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5957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与地球仪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球概况、地球与地球仪北根地球概况: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椭球体。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 6371km。南极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1、地轴、两极、赤道地轴一地球自转的假想轴66 ° 34 '的夹角 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两极一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赤道一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垂直。2、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圈,且都不平行自成圆圈,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

2、向长度都相等(2万千米)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3、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含义平面间的面面角夹角(线面角)经纬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 °经线)以赤道为起始线(0 °纬线)度划分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从赤道向南为南纬(S),的各 180 °向北为北纬(N ),各90 °划东经度是向东增大北纬向北极点方向(向北)增大分变化规律西经度是向西增大南纬向南极点方向(向南)增大特殊经、0 ° >180 °经线东西经分界线;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纬线20 °W、

3、160 °E东西半球分界线30 °0 °纬线(划分高中低纬)20 °W 向东至160 °E为东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半球160 °E向东至20 °W 为西半球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作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 1度的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用定距离水平距离约111千米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ter 疋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疋任何一点的位置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经度和纬度经度与纬度图北极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

4、本初子午线向东、 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 W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汇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 90°o离中.低纬的划分和几条要纬线1、南北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低纬、中纬和高纬:0-30 °之间为低纬度;30-60 °

5、 之间为中纬度;60-90 °之间为高纬度。3、 回归线:23° 26' N和23° 26' S分别为北回归 线和南回归线,回归线之间为热带。4、极圈:66° 34' N和66 ° 34' S分别表示北极圈 和南极圈,极圈与回归线间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为寒东西半球的划分图示法1)海陆轮廓法国际上习惯用20 °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中通过,20 °经线通过大西洋,160 °E经线通过太平洋,避免了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

6、两个半球上。2)数轴图示法180°0°160°E180°g西半球 20°W 东半球 西半球(I)并不是所有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西经度的范围都在西半球。(2)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0。向西至20 °W。( 3)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范围是160 °E向东至180 °4、常见经乍纬网图的判读IHHM ffl wirniRTMMW?71,r' f T *二:演变就取一慎降在耳上标J/ 一"j助fr荀S6取_段密在耳上标盅*度,如图“吧5于吐BL斷携.地按倔中时一够分,如下

7、瑚:11*礁(33備)TR代粹绘 由雨向北S大胡度尸反之为破在经匸能鬪奉现托或1降删弧戏”婭疑则走财1出发aw疑竖娃(或弧娃】Y代超锹,由西向东曙大対东反之为防断團6妊北楸点还是兩棣点确电褫星甫輝產还是JUt西遞度伺一IS墟晞碉图甲相缰朋两亲疑(煤)址力解|悻)厦逹一舉是依番自转初躺磁度佰旳亜化特止确定浊堤是西猶4SVHSt乘磁卜I riE.L_r-_L 口二 |_口口匚口 f:J 厂 1 r-A/i.*11 V.Of | r.l 0*1/y j y gvrrtc LDd f ttrDF 甘才胡寸S廿力5、经纬网的主要应用A、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确定位置(包括地理坐标、半球位置、温度带、高中低纬

8、位置)(1)确定经度: 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度,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度; 180。经线两侧经度变化:(与0。两侧相反)西侧东经度向东增大东侧西经度向西增大 确定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和相对经线:经度规律:度数和为 180 °,东经和西经相反;纬度规律:纬度数相等,南纬和北纬相反;(对跖点昼夜长短相反,地方时相差12小时。)(2 )确定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注意:俯视图上是难点,应先确定0°经线,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经和西经。B、确定方向(1 ) 一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

9、 )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东西方向。(3)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两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 两点的南北方向。(4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线的判断:若是北极,它四周都是南,南极则相反; 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 值大者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劣弧段),则东经在西经的东边,若大于180。则东经在西经的西面。(或:在相比较的两地之(a +I)f

