普 通病房,对 4 名矿工始终伴随着心理干预。在监护病房,首 先是处理急性应激障碍, 4 名矿工的心理状况均较稳定,思 维、情感和行为等未发现异常,交流沟通很好,生命体征稳 定。到普通病房后,会进行评估观察有无随后出现创伤应激 反应,以及叮嘱他们临近春节不可过度庆祝,过度饮酒等。“目前,各位矿工的心理状况较好, ”邱慧敏说道。 在谈到对未来开展应急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实施心理干 预治疗的建议时,邱慧敏认为,任何救援都是将生命安全放 在第一位的,心理救援也是救援的一部分,是生命救援的跟 随。要有组织、有序,要因地、因时、因人,及时地调整跟 进心理干预和引导。“因为即使再完备的心理辅导方案,对突发性事件来说 都不是充分的,比方说,会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他们熟悉的人 进行抚慰, 而不是我们心理医生, 这些都是需要及时调整的 救援人员的专业化、经验、当下资源的寻求和利用都对救援 有用。”邱慧敏补充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