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热与难.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49530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并购热与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跨国并购热与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国并购热与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并购热与难.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谢谢你给我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在2011CCTV年度经济人物节目录制现场,一句寄语 录播两次之后, 联想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打趣说。 做投资多年的赵令欢当然明白, 现实投资业务中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他喜欢将“机会”挂在嘴边: “做生意最珍贵不是过去挣来的钱,而是今后的机会。 ” 聊起跨国并购, 赵令欢脱口而出一条准则: 不捡便宜。“我这些年的体验都说明便宜没好货, 别人的破烂在你这儿仍然是破烂,你会很快觉得这是很大的麻烦。”2011 年 12 月 12 日下午, 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浪潮集团董事 长孙丕恕、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 ( 博客 )、弘毅投资

2、的赵令欢在央视全球财经论坛上聊起跨国并 购。过去 6 个月, 来往于纽约的中国企业家和经济官员 “比去年或者今年上半年明显增加” ,以 至于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 ( 博客)(微博)觉得“过去几个月到纽约花的时间有点太多了”,因为“朋友越来越多,他们每来一批我就要去一次” 。明年跨国并购将明显增加2011年是中国加入 WTO十周年,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用跨国并购的方 式在全球市场显示中国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 2011 年前三季度,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超过 300 亿元,相比去年大幅增长。一些声音将其解读为,这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力量的“外溢”现象。随着中 国企业“走出

3、去”发展战略的推进,加之欧债危机,未来三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不低于吸引 外商投资规模。目前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完美时刻吗?李东生认为对于并购来说并不存在“完美时刻”。按照百分制判断,李东生给出 80 分,詹纯新给出 70分,孙丕恕给出 75分左右,做投行的赵令 欢给出 30 分的判断。“并购是买生意不是买东西,一般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因为收购不是去买资产,而是买 今后的现金流,今后的现金流是以今后运作及制造出来的价值、产生的利润来形成的。”赵令欢表示:“这个时候是想买的人最容易犯错的时候, 觉得便宜。 现在也是想卖的人最无 奈的时候,本来不想卖现在也愿意卖。所以这个时候是应该动脑筋,小心的时候

4、。”成功并购仅占 30%是铁律 虽然公开的绝大多数都是成功的,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并非一路欢笑。正如张维迎所说: “成功者的故事只能听一听,因为成功者故事讲出来跟实际有很大差距,尤其坐在(演讲)台 上讲更是这样。 ”统计表明,事实上全世界这些年跨国并购成功者仅30%,这是跨国并购的铁律。2008年,詹纯新的中联重科用17亿元买下世界混凝土机械的顶级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随后的冲击远远超乎想象。当意大利总统把“莱昂纳多”奖的奖杯授予詹纯新的时候,只有詹 纯新、赵令欢等人知道并购过程的一路艰难。评论者认为,这充其量是收购了一个没落贵族,甚至已然是一个垃圾。但是,詹纯新却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收购

5、”。中联重科得到了品牌、 技术,以及市场。“中联收购CIFA以后, 把CIFA很多技术用在中联的产品上,一下把中联混凝土机械这个技术提到了世界顶端水平。”与詹纯新共同完成收购的合作伙伴赵令欢却不言“完美” 。他保守地认为, “这是个成功的。 这个收购经过多年,还经历了金融危机严寒冬天的考验。是否完美,大家各执一词。”TCL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出现亏损,被外界评价为“导致TCL失去五年”。对此,李东生承认的确“经历了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对并购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资源准 备也不足,而且过度自信。两年的亏损也是非常煎熬,差点给打趴下去了。”TCL对汤姆逊彩电业务判断失误,在彩电技

6、术转型和市场方面吃了大亏。李东生认为:“这也使得我们项目并购遭受特别大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对并购的一个体会是:对未来市场判断一定要做的精准,并购本身是管理很复杂、挑战 很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同时在技术转型方面再去做,除非你确实很肯定它新的技 术能力是你所想要的,否则所带来的压力可能不一定承受得了。上个月考察美国甲骨文公司归来的李东生深有感触: “甲骨文是很奇特的, 每年都并购几十 个公司,并购都很成功,而且并购几乎不找外面的合作伙伴,有专门一套的并购体系来做,但 中国企业现在没有这种能力,可以说没有哪个企业有这种能力。 ”即便跨国并购已被演绎得千难万难,但是对于跨国并购的几个关

7、键问题,有过跨国并购经 历的人观点基本趋于相似。詹纯新说:“回顾整个并购,觉得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方向,二是账是不是算清楚了,三 是选伙伴选得对不对。 ”并购的是企业,整合的是文化还有更难的问题。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对 望东方周刊表示:并购里边最大的一个困难, 实际上还是文化的磨合。就是如何使得不同背景、不同企业、不同国家人怎么能够在一起好好 合作。长期生活在美国的陈志武也有同感, “中美两方面看待同样问题的视角差别真是很大。 美方 专家和官员都是在讲中国应该做什么,基本上在说教中国应该做什么。 ”李稻葵(微博)认为在谈论欧债危机以及 20 年期美债被下调等具体事件时, 背后暗含

8、着一 个大趋势:美国处在相对控制力下降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会有很多变化,其中包括美国的精 英、老百姓对于自己的社会深深的忧虑,也包括自信心的下降。这种不自信、忧虑在很大程度 上转化为对中国一种担心。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 . 欧伦斯也承认,美国一些企业、个人对中国存在 一种想法:中国现在在歧视外资企业,也在歧视美国的工人。不管这种观点对不对,美国很多 人现在就有这么一种印象, 再加上一些竞选的原因, “这些人就会说, 我们美国人没有犯什么错, 都是中国惹的祸,导致美国这么多人失业。 ”张维迎更是拿 “农村小伙娶没落家族公主” 来类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将遭受到的困难。 “从 小养成的

9、习惯还是公主的习惯,农村出身的小伙子受不受得了还是一个大的问题不管怎么说, 美国人、欧洲人要接受中国人的领导也是有相当的心理障碍。我们要对它们企业收购成功,很 可能比它收购我们成功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一些。 ”文化整合,这个老生常谈的陈旧话题,依然没有靠谱的攻略和答案。“文化整合真的那么难吗?”当本刊记者向赵令欢提问时,赵令欢长舒一口气,一副一言 难尽的表情。随机读管理故事: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 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 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中兄治病, 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 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 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 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 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