10、f间的劣弧,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C、计算实地距离:(1)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 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经度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 Xcos $千米(0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D、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问题(1)概念: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2)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般规律:侧视图中,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为弯向高纬方向的弧线(如图)。俯视图,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可视为两点间的直线(如图)

11、。特殊规律: 赤道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两点之间赤道弧线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AB之间) 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经线上两点之间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CD之间) 经线圈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经线圈上两点之间经过某一极点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EF之间) 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右图中的GH之间)注意:上述四种情况中赤道、经线、经线圈、晨昏线都是大圆或大圆的一部分,故直 接可截取球面距离。5.判定范围a. 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b. 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c图幅相同的两幅地

12、图, 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如下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甲、乙两图图幅相同,但甲图经纬线相隔10。,而乙图经纬线相隔5°,因而甲图所示地区面积远远大于乙图;由此也可得出以下结论: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地形的坡度比乙图小。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运动方向顺时针。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运动速度南北纬60度约赤道一半。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 &

13、#176;h/。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运动周期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 .昼夜交替1 .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理意义2 .地方时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3 .产生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黄赤交角:(1)定义: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间的夹角,目前为23 °6'。(2)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二分二至。应用: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用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WlTITSrT4黄赤交角

14、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一一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 °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 °6 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 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

15、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误区警示】两至点和近、远日点2326>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冬至点、夏至点、近日点、远日点的关系,不能把它们相混淆。冬至日 (12 月 22 H > 近日点(1月初远H点(7刀初夏至日(6月22日>【思考】北极地区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的极昼天数?地球在远9月23这是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存在差异造成的,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时间在每年的3月21日至9月23日,此时,日点附近公转,公转速度较慢,时间过的相对较慢,所以极昼的天数多;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时间在每年的日至次年的3月21日,此时,地球在

16、近日点附近公转,公转速度较快,时间过的相对较快,所以极昼的天数少。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1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一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一一地球自转。【误区警示】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会有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了吗?地球上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太阳光照射下, 地球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因此昼夜现象的产生和地球是否自转没有关系。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重要原因,但是,并不是表明,没有了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夜交替了。在地球绕日公 转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此时的昼夜交替周期将由一天变为一年。2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

17、4小时 3.晨昏线(1 )概念:昼与夜的分界线,晨线上看到日出,昏线上看到日落。(2)判读: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由夜进入昼为晨线。rw fiir-E lair firrw-iiB一 貂 £A"为昏啜F,为観缄(3)特点: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3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6)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7)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15 °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晨昏线的画法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

18、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 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5)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1)晨昏线与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2 )晨昏线与节气及太阳直射点a: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为二至日;若北极圈及以北为极昼,则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及以北的极夜,则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 )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

19、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a、 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相等;b、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与之相反;c、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与之相反。4)昼夜长短的计算a、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b、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c、计算: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十15 °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十15 °d、昼夜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已知昼长求日出、日落时间:日出=12 昼长十2; 日落=12+昼长十2; 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求昼长:昼长=(12 日出)

20、X 2;或昼长=(日落一12 )X2 ;四、地方时(1)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特点: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在山上(或飞机上)看日出,时间比本地地方时早.(3)计算: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求地方时:已知 A地时间,求B地时间。1 求经度差 (同区想减,异区相加)2 .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4分X经度差)3. 由已知时间求未知时间(东加西减)公式: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 4分X

21、经度差)注:如果B在东面用“+”, B在西面用求经度:已知 A地经度,求 B地经度。1 .求时间差(B A)(时间差/4分)2 .将时间差转换成经度差3.由已知经度求未知经度0。经线和180。经线时经度发生了变化(若所求经度时间早,向东,反之向西)注意:在经过 公式:B地的经度=A地的经度土(时间差/ 4分)五、区时(1) 概念: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射煉©转方商直早y=六早ft二t '四早3r虑曰m豪 天SRIB0S®(2X503) 02) O® ® 0)000 ®® d)XD (D辛癒上牛正午卞牛#夜12 M6 HB

