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43327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word.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一)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注:罝:网,用以捕鸟兽.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2)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王安石待客王安石

2、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小块的肉。啖:吃。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C惟啖胡饼中

3、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 / 9(三)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惆然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4、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条干:枝条树干。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惘然:失意的样子。(1) 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2)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4) 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5) 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四)读书三到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

5、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漫浪:随随便便  急:要紧(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                      其义自见 

6、               自晓其义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 )的重要,这是因为 ( )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7、。(不超过15个字)(五)周处年少时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之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沉,行数十里,出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注释:1.凶强侠气:凶狠霸道。 2.义兴:地名,在今江苏宜兴。 3.邅迹:走路艰难的样子。 4.冀:

8、希望。 5.吴:吴郡,在今江苏东南及上海市地区。 6:二陆:陆机(做过平原内史)和陆云(做过清河内史),都是吴将陆抗的儿子。 7:蹉跎:虚度光阴。 8:朝闻夕死:语出论语,此处是用孔子的话来勉励周处。 9:令:美丽的,美好的。 10:彰:明白显著。1.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并皆暴犯百姓( ) (2)处与之俱 ( )(3)始知为人情所患( ) (4)古人贵朝闻夕死( )2.翻译下列句子。(1)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2)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3)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2. 读罢本文,你怎样评价周处?(六)晚游六桥待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

9、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shuò)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于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释】1.西湖:指浙江杭州西湖。 2,.岚:雾气。 3.勒:紧束,阻遏。 4.相次:接连着。 5.石篑:人名,作者的朋友。 6.

10、傅金吾:与后文张功甫皆为人名。 7.断桥、苏堤:都是西湖著名景点。 8.罗纨:绸绢的一种,此处代指游湖的富贵之人。 9.艳冶:漂亮时髦。 10.午未申:十二地支中的三个,此处指三个时辰。 11.舂(chòng):用工具砸。此处指捣米。 12.受用:享受领会。 13.俗士:粗俗的人。 一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西湖最盛( ) (2)石篑数为余言( )(3)张功甫家故物也( ) (4)竟不忍去( )二.解释下列虚词的意思。1.之:(1)一日之盛( ) (2)急往观之( )(3)罗纨之盛( ) (4)堤畔之草( )2.为:(1)为春为月( ) (2)梅花为寒所勒( )(3)石篑数为余言

11、( ) (3)余时为桃花所恋( )(5)歌吹为风( ) (6)安可为俗士道哉( )3.于:(1)多于堤畔之草( ) (2)止于午未申三时( )三翻译下列句子。1.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2.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3.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七) 言默戒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

12、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鸣  或:( )  (2)皆足取祸也  取:(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八)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

13、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注】市井:指做生意。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

14、160; 素:一向,平时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 为良民    卒:最终2请将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

15、#160;                                                 &

16、#160;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九)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置后选立继承人。二

17、简两片竹简。识(zhl)记住 。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1、翻译下列字词。(1)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 (2)是为赵襄子( )(3)而果昌赵( ) ( )2文意理解。(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18、;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十)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

19、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    【注释】楮(ch)币:纸币。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目:名词作动词,看待。1翻译下列字词。  A有遗楮币于途者     ( )  B读书不辍     ( )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 )  D张灯窃读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0、;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答案(一)1(1)离开(2)原因2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呀?3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二)1(1)拜见,拜访(2)离开(3)放,摆(4)吃2D3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4节俭,不铺张浪费(三)1      比华服               &

21、#160; 比珊瑚    2. “(武帝)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  衬托,石崇的珊瑚树更贵、华丽3. 因为他以为石崇“疾己之宝”4霸道,显富5. 互相攀比奢华的风气很严重(四)(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     心得                    其义自

22、见    显现                     自晓其义        明白               

23、60; (2)熟读,使其方皆出于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3)  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读书要熟读、精思;心到、眼到、口到。(五)1 侵犯、危害

24、一起 才 看重2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 周处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他,并且说:“自己想该过错,只是已经虚度了光阴,怕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再说一个人只怕不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名得不到颂扬呢? 3 周处年轻时确有不善行为,但他勇于改过,为民除害,是值得赞扬的。(六)1美丽 多次 以前的 离开2.结构助词 代词,代指梅花 结构助词 的是 被 对,向 被 成为 给比 在(七)1(1)有的  (2)招致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

25、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八)21C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九)14(1)诵其词甚习  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细节决定成败。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十)20. (共2分)B2l.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