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0188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两句俗语的学习。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二、学情分析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

2、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三、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

3、“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 地 人 你 我 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指名读开火车带读)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男女生对背全班齐背)3.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试试看,把学过的字读准确。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4.谈

4、话:今天我们继续要来学习新的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都藏在图画当中,我们要仔细看图。(二)观察图画,集中识字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给插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取名叫小美、小丽、小刚)小眼睛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美、小丽、小刚在干什么?2.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时,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3.根据图画,教师讲故事,随机出示要学习的生字。花儿开了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有黄的,好多的小蝴蝶纷纷来花上跳舞。小美和小丽站在花前看花。(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开心地数着(出示:口):“一朵,两朵,三朵”这时,小刚听到小美数花的声音(出示:耳),也跑来了。他的眼睛盯着每

5、一朵花,(出示:目)说:“我们种的花终于开了,太好了!”上面的5个生字,你认识哪一个字?请你自由地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手”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4.看图了解生字所指的身体部位。(出示:5个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张相关的身体部位图片)“口、耳、目、手、足”,分别指图片上所指的哪个身体部位?说一说,给生字和图片配对。(强调:“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头”。“足”指的是脚。)给“口、耳、目、手、足”分别组词。(重点词语朗读:人口耳目手上足下)5.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例:口可以用来喝水、吃饭、唱歌(板书:喝、吃、唱)其他的类推。6.举字

6、卡游戏。老师做动作,学生举字卡。要求举得又快又对。师:我眨眼睛。生:我举:“目”。师:我摸耳朵。生:我举:“耳”。师:我张嘴巴。生:我举:“口”。师:我拍小手。生:我举:“手”。师:我踏小脚。生:我举:“足”。(游戏中加强反馈:字卡有举错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和改正。)【设计说明: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为切入口,与本课的生字学习相结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识字”的建议。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巩固,识字教学实现提效目标。】(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正确书写“口”字。(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认识关键笔画“横折”。“横折”只有1笔。观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口”字居中。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学生先描红,再尝试独立写。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讲评“口”字书写要诀:“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学生再尝试写一个更端正、美观的“口”字。2.学习正确书写“目”字。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观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中,字形瘦长,里面的两横,第二横在横中线上。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学生书写。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二描:描一个红字。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四比:和范字比一比。讲评“目”字书写。【设计说明:写字是识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学生能写一手好字,在教学中要“细化指导”,学生要“精化练习”。逐步让学生养成观察、临写、改进的

8、书写习惯。】(四)作业设计1.用“口、目”各说一句话,让爸爸妈妈帮忙记录下来。2.猜一猜。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胖二郎。()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指名读开火车读)2.出示身体部位图,说出对应的生字。3.词语复习:人口耳目手上足下4.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大家读得很准确。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跟身体部位有关的一篇课文。(二)学习课文,认识新字1.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打开书认真聆听。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至少3遍。在不认识的字上画上圆圈。指名分句读。教师及时正音:“松”是平舌音

9、;“钟”是翘舌音。“卧”字,学生不常见,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组词理解加深印象。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古语的韵味。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尾字“松”、“钟”、“风”、“弓”读出押韵的味道。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读出韵味来。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设计说明:朗读体现低段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先读通、读顺课文,再读出韵味来,循序渐进,以读为主。】3.理解课文的含义。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认读生字:站(翘舌音)、坐(平舌音)生字扩词:站立、站直;坐下、请坐(注意“坐”与“座”的区别,“坐”是一个动词。做动作,让学生体会其表示的意思。)(出示:课文中的京剧人物插图)分辨哪一个人物是“站

10、”?哪一个人物是“坐”。将“站”和“坐”贴在对应的京剧人物旁。“如”的意思是什么?说一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配合出示:挺拔的松树图、古老的铜钟图)动作体验:“站如松,坐如钟”的动作。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的?哪些人“坐如钟”的?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读出精气神来。理解“行如风,卧如弓”。同桌互相说一说“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反馈交流句子的含义。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人“行如风”的?什么人“卧如弓”的?(配合出示:竞走运动员的图片、卧佛的图片)有感情朗读“行如风,卧如钟”,读出精气神来。照样子,说一说。明如()

11、。甜如()。白如()。粉如()。小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说的是我们站着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一样端正,行走要像风一样飞快,睡觉时要像一张弓一样绷直身体。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要这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习惯。4.师生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师引读:站如坐如行如卧如【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渗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将理解外化为动作的展示,促进对俗语的体会与领悟。】(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正确书写“耳”字。学生看书第10页,了解“耳”的笔顺。观察“耳”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示范写“耳”,学生跟着书空。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

12、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横是长横,要稍稍向上斜。学生练习正确书写。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二描:描一个红字。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四比:和范字比一比。讲评“耳”字。2.学习正确书写“手”。(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认识笔画“撇”和“弯钩”。观察“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示范写“手”,学生跟着书空。注意第一笔撇要横撇。两横有变化,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学生按照“四步骤”练习正确书写“手”字。讲评“手”字,强调“弯钩”的正确书写。3.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谁写的字又正确又漂亮。(四)作业设计用“手”、“耳”口头组词,爸爸妈妈帮忙记录。【篇二】部

13、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象形字。2.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走遍山野的脚,一对灵敏的耳朵,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一对明亮的眼睛。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第3课口耳目去认识我们身上的这些宝贝器官吧!二、图文结合,检查整体感知(看图说话)通过预习让小朋友们先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强调了地点花丛边生动具体,想象力丰富还加上了动作,观察仔细如果用上一边一

14、边是不是更恰当呢?)三、学习生字,研习构字规律1、同学们的看图说话一个比一个精彩,图上还有几个生字呢,今天我们要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2、首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叫“我做动作你猜字”,啊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后来,口字进化成了这样。其实啊除了口字以外人们还仿照耳朵、眼睛、小手和足的形状来造字,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象形字。(第2课就有象形字如日月水火)下面请四人小组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一人说一个。讨论完的小组已经抱臂坐端,请一个小组做代表和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3、图和文字打乱顺序连线,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4、摘苹果抢读生字;

15、5、“口”字有点孤单了,你能帮助它和其他字宝宝组成词语朋友吗?复读小朋友的词汇可真丰富你瞧井口、窗口、门口、路口“耳”字也耐不住寂寞了,也想请你来帮忙呢银耳、木耳、耳机、耳环,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目”字宝宝很喜欢创新,你看在他这两句话里就藏着它的好朋友呢!你能用带目的词语把它补充完整吗?a妈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b这道数学(题目)有点难。6、剩下的“手”和“足”本来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还和其他字组成四字词语呢(手足情深、手舞足蹈、举手投足、手足无措)四、练写生字,拓展表达1、同学们字宝宝们玩累了,它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快把它们送进田字格的家里吧,先来写“口”和“目”字

16、,他们俩有一个相同的笔画,你们发现了吗?先看老师写一遍,再和老师一起写一遍,最后自己书写一遍。2、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身上的五个身体部位分别是:口耳目手足,它们能做那些事呢?谁能任选一个用“我们的_能_”这种句式说一说这些身体部位的作用。把你想到的语句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妈说一遍,相信他们一定会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篇三】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设计说明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

17、,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

18、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1.认识象形字。(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足:

19、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2)汇报交流。预设:口: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耳: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

20、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手: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4.游戏巩固。(1)连一连。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2)游戏。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

21、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5.讨论:我们

22、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五、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