22、时(2)区时计算: 1、求某区的中央经线:时区数*15 。2、 已知经度求时区:已知经度/15 o,若余数小于7.5,时区取商数;若大于7.5,时区取商数+1。3、已知一个地区的区时,求另一地区的区时。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注: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一一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六、日界线:1、人为日界线:1 )理论上是180度经线;2 )实际上是折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3 )变更:自西向东减一天,即东旧西新。2、自然日界线:

23、1 )即零点经线;2 )该经线以每小时15度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3)零点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自西向东加一天,东新西旧。3、日期范围的计算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若180 °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n/24。-原始运动方向一-实际运动方何若0时经线的经度为a,求出新的一天所占的度数为180占全球的比例为(180 ±a) /360。七、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 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

24、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3 :意义: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洋流,气流的运动都受其影响。在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左岸堆积;在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严重,右岸堆积八、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 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 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 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 : 00时日出,18 : 00时。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

25、半球为例): 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 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 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 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 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夜长短相差越大。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九、正午太阳高度1、概念: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图1中的H。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12时(正午)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

26、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 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 之越小。4、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 求正午太阳高度:H=90 °-纬度差。(纬度差为所求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值,同区减,异区加)。 求纬度:先求纬度差 =90 °-H,再求纬度(注有两个值)5、应用:A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

27、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点。B.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C .日影问题。1)日影朝向与太阳位置相反。有四种情况:日出、日落时日影,正午时刻日影,任一时刻日影(一定要找到太阳 直射点位置),极点日影:在极昼期间,北极点日影始朝向正南,南极点日影始朝向正北。2 )日影长短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D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甲E.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

28、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 L = hcotH。F.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a + h = 90 ° (如图乙)G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

29、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H.处于极昼区的点,其正午太阳高度加子夜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I周日视运动规律:1) 太阳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2)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3)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十、四季更替和五带1. 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2. 划分的方法有三种:2月为冬季。(1) 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 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3. 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

30、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卜一、光照图的判读(以下图为例)(1)确定南北极 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俯视图,北逆南顺,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2 )确定晨线和昏线顺着自转方向, 由昼进入夜为昏线(BC), 由夜进入昼为晨线(AB)。(3 )确定节气和季节北半球节气太阳直射点纬度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特征侧视图俯视图二分日赤道无晨昏线为直线,且通过南北极点夏至日23 °6 'N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晨昏线为直线并起止于南北极圈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冬至日23 &

31、#176;6 'S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3 °6 'S, 90 °W) 纬度确定: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 °6'S),春、秋分日直射赤道。 经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经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经度(E点所在经线90 °W)。(5 )确定某地地方时a.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A) b.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C)c.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E) d.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

32、方时为0点(B)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边时间早,数值大,东加西减( F地方时=6-45/15=3, G地方时=18+45/15=21)同一经线各点地方时相同( D地方时=乙地方时=6+45/15=9)(6)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或夜)长是相等的(甲昼长=乙昼长)。昼长=昼弧/15 (甲昼长=270/15=18),夜长=夜弧/15 (甲夜长=90/15=6),昼长+夜长=24,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长E>乙>F>D>A=C )(7

33、)确定日出日落 昼长=2上午=2下午日出,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出=12-昼长/2 (乙日出=F点地方时=3:00=12-18/2)日落,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12+昼长/2 (乙日落=G点地方时=21:00=12+18/2)在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全年 6时日出,18时日落。(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H=90 °纬度差。(纬度差为所求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值,同区减,异区加))=90 °-43 °08 '=46辭2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E点正午太阳高度 H=90 ° (66 ° 34 -23 ° 26(9 )确定日期分界线 自然日界线 0时经线(90 °) 国际日界线180。经线(地方时为6时)与北京时间日期相同的区域占全球的6/24=(180-90)/36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