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96610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摘要:论文关键词:对于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课程评价尤其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在中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有哪些方式、哪些方法、哪些评价工具及评价的功能是什么?是否随新课程的实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呢?还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本文作者进行了间接和直接的调查,而且是从具体学科(高中物理)入手,力图还原当前学生评价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现实际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相脱节。通过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线学校和教师要接受并理解课程专家从理论上构建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重点是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来操作这种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新一轮基础

2、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教育。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建立既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又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达到了初衷,是否在健康地发展,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构建一套新型的课程评价制度。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是整个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重点和教育质量规范化研究的核心。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即发展性学生评价,它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核心,以发展学生个体为理念的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要由评价者和学生协商制定,双方认同,把实现学

3、生个体发展目标和实施评价看作是双向共同职责;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多渠道交流信息,提倡互相评价;提倡由学生自选评价者。发展性学生评价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学生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的判断,实现评价者和学生协调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一、当前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现状在当前全国大部分省区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对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的认识与态度是怎样的呢?教师又是在具体学科中如何实施学生评价的呢?笔者试图通过具体学科的调查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1.1 调查目的尽管很多物理教师经过新课程的培训,但评价实施是否真正的贯彻新的评价理念,会不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

4、现象。重要的问题是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在具体学科(如物理)中是否建立,如何实施?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一份针对高中学生的问卷 ,一份针对高中教师的问卷,在我所任教的市区几所高中学校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高中物理课程评价的现状:如教师是怎样开展学生评价的?课堂学习教师是如何评价的?课外学习教师又是如何评价的?受高考的影响,高中学生是否理解并接受这种评价?找出问题及其原因,为我构建高中物理课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与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找到一定的依据。1.2 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其中13个封闭问题,2个开放性问题),以调查教师、学生对评价的态度、思想观念、形式和方

5、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其中1、2两题是对基本情况的调查,35题是调查对评价知识的认识,615题希望通过学生、教师的视角来反映学校物理课程评价的现状,其中涉及课堂评价、课外评价、探究学习评价、物理实验的评价况及社会家长的参与程度等。1.3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1.4 调查的对象及样本的选择句容市目前共有五所高中,三所在市区,且均为普高,其中两所是省重点高中;另外两所在乡镇,一所为普高,也是省重点高中,另一所为职高。我挑选了两所普高,市区一所重点高中,乡镇一所普高。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本次调查的对象中,教师二十人,学生三百人,均为随机抽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5调查结

6、果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主要的调查结论是:在我市以参加新课程培训、贯彻新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物理课程的评价改革有所进展,大部分学校物理课程的学生评价标准仍较为单一(以评价学科的知识点为主),评价方式、方法与以往相比较有所变化(笔试为主的同时也出现不少新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但又有其他主体参与;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后者更需要提倡。调查使我充分了解了我市高中学校物理课程评价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评价观念较新课程实施前有一定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3%的教师和61%的家长对学生学习发展水平的评价改革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通过调查也发现一些问

7、题:74%教师较少思考或研究实践学生评价改革;还有6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评价是教育专家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原因是有些教师对学生评价改革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信心,认为高考一如既往,口头喊改革,实际搞应试,正是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分数教育的影响,才使他们面对评价改革时“望而止步”。2、评价内容有较大变化,但仍不全面;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分关注知识技能转到不仅关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从问卷调查和考试卷中了解到: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动力、思维过程与方法、以及实践

8、能力。但评价内容的比例有较大差别,比如80%的评价内容是基于知识型的,也说明评价的内容还需要有较大的转变。在评价标准上仍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较少关注学生的其它发展(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真正促进发展的评价应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质性变化因素,获取的是学生全面的、有效的、主动的表现行为。3、评价手段与方法有待改进,要体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受新的评价理念影响,70%的教师进行过一些质性评定的尝试,如档案袋评价、质性评语、观察、访谈等,但谈及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仍较多关注传统的纸笔测验(如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的

9、多样化并没有充分体现。调查还发现很多学生非常期望教师能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肯定他们。尊重个性差异,因人作评,这是新课程评价的重要观点。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进度、课堂容量、讲解的详略程度和练习的数量与难度上,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90%的教师课堂要求、作业要求、考试要求、课外学习要求量度与质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大多教师以或低或高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完成教学任务要求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4、评价主体的变化调查发现,有些教师采用多主体评价,教师、学生等都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这种多主体评价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关学生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评价过程中部分评价主体缺少发言权,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教师几乎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常常只有接受提问的份,被动地作出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