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08205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_语文教学论文论文导读::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语文教学论文。论文关键词:诗经·关睢赏读课教学过程设计 关睢是诗经·周南里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它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个字,但却形象的展现出了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转而相思难眠,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鸣的睢鸠,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男主人公执着的向往,痴心的追求,成了画面中最动人的一幕。诗歌开头起兴的句子中,以关关和鸣的睢鸠引出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语文教学论文,不能不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是,如此充满着意韵,形象感十足的画面,唯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凸现出来。另外,虽然这首诗的句式不像绝句那样的整齐划一,同时由于古今读音不同,押韵也不是有规律可偱,所以,诗歌尽管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现形式,但是初读时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然而,就这首诗的特点而言,情感和叙事是交相并行的,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使他夜不能寐;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倍受煎熬的他于是想象着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事情的发展伴随着内心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说在这首诗里情感就是思路,情感就是内容,

3、情感就是形象的体现。所以说,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学生只要是把握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就能把握好重音和节奏、语气和语调,就能从中感悟到文章的层次,形象思维就会充分活动起来,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根据这首诗的这些具体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诵读古代诗词,要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相关要求。考虑到要让学生能积极参到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有交流也有收获,我确定,以“读”为主导语文教学论文,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并将“读”的过程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以

4、下几个步骤有序展开。一、导入新课,了解诗经。1.导语:今天我们要追溯诗歌的源头,去学习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上的一首诗,感受它的魅力。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阅读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注释,要求读完后能不看书回答。)二、学生自读:目标:正音、正字。(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雎鸠荇菜 窈窕寤寐 好逑 芼)三、播放录音范读:目标:解题并感知节奏。1解题:(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2感知节奏:(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免费论文。)四、多向交流译读:目标:疏通文意,初知大意。1.学生自己看注释,理解重

5、点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的内容做标记。2.学生质疑,教师提示重点词语,并串讲。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好好想想,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五、以“情感”为基点,指导品读、析读、诵读:目标;把握主人公情感思路,感知文意,把握语气语调,感知主人公形象。1.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试一试,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2.不同的情感发生的地点是否一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否是现实的一幕?师生共同归纳概括:河边-好(爱慕)家中-思(痛苦)梦中-友、乐(高兴)3.依

6、据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诗歌内容可分几层?能否根据诗歌层次完整地概括诗歌大意?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爱慕与追求、苦闷与烦恼、欢聚与成亲的喜悦。4.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男主人公的认识。学生讨论归纳:(情真意切、大胆执着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5.通过以上分析,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据此你认为诗歌的语气语调是否一成不变?如果有变化,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变化?节奏、重音、语调应该是怎样的?6.同时表达喜悦,“友”、“乐”二字的轻重深浅是否相同?归纳概括: 第一章:-平正、舒缓(起句)第二章:-稍显急迫(求之不得、相

7、思难眠)第三章:-高兴:友(轻读)乐(重读)7.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诵读。8.指名学生个别诵读,师生评议,在找出优缺点的基础上反复读,直到读出诗的情味。六、设计问题探究阅读:目标:学习了解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语文教学论文,体会它的表达效果。体会这首?运用的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2.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部分诗句的重复是否多余?有何作用?(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以此来渲染气氛,深化情感

8、,同时还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七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引领学生背读:目标:巩固课堂内容,背诵这首诗。教师可这样检查背诵:背出起兴的诗句。背出描写男子心理活动的诗句。板书设计:见物起兴:睢鸠-淑女爱慕之心:流之-求之相思之苦: 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美好愿望:采之-友之芼之-乐之八、多媒体展示:拓展性阅读:目标:开拓视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1.诗经?卫风?木瓜,并和关睢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2.为这两首诗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提示: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在教师的组织下,整个教学过程有序有致,有引导启发、有探究质疑、有重点训练、有方法指导,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目标明确且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一堂既重视了过程指导,又达到了预期效果的成功的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