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8254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四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 -、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酶体的形成说明了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送到细胞内B. 破坏线粒体内膜后,有氧呼吸过程还能产生大量ATPC.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D.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是一样的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器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内容,较容易。解题思路:溶酶体的形成说明了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不是分泌蛋白,可以送到细胞内;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破坏线粒体内膜后,有氧呼吸第三步不能进行;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由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 质功能不同所以种类也是不同的。2.

2、关于下图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曲线1表示酵母菌C02释放量随02浓度的变化,则e点是无氧呼吸 消失点B 曲线2可以表示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C . pH由10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如曲线2be段种内斗争最弱,cd段种内斗争D.若曲线3表示在密闭装置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则最激烈 答案:B命题立意:通过对曲线的分析,考察代谢过程中的实质。解题思路:e点不是无氧呼吸的消失点,而是呼吸最弱的一点,A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B正确。PH为10时,胃蛋白酶已经失去活性,不能再恢复,C错误。在种群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最低的时候种内斗争最弱,种群数量最大时种内斗争最

3、强,D错误。易错点拨:选项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C选项,PH为10,对于胃蛋白酶来说已经超过最适PH很多,已经失去了活性。3. 下图中甲为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乙为突触结构的模式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图中的结构只能在甲图中的部位上形成B .刺激甲图中的,兴奋将发生双向递减的传导C 乙图中兴奋的传递只能从A神经元到B神经元D 甲图中的末端将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变化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知识。解题思路:乙图为突触,在、处也可以形成;发生的双向传导兴奋强度不发生改变;兴奋在突触中为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其中A为突触前神经元,B为突触后神经元;的末端将完成“电信

4、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易错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突触间传递的特点。4. 如图所示,A B、C、D 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图中F种群获得的能量占 A种群能摄的10 %20% 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可能增大A. 有一种说法错误 B 有二种说法错误C 有三种说法错误D 以上说法都错误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思路:图中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因此不能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B和F为第二营养级的不同种生物,存在生殖隔离;第二营养级

5、B C F所获得能量占A种群能摄的10 %20% 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种群数量增加, E食物来源增加, 种群密度可能增大。易错点拨:认为每条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都占第一营养级的10 %20%而导致错选。5. 关于胚胎工程的正确叙述是A. 通过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B. 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再将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C. 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胚胎内部出现大的空腔D. 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的饲养层细胞分泌一些物质既能抑制细胞分化又能促进细胞生长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侧重考查胚胎工程概念以及胚胎干细胞培养、胚胎发育过程、试管胚胎

6、技术 等知识点。解题思路: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和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的 方法,可以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若进行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则会因为去核受体细胞 的差异而不能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故A项错误。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 代的技术。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后,还要使受精卵发育成816个细胞的试管胚胎再进行移植,故 B项错误。桑椹胚是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的胚胎,是致密的细胞团,胚胎内部

7、没有大的空腔,故C项错误。体外培养过程中,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能维持不分化的状态,说明加入的饲养层细胞能够分泌一些物质既能抑制细胞分 化又能促进细胞生长,故 D项正确。举一反三: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 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要移植 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学生对胚胎工程技术操作的认识多数是 理论上的,缺乏真实的感受,感觉到术语多、技术手段复杂,有些内容不容易理解,因此学 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充分利用操作过程示意图,通过绘制概念图等方式,加深对胚胎工程的认 识。6. 将一植物

8、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 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勺1L厳仃A.图乙中的c点对应图甲中的C点,此时叶肉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此时叶肉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 C02浓度最高,如果图甲 C和F点时呼吸速率相等,则C点和F点的光照强度也相同。D .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以坐标图示和图像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试题的综合性强,属于理解层次解题思路:图乙中的c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9、,图甲中的 C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图甲中的 F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中的 h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图丙中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果图甲 C和F点时呼吸速率相等,不能代表 C点和F点的光照强度也相同。经过这一昼夜之后,玻璃罩内二氧化碳的浓 度减少,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二、填空题1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成分 NaN03 K2HPO4 KCI MgS04 g7H2 FeS04 (CH2O H2O 抗生素含量 3g1g0.5g0.01g0.05g30g 1000mL 0万单位(1)该培养基包含的营养成分有。依物

10、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有,应加入的碳源是。(3)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50C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菌种的常用方法有。答案:(1)碳源、氮源、无机盐、水液体 选择(2)抗生素和(CH2O 纤维素(3)调整pH高压蒸汽灭菌 划线法、涂布法命题立意:该题重点考查微生物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种类、功能及配制等基础知识。解题思路:(1 )从培养基配方分析可知:该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从物理性 质看,该培养

11、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功能看,因为培养基中含有抗生素,所以属于选择培养 基。(2)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的物质为纤维素,且能被抗生素杀死,故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 素分解菌,应除去抗生素和(CH2O,加入的碳源是纤维素。(3)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 溶化后分装前,要调节 pH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菌 种的常用方法有划线法、涂布法。易错点拨:掌握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和有关培养基配制的相关要求是解题关键。2 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 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下图表示 神

12、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的分泌量减少。(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 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大类: 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4)科学工作者将两个蛙心脏分离出来,第一个带有神经,第二个没带。两个蛙心脏都装 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刺激第一个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 任氏液吸出转移到第二个

13、未被刺激的心脏内,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 任氏液是模拟蛙体的,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 根据实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答案 :(1)淋巴因子( 2)神经递质( 3)激素神经递质(4)内环境(组织液、细胞外液等)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传递兴奋到心脏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内容涉及内环境、神经调节、激素调 节及免疫调节。解题思路:(1)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而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因此 T 细胞活性下降,会导致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 2)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依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实现的。( 3)通过体液运输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等。 ( 4)任氏液是蛙的等渗溶液,因此模拟的是蛙体的内环境。通过 实验可知,向不含神经的心脏中加入第一个心脏中的任氏液后,也出现了跳动,说明第一个 心脏中神经元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对第二个心脏起了作用。-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